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表面改性(第三版)》一书在2003年出版的《粉体表面改性》(第二版)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粉体表面改性技术的新进展修订而成。主要内容涉及粉体表面改性的原理方法、工艺设备、表面改性剂、无机粉体的表面有机改性、粉体的无机表面改性与复合、层状结构粉体的插层改性以及粉体表面改性的表征方法。全书包括绪论、粉体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粉体表面改性方法与工艺、表面改性设备、表面改性剂及其应用、无机粉体的表面有机改性、粉体的无机表面改性与复合、粉体插层改性、表面改性样品的检测与表征9章。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严格遵循教学大纲,根据建筑施工企业一线技术与管理岗位的实际需要编写。采用任务驱动式教材模式,系统介绍了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的相关知识。全书共分为十二个学习项目,其内容包括: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土中应力、土的压缩性与地基变形汁算、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土压力与土坡稳定性、岩土工程勘察、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桩基础及其他深基础、基坑工程、地基处理、特殊土地基及山区地基、土工实验实训。
本书在研究节理面剪切渗流耦合以及节理岩体锚固机理的基础上,应用新型岩石节理剪切渗流耦合试验机进行试验研究,结合试验结果以及粗糙节理表面形貌的描述方法,分析节理面粗糙特性对渗流的影响,建立粗糙裂隙的渗流计算模型;应用数值方法模拟节理面粗糙度对水流流速不均匀性以及溶质移动路径和流动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为受扰动影响下地下封存处置场的安全性评估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粗糙节理面剪切破坏机理和强度模型;粗糙节理面剪切渗流耦合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粗糙节理面渗流计算模型和溶质运移机理研究;裂隙岩体锚固机理和理论模型;锚固节理岩体计算模型研究及应用;渗透压力作用下加锚节理岩体损伤模型研究。
本书主要依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土建)》(G-101-95)编写,系统介绍了土石方及桩基础工程的施工工艺、工程量清单计价及定额计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全书共分为四部分:部分土石方及桩基础工程基础知识,内容包括建筑工程施工图识图基础知识,土方工程基础知识,基坑支护工程基础知识,地基与基础工程基础知识,地下防水工程基础知识;第二部分建筑工程计价基础知识,内容包括建筑工程造价基础知识,建筑工程定额计价体系,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体系;第三部分土石方及桩基础工程计价与应用,内容包括土石方工程工程量计算与应用,桩基工程工程量计算与应用,地下防水工程工程量计算与应用,措施项目工程量计算与应用;第四部分
《土力学》教材在已有很多种版本,由于各院校的专业设置各具特色,不尽相同,因而各种土力学教材满足了不同院校的不同需求,在土木、水利工程不同专业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土力学》教材现状看,基本是具有各专业侧重点的《土力学》教材居多,或侧重建筑行业、公路、桥梁、铁路等,或侧重水利水电行业、港口工程与海岸工程等行业,面向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所有专业的通用《土力学》教材并不多见。尽管在我国与上述各个行业相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各具特点,所采用的地基基础规范也存在很大差异,短时间内不可能统一,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具有的专业性。但是,“土力学”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目前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和专业调整的基本思路是淡化专业、拓宽基础,“土力学”是面向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所有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采用的教材
《21世纪建筑工程实用技术丛书:房屋地基基础》是“21世纪建筑工程实用技术丛书”之一。根据新修订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编写而成。全书共分10章,主要内容包括:地基土的物理性质及岩土的分类,地基中的应力,地基变形的计算,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建筑物地基的计算原则,天然地基浅基础设计,基槽检验与地基的局部处理,软土地基,桩基础设计。 为了简化计算,书中对地基基础中需经常反复试算的内容,如按应力比法确定压缩层厚度,偏心荷载作用下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换土垫层厚度的确定,以及偏心荷载作用下桩的数量计算等,都给出了直接计算法,克服了反复试算的缺点。 为了便于读者掌握《21世纪建筑工程实用技术丛书:房屋地基基础》所叙述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有关规范条文内容,书中列举了一些有代表性
《地基处理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第十三届全国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主要包括:基础理论,试验研究和检测,排水固结、振密与挤密,灌入固化物和置换,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和刚性桩复合地基,其他处理方法六部分内容。可供地基处理方面相关人员学习和参考。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抗震性能及新进展》针对国家标准图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0G409)适用范围中关于“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且建筑场地类别是Ⅲ、Ⅳ类时慎用”的规定,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抗震性能及其工程应用,体现了作者多年来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抗震性能的研究成果。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抗震性能及新进展》内容丰富,叙述全面,概念清晰,图文并茂,可供土建、水利、交通、铁道等土木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是从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产品制造或同类工程设计、施工、科研、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资料1是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机电专业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建筑给水排水资料集之一,全书共分七章。 章主要包括建筑给水排水方案设计制图深度和建筑给水排水方案设计说明统一规定的内容; 第二章主要包括建筑给水排水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浓度、设计说明的统一规定以及建筑给水排水初步设计计算书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列举了建筑给水排水初步设计计算书的实例; 第三章主要包括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设计计算说明的统一规定以及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图设计计算书等内容,同时还列举了给水排水施工图设计计算书的实例; 第四章是建筑给水排水专业与其他专业互提资料统一规定; 第五章是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展开系统原理图绘制的规定,包括基本规则、基本功能和基本方法; 第六章是建筑给水排水专
《建筑师技术设计指南:采暖·降温·照明(原著第2版)》以层面设计方法为基础--避免能量负荷、对自然能源的优化利用以及选择适宜的机械设备能够帮助设计师回避因为建筑保温和照明需要而带来的令人头痛的问题,同时还地降低能源消耗,并地保持可持续性。
本手册是新制定的国家行业标准《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的配套工具书。全书共分八章:概论、既有建筑地基基础的鉴定和地基计算、既有建筑地基事故的补救、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方法、既有建筑增层、既有建筑迫降纠倾、既有建筑顶升纠倾、既有建筑移位等内容。本手册除了对既有建筑地基基础的鉴定、计算及各种加固方法的适用范围、设计计算、施工工艺和质量检验等内容作全面的介绍外,主要还编入了在各种地质条件下、各种有代表性建筑的大量典型工程实例。同时也介绍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理论。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工程实例应用手册》适用于从事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工程技术人员,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