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学会希望通过青年建筑师奖这个平台,让更多青年建筑师能够为本行业和社会所了解,也希望有更多的青年建筑师能脱颖而出,并以更广阔的视野和胸怀,勇敢地走向世界。国际建筑师协会(UIA)第24次大会将于2011年在日本东京召开。值此盛会召开之际,中国建筑学会编辑出版此书,一则作为向国际建筑师协会及第24届大会的献礼;二则通过此书向外展示中国当代的建筑师和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以青年建筑师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师的设计水平,以期促进中国建筑界和国际的交流;其三,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在人类生存环境面临巨大威胁和挑战、在全球化浪潮对文化多元性造成巨大冲击的今天,更需要世界范围的同行们加强相互的交流和合作,此书的编撰出版,正是希望能够在更深、更广的层次上让世界同行们相互了解,促进全球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
。。。
《建筑细部CAD施工图集》区别于以往的CAD施工 图集,对CAD模块进行非常详细的分类与调整,根据 现代设计的要求,将四本书大体分为建筑面层类、建 筑构件类、建筑基础类、钢结构类,在这四类的基础 上再进一步细分,争取做到让施工图设计者能得其中 一本,便能把握一类的制图技巧和技术要点。樊思亮 和杨佳力和李岳君编著的《建筑细部CAD施工图集Ⅲ 》为该套书之一。
这是一本丰富全面的室内设计编辑部资料图书,以收集室内设计的创意元素为主,即收录近年来*的、极具参考价值的室内设计创意元素,涉及平面设计在空间中的运用、色彩、材料、照明、墙体、地面、天花、门窗、室内景观等编辑部设计。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平台》是由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GSD)主持的年度系列出版物,旨在对过去一学年内的学生作业、学院事件、讲座、展览等进行摘要性记录。 珍妮弗·邦纳编的《静物(平台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为《平台》系列第九期。它以艺术领域中的“静物”概念为出发点,重构并记录了GSD在2015至2016年度的诸项成果。模型和学生作品(包括毕业论文和草图)被巧妙地重新组织,并以在18和19世纪欧洲绘画中、在传播广泛的宣传广告中、在当代艺术中及其他语境中出现的静物的方式,被呈现出来。这些图像不仅展示了GSD学生一年来的丰硕成果, 重要的是,借助多重阅读、清单罗列和对形式的独特诠释,它们挑战了常规的建筑记录方式。
本书介绍了当代众多工业技术的杰出革新,将会把您带上一条振奋人心并富有教育意义的旅程。这本有关工程做法与设计思路的工具书通过实践指导与美国优秀作品的举例,将有助于协助您掌握设计特性、材料与场地特性等不同领域的综合知识。本书通过1000多张*工程案例的照片和图纸,详细介绍了构造详图设计的前期准备指导、当今建筑材料特性及其实际应用,探索研究了施工图纸的种类及其在工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作用,论述了建筑材料,诸如涂料、塑性材料、金属、木材、砖石、沥青与混凝土的来源、优点以及局限性;列举了上百种设计元素与施工细部详图,其中包括铺面、路缘石、镶边、阶梯、坡道、人行道、围篱、露台、遮蔽构造物、天桥、娱乐休憩设施、场地设施及设备、水池与喷泉以及场地公用设施等等。此外,本书的附录提供了降雪分布地
卢济威、庄宇、钱七虎编著的《城市地下公共空间设计(精)》为 “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上海市高校服务 重大战略出版工程入选项目。 本书从 发展的视角,系统地剖析了城市地下公共空间,介绍了地下公共空间的发展概况,分析了作为重要发展区域的地铁车站地区地下公共空间开发规律以及地下街、下沉广场等城市主要地下公共空间的类型和特色,并从地下空间的行为心理研究出发,提出地下公共空间有效利用的策略和途径。全书图文并茂,近250幅图片展现了理论研究与城市设计实践密切结合的世界各地 成就。 本书是城市设计学科的重要参考著作,并适合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市政设计等领域的设计人员、师生和学者阅读。
本书着力介绍了一些由世界著名建筑师设计的建筑细部。每卷收入的一百多项建筑师大胆的设计创意是从种类型的住宅和商业设施等项目中精选出来的,从扶手、柱头、窗棂到吊顶、幕墙和天篷等等,这些建筑细部的创意设计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设计风格和特色,同时这些有限的设计元素也正是建筑的精华所在,通过感受他们,我们能从本质上品味建筑。每一项目均有一篇简要的文字解说,同时还附有平、立、剖面图、施工图,概念草图以及精美的彩色图片。在每卷所选的项目中,建筑师尤其关注的是设计的特殊性及施工的可行性,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对细部设计略感兴趣的读者首先都须了解只有把材料的使用、设计方法以及建筑中细部所具有的重要性与复杂性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虑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