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细部元素2000例:城市景观设施》收录了公共座椅、广场灯、候车亭、庭院灯、垃圾桶、电话亭、电子屏等城市景观设施实景图片2000余幅,囊括了全国大部分省会城市和地级城市的优秀城市景观设施作品。虽然不能够把所有优秀的城市景观设施作品全部收录进来,但也基本上代表了各地的实际设计水平和制作水平。
《平台》是由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GSD)主持的年度系列出版物,旨在对过去一学年内的学生作业、学院事件、讲座、展览等进行摘要性记录。 珍妮弗·邦纳编的《静物(平台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为《平台》系列第九期。它以艺术领域中的“静物”概念为出发点,重构并记录了GSD在2015至2016年度的诸项成果。模型和学生作品(包括毕业论文和草图)被巧妙地重新组织,并以在18和19世纪欧洲绘画中、在传播广泛的宣传广告中、在当代艺术中及其他语境中出现的静物的方式,被呈现出来。这些图像不仅展示了GSD学生一年来的丰硕成果, 重要的是,借助多重阅读、清单罗列和对形式的独特诠释,它们挑战了常规的建筑记录方式。
全书是大师系列丛书的《理查德·罗杰斯的作品与思想》分册,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部分介绍了罗杰斯的建筑历程、建筑成就和作品年表;第二部分介绍了罗杰斯的建筑风格和创作思想;第三部分重点分析和评价了罗杰斯的5个经典建筑作品;第四部分则简要介绍了罗杰斯的其他20个主要作品。本书内容丰富,版式新颖,适合建筑设计专业人士以及各大专院建筑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本书是大师系列丛书的(妹岛和世西泽立卫的作品与思想)分册。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第—部分是妹岛与西泽的生平简介和SANNA事务所介绍;第二部分介绍了妹岛与西泽的建筑风格和创作思想,第三部分是妹岛与西泽的6个经典作品赏析,包含详细的图文介绍和精彩点评;第四部分简要介绍了妹岛与西泽的其他22个主要作品。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对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有一个相对完整了解。本书内容丰富,版式新颖,适合建筑设计专业人士,以及大专院校建筑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在与中国地产共同成长的二十余年,中国地产界的者万科以其对城市人居的强烈关注,不断地以与城市客观发展趋势相吻合的主观开发模式,主动参与创造历史,不断推动着城市新城区的发展与变革。本书汇集万科地产近年在全国各地,包括华东、华中、华南、华北的经典作品,从建筑、景观、室内、配套设施等多方面对楼盘进行全方位的介绍,力求多角度、多视野地展现万科建筑的特点,使读者从中借鉴万科产品的先进理念和创新精神。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与建造是世人关注的大事,它了建筑的专业范畴,凝聚了全球华人的智慧与力量。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共同汇集成巨大的动力,推动中国馆的建设,最终成就了这座代表中国文化和精神,巍然屹立在黄浦江畔,为世人所瞩目的“东方之冠”。
本书用精美的图文介绍了当代建筑界的先驱之一——赖特的众多的作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多种先锋运动所遗留下来的影响,也充分体现了赖特创作和组织艺术语言的能力。此外,赖特对于新材料应用技术的创造性发展和他将功能性赋予各种空间的技巧都十分出众。
三门石窗作为三门县的文化遗留古迹,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留存于世。梅军主编的《凝固之美(三门石窗艺术的文化品读)(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三门石窗作品的艺术性及其史料性,诠释石窗作品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如何节省空间?如何拯救我们的居住环境?本书中所选的项目都是尽可能小的建筑物。书中超过40个项目均以生动的文字、规划图、草图和照片来展现。书中涉及的项目关注那些小型、紧凑、意想不到的小型建筑物的城市景观或景观。这些建筑物会让我们停下来思考小型建筑的意义,欣赏它们新颖的创意。XS系列书为任何热衷于改善我们所建造世界的人提供了新思路。
本书是美国著名当代建筑师弗兰克·盖里1991-1995年期间作品集,包括已建成和建造之中的方案。书中图片详实、生动,配以的文字说明,以及盖里访谈录和盖里事务所的技术资讯,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大师及其作品的设计思路。在车行的速度中,金黄色的阳光洒在盖里式的铁皮屋上,如同点点风帆在南加州的海滩前摇曳晃动,也许这是一幕的前景,让我们得以静下心来用心思考。
简洁,令人敬畏、吸引人、富有反叛精神,不管有哪种效果,入口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古到今,设计师一直在探索门槛,大门和入门在寓意和美学上的价值。入口是建筑物的基本组成部分,但它有着惊人的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入口常常是整个建筑的焦点。本书展示了极富创新精神的近期人口设计作品。本书包括120余幅彩图和引人入胜的门廊历史简介。本书的资料广泛翔实,是设计师、学生和设计爱好者们非常宝贵的资料读本。
SOM建筑设计事务所是世界上规模、声望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之一,它的命名是由该事务所的创始人路易斯·斯基德莫尔、约翰·梅里尔、纳撒尼尔·奥因斯三人姓氏的个字母组成的,其中路易斯·斯基德莫尔是的建筑师,约翰·梅里尔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纳撒尼尔,奥因斯是成功的管理组织者。 半个多世纪以来,SOM的业务从美国发展到了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10年间,SOM成了典范的国际型建筑的同义词,尤其是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设计领域的成就,20世纪后期 正统的现代主义思潮得到修正,在这场转变中,SOM始终站在最前沿,注重建筑美学观念的多样性、不同地区间的兼容性,由国际型建筑的确立向扩展全球业务转变,这种变化可以从已出版的SOM的设计作品集中得以验证:50-60年代,SOM只有10%的业务在美国国外,70年代,来自中东等地的国外
贾坚等著的《城市地下综合体设计实践(精)》为 “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伴随着城市立体化再开发的进程,地下综合体应运而生。它是具有多种城市功能的大型地下建筑集合,在一定程度上将地面的空间引入到地下,缓解城市中的拥挤状况,成为解决城市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书结合作者在地下综合体设计和研究领域的工程实践和经验,紧密围绕地下综合体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介绍和分析,内容涵盖空间设计、建造设计技术、机电设备设计、防灾减灾设计等,并结合具体的工程案例对相关设计技术加以深入阐述。本书内容详实,案例丰富,有助于读者加深和提高对地下综合体的认识,对我国城市地下综合体设计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书可供从事城市地下空间,尤其是地下综合体的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