钱穆先生 的自传性作品,《八十忆双亲》写于1974年,作者时年虚岁八十;《师友杂忆》写于1977-1982年间,先后五年,作者此时已“双目不能见字”。 暮年的钱先生以清通简洁之文,在书中追怀双亲、忆念师友,情深意切,感人肺腑。读者不仅由此得见钱穆一生的求学、著述与为人,亦能略窥现代教育和现代学术概貌之一斑。有心的读者 能从此书感受到20世纪“ 社会家庭风气人物思想学术一切之变”。与钱穆同时的胡适、汤用彤、顾颉刚、陈寅恪等现代 学人,许多鲜为人知的逸闻趣事,此书亦多有展现。
李广文教授,硕士生导师,师从首届全国名中医孟如教授,2018年入选云南省“万人计划”名医专项人才,长期致力于重症肌无力等中医痿病的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本书系统总结了李广文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学术观点和宝贵的临床经验。总结了作者自从师至今系统学习重症肌无力的中医、西医的相关知识及中医名家对重症肌无力深入研究的学术成果,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汇集了作者从师所得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经验及自己临证中的感悟,又对常用中药及主要方剂于临证中的应用作了详细的探讨,还选录了作者所治的部分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特殊性的案例。
,软件工程师不仅需要知道如何高效编程,还得知道怎样树立正确的工程实践,以便其代码库得以可持续地健康发展。本书强调了编程和软件工程之间的区别。 软件工程师该如何管理一个活跃的代码库,使其在生命周期中不断发展并响应时刻变化的需求?基于在Google的工作经验,软件工程师Titus Winters和Hyrum Wright以及技术作家Tom Manshreck,坦率而深刻地讲述了一些世界 的从业者如何构建和维护软件。本书介绍了Google独特的工程文化、流程和工具,这些方面如何提高工程组织的效率。
他们来自不同的研究领域——数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天文学……他们来自不同的 ——中国、英国、美国……他们成长于不同的年代,家庭背景各异,所受教育和职业生涯也各不相同。 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从小对世界抱有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对科学怀有热爱。 《成为科学家》讲述了屠呦呦、钟南山、张益唐、王贻芳、常进、鲍哲南、颜宁、许晨阳、莉丽莎?兰道尔、马克?麦考林这十位现在 知名科学家的“人物故事”。真实呈现了他们丰富多样的成长经历、,以及对科学启蒙的认知过程和探索未知领域的艰难与突破。书中的科学家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形象:屠呦呦“不喜欢场面事儿,只想研究青蒿素”;钟南山说“我们要讲真话,对得起病人”;发明人造皮肤的鲍哲南觉得“工作对我是一种追求,但家庭对我 重要”;生物科学家颜宁告诉学生“
......
本书适用于各类语法学习者,尤其是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者。本书基本可以满足学习者对于语法的全部需求,是一本帮助读者应对包括但不限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英语专业四级、英语专业八级以及考研英语等各类考试的语法用书。 本书包含19个语法专项,每一个专项后均配有选择及改错两种题型的练习,让读者在通读语法知识要点后,进行巩固。作者精心为每一道题目的答案编写了详细的解析,方便读者在自学时对照答案解析,快速定位自身语法知识的薄弱之处,再进行针对性的提高。另外,本书随书附赠语法速查手册,方便语法学习者随身携带,随时随地都能快速查找相应的语法知识点,再也不用求助他人。
一部《应物兄》,李洱整整写了十三年。 李洱借鉴经史子集的叙述方式,记叙了形形色色的当代人,尤其是知识者的言谈和举止。所有人,我们的父兄和姐妹,他们的命运都围绕着主人公应物兄的生活而呈现。应物兄身上也由此积聚了那么多的灰尘和光芒,那么多的失败和希望。 本书各篇章撷取首句的二三字作为标题,尔后或叙或议、或赞或讽,或歌或哭,从容自若地展开。各篇章之间又互相勾连,不断被重新组合,产生出 加多样化的形式与意义。它植根于传统,实现的却是新的诗学建构。 《应物兄》的出现,标志着一代作家知识主体与技术手段的 。李洱启动了对历史和知识的合理想象,并将之妥帖地落实到每个叙事环节。于是那么多的人物、知识、言谈、细节,都化为一个纷纭变幻的时代的形象,令人难以忘怀。小说 终构成了一幅浩瀚的时代星图,
根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2017年2月24日《关于2017年(第八批)建筑装饰行业工程建设CBDA标准立项的批复》的要求,按照《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标准(CBDA标准)管理办法》(中装协[2019]108号)的规定,由苏州金螳螂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编并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博物馆室内装饰装修技术规程》,批准为中国建筑装饰协会(China Building Decoration Association,缩写CBDA)标准,编号为T/CBDA 44-2020,自2021年3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是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工程建设的团体标准,供市场自愿采用。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培育和发展工程建设团体标准的意见》(建办标[2016]57号)的要求,团体标准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合同相关方协商同意并订立合同采用后,即为工程建设活动的依据,必须严格执行。
《劝学篇》是晚清名臣张之洞(1837—1909)撰写的近代思想著作,共24篇,4万余言。全书贯穿“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论点,主张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基本原则下接受西方资本主义的技术,猛烈攻击维新派的“开议院、兴民权”的学说。此书深得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赏识,得以“挟朝廷之力以行之,不胫而遍于海内”,据称发行数百万册。
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人存在听力问题,每二十人中就有一人存在严重的听力问题!听力问题不容忽视!听力障碍人群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听不见世界,世界也听不见他们的心声。 本书以医生的视角讲述了20名身份、年龄各异的典型听障患者治疗康复、身心成长的感人故事,并秉承关心“所有人”听力健康的宗旨,从专业听力学的角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病例进行分析,传递听力知识,揭秘康复要领,提点预防之道,解析社会环境,讲述医者仁心。这些故事来自真实案例,生动鲜活,可读性、示范性、知识性、科普性强,对听障患者及其家属及早发现、治疗、康复,对全社会成员重视和预防听力问题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 如果您的听力受损,请看看这本书;如果您的亲友听力受损,请看看这本书;如果您的听力正常,也请看看这本书。
《张锡纯医学全书》是将张锡纯已经面世的著作和未结集出版但曾经发表过的论文以及从未发表面世的手稿进行整理编校出版。全书共三本,每本一辑。 辑:治病 方。第二辑:临证经验谈。第三辑:医案讲习录。
本书为《国医大师文丛》系列,丛书汇集诸位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诊疗经验、医论医话、医案精华,是他们几十年临证的心血凝聚,是理论和时间相结合的升华之物,其精辟之论、金石之言,弥足珍贵,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也是现代医史文献研究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本套丛书的出版,必将进一步传承岐黄薪火,弘扬中医学术。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运用中医中药治疗疑难杂症学验俱丰,见识独到,彰显了中医疑难杂症的特色与优势,历经多年积累,学术思想体系已经构建,病案十分丰富。
本书讲述了50位 外国法学家的故事,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孟德斯鸠、贝卡里亚、边沁等。书中着重介绍了他们的生平及法学思想、法学著作,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不同学派之间思想的异同及法学思想的流变。
法律风险管理、合规管理,虽然管理目标和管理依据各有侧重,但其主要的理念、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却是高度重叠,管理的成效也是殊途同归。本书的目的,是结合相关的规则要求、实际案例,以及实际工作经验,为法律风险管理、合规管理的实施和实务操作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任何一个主体都无时无刻不处于某种具体的规则环境之中,当其行为与规则要求不符,便存在基于规则而承担某种不利后果的可能性。由于两个领域的风险、管理都是基于规则,因此 可以合称为规则风险、规则风险管理。 规则风险管理涉及对相关规则的识别、解读以及对风险主体各类行为性质、方式的甄别、归纳,从而以主体、环境、行为三个维度去评价其规则风险,并通过一定的方法衡量出轻重缓急,再结合资源、目标等为需要优先处理的风险设计解决方案。而这些活动
鉴真法师应日本留学僧之邀,决定赴日弘布戒律,但前五次东渡皆以失败告终,直到第六次东渡才获成功。鉴真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他与弟子采用唐代 进的工艺,在营造、塑像、壁画等方面,为日本天平时代艺术高潮的形成,增添了异彩,被日本尊称为「天平之豊」。鉴真和他的弟子们百折不挠的决心和意志值得我们敬重和怀念。
本书由钱穆先生1961年在香港的8次演讲汇集而成,从通史和文化史的总题及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学术史、历史人物、历史地理等6个分题言简意赅地论述了中国历史研究的大义与方法。实为作者此后30年史学见解之本源所在,亦可视为作者对中国史学大纲要义的简要叙述。 作者认为,近人治学,都知注重材料与方法,但做学问,当知先应有一番意义。意义不同,则所采用之材料与其运用材料之方法,亦将随之不同。故本书实乃钱穆先生对历史研究之意义的阐述,然后再从意义来讲研究方法。 作者在序中言,此书可另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