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分别从临时配套设施、建筑工程常用设备、各分项工程施工以及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等几个方面对施工安全文明操作进行解析。全书在内容上首先从建筑工程的配套设施安全文明布置进行讲解,其次介绍建筑工程中常用设备的安全文明操作,*后对建筑工程中的各分项安全文明施工的细节进行详细的剖析,这样层级分明,可以快速帮助读者找到自身需要的知识点,从而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本书内容简明实用、图文并茂,适用性和实际操作性较强,可作为从事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质量检查人员、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企业培训和土木工程相关专业大中专院校师生的参考资料。
本教材素材取自国外近年来工程管理各个领域的经典教材、著作、论文及计算机网络信息,内容涉及工程管理各领域当前理论及应用现状和□□进展,还包括专业英语翻译、国际论文发表以及国际会议交流等方面知识。本教材内容新颖、覆盖面广、系统性强、可读性好,是学习工程管理专业英语的实用教材。 本书既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的工程管理及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程管理专业人士及其他有兴趣人员的学习参考读物。 为更好地支持相应课程的教学,我们向采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提供教学课件,有需要者可与出版社联系,邮箱:jckj@cabp.com.cn,电话:(010)58337285,建工书院https://edu.cabplink.com(PC端)。
《BIM设备综合实务》为BIM系列教材之一,前序教材有《BIM土建综合实务》。本书共分5个学习情境:BIM模型的创建准备、BIM 暖通空调建模、BIM给排水建模、BIM电气系统建模以及模型的深化设计。全面介绍了建立项目文件、暖通系统BIM建模、生活给排水系统BIM建模、消防给水系统BIM建模、电气系统BIM建模、碰撞检查以及管线综合的方法与步骤。本书以真实工程 本校新校区图书馆为案例,以任务为导向,将完成任务的过程按照 能力目标 任务书 工作准备 任务分析与实施 评价反馈 能力拓展 作为整体学习的主线,借助Revit软件,使学生在完成每个工作任务时,有效掌握每个任务的步骤及要求。
《肌肤之目》自1996年第一版问世,便成为经典的建筑理论著作。对每一位初次习读尤哈尼·帕拉斯玛经典文章的学生来说,《肌肤之目》是一种启示,它极具说服力地为建筑文化提供全然崭新的见解。《肌肤之目——建筑与感官(原著第3版)(精)》新加入了建筑作家和教育家彼得·迈克凯恩斯(Peter MacKeith)的文章,以便读者更深入理解帕拉斯玛思想的来龙去脉。这些文字将帕拉斯玛的个人传记与建筑思考的概要相结合,后者包括其起源,与北欧及欧洲古今思想的关系。这篇文章关注的重点是帕拉斯玛从根本上对待建筑人性、深刻、敏感的态度,并使读者更加了解他。这些配图来自帕拉斯玛的草图和他自己的摄影。
本书根据《混凝土结构 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 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 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22G101-1、《混凝土 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 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 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22G101-2、《混凝土结构 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 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 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 桩基础)》22G101-3三本 图集以及现行 的标 准、规范编写而成。本书主 要内容包括:平法钢筋下料 基本知识;基本公式;楼板 钢筋下料;梁板式基础钢筋 下料;柱钢筋下料;剪力墙 钢筋下料;框架梁钢筋下料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 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 求简明、清晰地为广大学习 者提供实用、高效的方法。 本书内容系统、细致、 详尽,同时附加的相关联的 算法实例便于读者加强理解 。可供结构、管理、施工、 造价人员以及相关大中
本书以智能建造技术相关理论为依据,以场景式设计作为教材编写的主要形式,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相关技术包含:BIM技术、数字孪生模型技术、GIS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5G技术、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技术、3D打印技术、虚拟仿真技术、装配式建筑、低能耗被动房建筑、建筑机器人、施工机械、智慧工地管理等,通过新技术在建筑工程场景中的导入,为学生架构起代入式的真实体验,更符合新专业转型要求和更合理的教学培养方式。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学校智能建造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企业培训类教材。
.
本书依据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道路桥梁与河渡工程等专业“房屋建筑工程(学)”课程教学要求,精简设计内容,强化宏观控制,突出建筑构造,全面阐述了房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房屋建筑设计要求与构造、建筑结构设计、建筑施工技术等基本知识、基本构造、设计计算思路与方法。
本手册的主要内容是:1.基本要求;2.体系文件;3.教育培训;4.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5.隐患排查治理体系;6.持续改进;7.信息化管理;8.文件管理;本手册按照国家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总体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相关标准、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建筑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经验,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
从1992年开始,笔者在阅读上述各版本及汉译本时,感觉以上各汉译本中有些地方值得商榷,分别于1996年[2]与2011年[3]写过两篇文章,探讨当时已有汉译本中的若干问题。 后来发现,直到今天,有些不恰当的译法仍然在讲话、文章、讨论等场合经常出现和使用。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多义词择义不当、沿袭多年但不合道理的词语仍在使用、含义不同的英文词译成同一个汉语词汇等。 多义词择义不当,例如provide、cover; 沿袭多年但不合道理的词语,如claim。 含义不同的英文词译成同一个汉语词汇,如responsibility(responsible)、liability(liable)和obligation。 FIDIC在其出版物中,用词十分谨慎。很多都经过有丰富经验的律师的审核、推敲和润色。我们在将其译成汉文时,没有理由不慎而又慎,不可屈服于社会上含义模糊的流行词语和用法。 鉴于此,笔者极力主张,在以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