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图的基本概念和专业知识,对相关制图标准和建筑给水排水的基本知识做了简要的介绍,重点对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图的阅读方法、要领和技巧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讲解,同时列举了大量的给水排水施工图图例和工程实图,并结合这些图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解读,以便读者能在短时间内掌握给水排水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本书适合从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相关技术和施工作业人员阅读,对相应专业院校的师生也有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由廖莎和余瑜等编著的《给水排水工程结构》为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用教材,是在1981年试用教材《给水排水工程结构》的基础上经几度修订形成的。本版为第二版,内容根据《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199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 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l38:2002等新规范、规程重新订正。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共九章,内容包括: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计算原则,钢筋混凝土受弯、受压、受拉承载力计算,裂缝与变形计算,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设计,钢筋混凝土柱下基础设计,钢筋混凝土水池设计等。 本书也可供给水排水专业和土建类工程技术人员
黄君礼、吴明松编著的《水分析化学(第4版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根据全国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制订的《水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 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增加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新方法。 《水分析化学(第4版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全面介绍了水质分析的各类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且对常用的水质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作了详尽的叙述与介绍,注重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培养和训练。本书共分11章,重点对滴定法(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电化学分析法、吸收光谱法、色谱法、原子光谱法的原理及其应用作了详尽的叙述与介绍,理论密切联系水质分析的实际情况,并且在11章安排了相应的实验
《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是在第三版的基础上,根据全国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关于教材编写要求和《排水工程》(上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及排水工程技术的新发展和积累的教学经验,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编写而成,基本上反映了现代排水工程学科发展的趋势。 《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增加了城市污水回用工程一节,以城市污水作为第二水源再利用,是防止水污染和解决水资源严重不足的重要方向。本版加强了雨水设计流量的论述,介绍了几种方法。对近年来我国城市水系统向区域排水系统发展的趋势以及涌现出的新技术作了介绍。同时,对第三版中个别提法不妥这处理行了更正,并增加了部分新技术资料。规范以《室外排水规范》(GBJ14-87)及1997年局部修改的条文为主。计量单位以1984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
我国“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专业面较窄,已不适应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不能满足我国新兴产业——水工业以及水危机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所以需要进行改革。 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水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正在进入市场,采集、生产、加工商品水的产业,称为“水工业”。 水的循环可区分为水的自然循环和水的社会循环。从天然水体采集水,经过加工处理,以满足工业、农业以及人们生活对水质水量的需求,用过的水经适当处理再排回天然水体,这就是水的社会循环。水工业正是服务于水的社会循环全过程的一种产业。它与服务于水的自然循环及其调控的“水利工程”,构成了水工程的两个方面。 我国的水危机形势严峻,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平均量的1/4,加上时空分布不均使水资源
本书是根据建设部《职业技能岗位标准和职业技能岗位鉴定规范》编写的,内容涵盖了下水道养护工初级工、中级工、和高级工的知识。主要包括:排水系统概述、下水道常用工程材料、混凝土与砌筑工程,下水道维护施工基本知识,下水道养护常用机械设备,下水道养护技术,下水道设施管理等。 本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利于培训,方便自学。 本书可供全国市政行业职业技能岗位下水道养护工及相关工种的工人培训用书,还可供高、中等职业学校实践教学使用。
上册包括绪论及排水系统,主要内容有排水系统概论和污水、雨水与合流制排水管渠系统和排洪沟的规划设计与计算、排水管渠的材料、接口及基础、管渠系统上的构筑物,以及管渠系统的养护管理等。全书体现以城市排水系统为主干的特点。第四版增加了城市污水回用一节。
考虑到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近年的发展、专业外语课时的限制,为扩大读者获知面,提高读者阅读理解的能力,高湘等编著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主要设计了三大部分内容,即水的输送和水处理部分、建筑给水排水部分以及水泵站部分的有关内容,共24课。在编排上,设有课文、阅读材料、单词以及课后简答。课文语言规范,容易理解,阅读材料(RcedingMaterial)主要是课文的拓展部分,收入了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文章,以加深读者对这些专业理论知识的全面理解。 在内容安排设置上,第1—2课介绍了取水、废水收集、水的输送以及水循环等基础知识,第3—19课主要介绍了水质及其基本检测方法、废水处理基础、废水回用以及生物污泥处理基础、筛滤、混凝、沉淀、过滤、吸附、化学氧化和消毒、离子交换、膜处理、高级氧化、水的生物处理、污泥处理与处置等方
严煦世、刘遂庆主编的《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出版以来,在全国高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10年8月在上海召开了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课程研讨会,交流教学经验,会后,作者与全国30多位本课程任课教师进行了邮件交流,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各高校任课教师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根据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对本课程的要求,对本书内容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和调整.并分为核心知识单元和选修知识单元两个部分;本次修订融合了近年来*的设计规范,体现了教材的先进性。 本书适合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内容主要针对工程建设中地下水可能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与环境问题,以工程地下水降水为研究对象,从地下水水文参数计算、工程地下水井点降水方法、深基坑工程降水、地下水监测及水位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结合书中内容,给出了部分工程降水实例和习题,并介绍了数值模拟在工程降水中的应用。 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的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土木工程防灾、水文学与水资源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的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土木工程防灾、水文学与水资源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的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土木工程防灾、水文学与水资源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的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土木工程防灾、水文学与水资源等专业的本科生、研
王增长主编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六版)的基础上,结合本学科的发展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新颁布的标准进行了修订。编写过程中吸收了部分学校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和近年来国内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新技术,反映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发展趋势。本书共分 13章,主要包括建筑内部给水系统及其计算,建筑消防系统,建筑内部排水系统及其计算,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及其计算,饮水供应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建筑中水工程,专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程序、竣工验收及运行管理。在上一版基础上,增加了地下工程消防系统、大空间智能灭火系统以及海绵城市雨水系统相关内容。本书附有设计例题和练习题,并附有配套光盘,便于教师讲课和学生自学。 本书不仅可作为给排水
本书是全国建设行业中等教育推荐教材,主要介绍给水排水工程识图和AutoCAD2002基础操作教程的有关知识。包括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的基本知识、体的投影、轴测投影、剖面图和断面图、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图、水处理构筑物工程图、泵站工程图、AutoCAD2002操作基础、绘图前的准备、基本几何图形绘制方法、编辑基本图形、图层、颜色、线形与线宽、尺寸标注、图块与属性等内容,并含有习题集。 本书可作为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给水排水专业的教材使用,亦可供给水排水从业人员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