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完整而全面的专著从设计的角度对密斯 凡 德 罗的全部建成作品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书中重现了这些作品在当时是如何建造的,并从今天的视角重新审视它们,为读者提供了新的见解,来了解这位伟大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开创性的建筑特质。本书按时间顺序介绍了密斯设计的80个建筑作品以及一个校园规划,并对其中30个作品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分析,首先介绍建筑当时建造的信息资料,随后记录了建筑后来进行的改造,*后将密斯的作品与当代理论相结合进行了分析。书中所有平面图和效果图均由作者卡斯滕 克罗恩重新绘制,所有照片也由作者本人拍摄。
阿尔托是芬兰本土培养出来的建筑师,虽然他多次出国考察学习,也曾在美国执教,受到过各种流派的影响,却没有盲目地追随他人或简单地模仿某种派,而是在学习的基础上独辟蹊径,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他的作品始终密切联系着芬兰本土的实际情况,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倡导建筑多元化的今天,阿尔托的地域化建筑风格和人性化的设计思想对我们有多方面的启示,他的成就对我国建筑界具有特殊的意义。 本书选取了阿尔托的18项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第1章介绍阿尔托的简历,后一章综合分析阿尔托作品的特点、设计理论与思想渊源。考虑到国内关于阿尔托的资料相对较少,在编写过程中尽量把作品介绍得详细些,编入的图片超过740幅,力图使读者清楚地了解作品的全貌,对于尚未去过作品现场的读者尤为重要。
本书可以帮助建筑师和设计师在工作中避开陷阱,将自己的注意力局限在三个街区范围内的美学推敲。 在本书中,作者罗恩·卡斯普里辛和詹姆斯·佩蒂纳里针对复杂的城市景观设计提出一个有效的设计方法:视觉思维。这是一个经过了25年酝酿的概念,是一种综合性的方法,将有助于避免专业人士创造出对环境造成危害的规划设计。 在设计与规划过程中,作者将三维草图(即视觉思维)作为一种沟通与决策的工具。由于建筑师、景观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的工作都是相对独立进行的,他们的作业时间和尺度各不相同,所以没有人能够真正想象出项目实际完成后的效果。视觉思维是一种能够从团队每一位成员那里获取信息的方法。 在本书中,您将会学习到如何将草图(无论是手绘图还是计算机制图)作为一种语言,表现复杂的系统、各元素相互之
丛书选取了36篇精华访谈内容,既有大家们成长中的艰辛又有从业的经验;既有创作与研究思路又有近期的研究成果;既有对火星的设计倡议又有对社区的改造实践;既有对行业的反思又有对教育的远见;既有人生的教训也有为青年人的建议;既有对历史的凝炼又有对未来的畅想。丛书具有如下特点: ,先锋性。访谈对象几乎囊括了中国、美国景观、规划、建筑、艺术圈的大家与行业 。访谈是 、 学术、思想水平的体现。第二,多元性。访谈问题注重跨学科思维碰撞的价值挖掘,涉及未来教育反思、时代与实践、设计与科技等跨领域的创新思考。第三,时代性。丛书是中国与世界的对话,反映了时代下中国与世界的价值观碰撞,是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学术价值与文化的载体。第四,前瞻性。采访团队由 锐的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国留学生团队组成。从
本书首度公开了已故日本设计界元老杉本贵志和他的“ 土豆”团队的41个代表作品,详解每件作品的设计理念、灵感来源、制作细节,通过详尽的剖析引导人们去感受强大的空间感染力,体会“不为设计的设计”所带来的本真之感,审视空间、自然与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感悟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生活理念。
《T?R?哈姆扎和杨经文建筑师事务所:生态摩天大楼》是对T?R?哈姆扎和杨经文建筑师事务所(即杨经文和腾库?罗伯特?哈姆扎设计公司)设计的高层建筑进行评论的著作。这些建筑作品体现了公司所提倡的生态设计议程。艾弗?理查兹(IvorRichards)把该设计公司运用不断创新的设计方法看作是正在发展完善的试验过程。该公司认为:无论试验结果是否会产生成功的作品,从试验中提炼出的结论都能够用来提升生态建筑思想,并吻合公司所提倡的整体绿色议程。所提到的研究方法被认为是不断快速修改原型模式,在“研究、设计和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运用。这是一种以生态知识为基础的建筑设计方法。《T?R?哈姆扎和杨经文建筑师事务所:生态摩天大楼(精)》图片资料丰富,就像是一本高层建筑设计的图解式百科全书。书中包括有:建造细部图纸、内容丰富的图表、大
本书从设计方面入手,将“共享”空间的设计方法尽可能地展现出来,除聚焦于实践方面,同时也将各种项目具体的设计思想尽可能通俗易懂地展示给读者。近代建筑基本上是一个建筑对应一个功能,如办公室就是工作场所,图书馆只是读书的地方,而本书精选的49个案例则是将建筑的多重功能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共享式空间,目的是为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如和家人以外的人一同居住,在咖啡厅也能照顾到孩子,在工作场所和工作人员以外的人交流等。全书分为五部分,按大城市·城市中心、大城市·郊外、中小城市·城市中心、中小城市·郊外、超郊外·村落这样的地区进行分类,将同一地区中各种规模和用途的建筑划分到一起,为读者提炼出各种地区不同的人口总量、人口密度、经济状况下的共享相似性。
进入21世纪,创意、创新、创造成为全球发展的主旋律,中国也正处于社会转型、产业升级、管理创新的关键时期。“中国制造”型经济已经并强力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是,如何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如何培养人才,激发全民的创造力,推动华夏文明的复兴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着这些问题,德稻集团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实践,“德稻智库丛书”应运而生。 “德稻智库丛书”由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德稻大师”撰写,力求深度采集、传承作者的智慧与经验,真实还原“生产力转化为知识,再由知识发展生产力”的过程。正是各位作者严肃对待学术问题、注重理论结合实践的态度,使得这套丛书具备很高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实用价值。我们期望作者的智慧与经验能够为读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收获。让我们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宽阔的视野、
《朱塞佩·特拉尼》由(意)亚历山德拉·科帕编著,王兵译
COX建筑师事务所的作品所涉及的范围可能比其他任何一个澳大利亚的同行都更为广泛。从悉尼学派的鼎盛时期开始在澳大利亚设计项目以来,该事务所的作品代表了30多年来建筑的发展,它们领导了一场运动,这场运动可能造就了惟一的为大众所认可的一种当代建筑学,这种建筑观念在澳大利亚正在不断地发展和显现出来。 澳洲大陆是一个广袤的有着各种地形的岛屿,每种地形都要求有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它们为革新和创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本书所展示的建筑创作的根源来自环境,包括自然和建成环境,也植根于澳大利亚的乡土特征。早期的羊毛剪理捆装场和谷仓直接体现了其用途、大地景观和气候条件,它们在形式上具有非常突出的创新意义,并且它们几乎总是表达出其结构特征。 我们的建筑创作是对这种毫无名气的建筑学的本能的回应,它被认为是
现代建筑大师之一——芬兰人阿乐瓦·阿尔托是一名影响力深远的多产建筑师,同时也是一位设计天才。他以结合自然环境的建筑设计,为现代主义建筑作品了独特的贡献。阿尔托的设计受到诸如芬兰的风景、包豪斯和古典主义等多方面影响,在此基础上,他融合原始的混凝土与木材、铜与砖以及体量与形态等素材,提炼出一套有机的设计词汇。他对功能和使用方面的尊重,也使他获得了在建筑和家具设计方面的永恒声誉。 本书中详述了阿尔托重要的33个作品,包括玛丽娅别墅、珊纳特赛罗镇中心、麻省理工学院贝克宿舍以及“阿尔托花瓶”等。这些作品由从事阿尔托研究的学者约兰·希解剖学特选出,并由普瑞特学院的迈克尔·特伦彻教授撰写序言。 本书以丰富的彩色照片及设计图纸,回顾阿尔托的整个职业历程。从20世纪20年代他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作品直到
经典与新锐——建筑大师专著系列是由意大利24小时出版社近两年推出的关于世界有名建筑师系列丛书。建筑师包含从现代主义建筑诞生到当代的有名建筑大师,同时突出了意大利建筑师在现代主义诞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成功的制作作品集,是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和专业人士所需的至关重要的技能。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上,建筑师对作品的完整表达必能带来成功的机会。本书提供了一种崭新的、逐步获取有反思、有吸引力以及成功表达作品,并将其包装推广给甲方或者大众的方法。全书按照读者经历、创建成功作品集所需的各个阶段,分为4章,第1章介绍如何组合、设计自己作品集,第2章针对不同受众,如何突出自己作品集的特色,第3章介绍具体制作作品集的方法,第4章介绍如何发送和营销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