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第2版)》的内容体系与其他同类教材相比有一定变化。在静力学部分,用力系等效原理代替了静力学公理,并采用从一般到特殊的体系。这样做既减少了内容的重复,又使体系的主线比较清晰,使学生容易对静力学的基本概念有更完整的了解。此构架已经过多年的应用和改进,希望能通过这种与传统体系的差异来体现本教材的特色。 为突出应用,该书在注重基本概念讲述的基础上,并不过分追求理论的严密与完整,适度精简和压缩了理论推导,部分复杂的理论推演列为选学内容(加*号表示),适度增加了例题和习题。例题安排由易到难,注意在题目中体现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引导并培养学生用所学的力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本教材依据《高等学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编写,内容包括:第1章公共安全技术概论,介绍公共安全系统的概念、功能与组成,公共安全技术的发展;第2章公共安全技术原理,介绍公共安全系统的构成,公共安全系统的前端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显示技术等;第3章和第4章分别介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在介绍各子系统的组成及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重点叙述主要设备选择和系统设计的相关要素,即强调工程性;第5章应急响应系统,包括建筑应急响应系统和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第6章机房、供配电、防雷与接地。本教材编写力求结构体系体现新颖性、课程目标强调工程性、具体内容突出先进性。本教材是高等学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亦可作为智能建筑工程设计、技术咨询
《三峡景区英文导游词的撰写与解说》以三峡地区的景点为例,总结了英文导游词撰写和解说的基本格式和原则,在景区中文导游词、各个旅游网站中文景点介绍的基础上,进行了英语翻译和介绍:不仅有自然风光的宣传,还有人文历史的挖掘,更有大型工程的探讨,便于三峡地区涉外导游组织导游词及讲解。通过对《三峡景区英文导游词的撰写与解说》的学习,一名优秀的涉外导游能够针对入境游客的具体情况(如客源国文化、年龄、性别比例等)、具体要求重新组织讲解资料,对现有导游词文本进行创新运用,能够为不同的旅游团队提供个性鲜明的服务,也为观光外宾提供旅游外宣资料。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是指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活动中,从事可能对本人、他人及周围设备设施的安全造成重大危害作业的人员。建设部规定特种作业人员需要经过培训考核拿证后才能上岗,我社现在的一套特种作业人员教材出版时间比较长,所以重新组织编写该套教材。由安全分会牵头,组织10个省市参与,每个省负责编写一本。3月再我社召开启动会,预计18年出版。
本书是甘肃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由甘肃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甘肃职业技术学校负责编制。规程内容分为准则、术语、设备及材料、施工、检验、调试及运行与维护等。由具体编制单位负责解释说明。适用于甘肃省的地方性
本书根据“混凝土工”工种职业操作技能,结合在建筑工程中实际的应用,针对建筑工程施工材料、机具、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安全操作技术等做了具体,详细的阐述。 本书内容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简介、混凝土、混凝土施工机具,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混凝土浇筑施工、混凝土泵送施工、混凝土施工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清水混凝土工程施工、混凝土冬雨期施工、混凝土施工缺陷处理、预制构件施工、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混凝土工岗位安全常识、相关法律法规及务工常识。 本书对于加强建筑工人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建筑工人操作技能水平和职业安全水平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对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促进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与应用也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本书主要介绍了建筑无障碍设计的基础知识。首先从相关人群的生理条件出发,分析了建成环境中存在的各类型障碍,进而引出基本的无障碍设计原则,回应不同群体的特定需求。之后,本书从建筑构件、室内设计和室外设施方面,分别介绍了设计中各个要素对于无障碍环境的影响,并综合多种技术规范与设计标准,提供切实的建议。本书从失能群体的需求切入,围绕着人的自主与独立生活展开,充分体现了“为所有人而设计”的理念。 本书不仅覆盖了无障碍设计入门所需的核心内容,同时还为读者提供了理解无障碍设计的实用框架,因此既适合建筑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与从业者阅读,也能够对希望了解建成环境无障碍设计的其他读者提供帮助。
本书根据国家颁布的《建筑装饰装修职业技能标准》(JGJ/T315-2016)以及《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机械喷涂抹灰施工规程》(JGJ/T105-2011)、《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126-2015)、《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等标准编写,主要介绍了抹灰材料、抹灰机具、装饰抹灰、装饰装修镶贴施工、楼地面装饰施工以及抹灰工程通病等内容。本书结合《建筑装饰装修职业技能标准》讲解装修工人施工实操的各种技能和操作要领,同时也讲解了装修材料的应用技巧。力求帮助装修工人在短的时间内掌握实际工作所需的全部技能。本书采用文字加图片以及实操图的形式编写,直观明了,方便学习。
本书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际出发,以民用建筑构造为主,重点突出,并注重实用性。本书由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编写,内容体现了新标准、新工艺及新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所用资料力求新颖、正确且具有代表性,并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增加了图、表的比例。 本书具有编写精炼、深入浅出、适应面广的特点,包括民用建筑构造绪论、地基与基础、墙体、楼板和地面、屋顶、楼梯与电梯、门窗、变形缝、工业建筑概述、单层工业厂房的构造、轻型钢结构厂房构造11个单元的内容。推荐学时数为60~70学时,各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内容的取舍。 本书为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材,也可供土建类其他专业选择使用,同时可作为成人教育、相关职业岗位培训教材以及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或自学用书。
于会泉主编的《计算机辅助施工管理》主要介绍了PKPM施工系列软件,同时也对目前常用施工软件——品茗标书快捷制作与管理软件及清华斯维尔施工管理软件进行了介绍。全书共分5个单元,包括标书编制、脚手架设计及其施工图绘制、模板的设计计算及其配板图与统计、网络计划编制、施工现场平面图绘制。 《计算机辅助施工管理》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工程专业的教材,例题丰富,用于编制标书、进度计划编制、平面图绘制、模板及脚手架安全设计计算等方面进行软件操作学习,也可作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实用供热外管网土建设计手册》是一部新型实用的供热外网土建设计手册,它将土建所有的繁复计算均化为相关图,用简捷的图解法去求解,特别是在简化剪扭计算上,有的新解法,因而设计工效极高,计算成果准确,这是设
《建筑概论》(第四版)是在第三版的基础上修编而成的,本书由共6章,分别是:建筑基本概念、建筑设计、民用建筑构造、工业建筑设计、单层工业厂房的构造及城市及居住区规划简介。本书的特点是着重于建筑学的基本知识介绍,使读者了解什么是建筑;影响建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建筑物是如何设计、落成的;建筑与相关专业的关系等。本书的建筑构造部分强化了构造原理的内容;弱化了构造的具体做法。 本书是非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学习建筑学知识的*基本的教程,无论是从事本专业的设计工作,还是从事建筑管理工作,都会有所裨益。
房屋建筑学学习辅导与习题精解 ,董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新华正版书籍】 作者 董千 原价 ¥24.00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08-01
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绿色建筑的技术经济政策,切实促进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在深圳市各类建设工程中应用与推广,做到安全适用、技术优选、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本教材为高职高专土建类“411”人才培养模式综合实务模拟系列教材的配套图集,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三部分。 高职高专土建类“411”人才培养模式综合实务模拟系列教材“综合实务模拟系列教材配套图集”一书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于2009-03-01出版。 本教材为高职高专土建类“411”人才培养模式综合实务模拟系列教材的配套图集,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三部分。
本书是一本具有鲜明建筑类非电专业特色的电工学教材,专业性强,行业特色突出,符合目前电工学相关课程的教改思路。本书上册为电工技术基础,下册为电子技术基础。在电工技术基础部分,主要介绍了电路理论的基本知识;电气设备与控制部分的内容包括变压器、常用低压电器和异步电动机及典型控制,PLC控制技术,结合建筑特点,介绍了三相变压器和建筑设备控制等内容;建筑电气应用部分介绍了建筑供配电、安全用电、建筑防雷、建筑图识图(强电、弱电)等基本知识。每章后面附有适量习题,便于学生自学。本书适合于建筑类本科院校的电工学课程。
本书对广州南沙重点建设项目推进办的建设工程项目实践与成果进行总结、整合和提炼,明确了BIM技术在造价控制中应用的关键技术和实施价值,分析探讨了BIM技术在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从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到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中的应用。本书主要特色体现在: (1)从建设单位的视角,分析探讨了全过程造价控制中BIM技术应用的重点、难点,并针对关键环节提出了应用措施及实施细则。 (2) 贴近工程实际,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运用BIM技术进行全过程的造价控制提供了可借鉴的操作方法和管理流程。
本书根据第1版修订改版,内容包括:土木工程业英语课程特点、土木工程概论、建筑结构、框架结构、高层建筑结构 、建筑材料、土力学和建筑基础、建筑结构施工、路桥工程、道路工程、隧道工程、结构分析和设计、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概预算、工程项目招投标、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输电线路等内容。
根据*研究显示,木建筑不仅耐震抗压,防火功能远优于其他建材,且属天然的再生材料,因此具有节能、环保、益于人体健康等优点,完全符合“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精神。 近年来,不论是设计者回归自然的心性使然,还是木材本身轻质、环保、利于回收的优质怀领导潮流,越来越多由木材构筑成的单一建筑、集合住宅和大型公共建设项目纷纷跃升到国际舞台,木建筑俨然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建筑新宠。 本书深入浅出广介木建筑的历史发展、地理分布、材质特性、构造方式和用途,并列举国际新近的木建筑案例,逐一述解木建筑和防火、基地、采光、营建间兼容并蓄的和谐关系,以及在功能和美学上的淋漓表现。本末附作者巴黎旅行一文,见证法国古迹木建筑维修的近况、技术及相关建筑教育,可供有心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