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在世界园林中有其独特的风格,有高度的艺术造诣,而江南园林更荟萃了我国园林的精华,本书作者童寯先生在解放战争以前,曾遍访江南园林,以其多年实地考察和研究心得,于1937年写成本书。初版于1963年由建工出版社出版。1984年建工社有对该著作作了逐句校核,增补了许多新的资料和图片,并收入著者的《随园考》一文和刘叙杰为本书所写的跋。
为纪念陈从周先生2018年百年诞辰再版的经典园林著作。《苏州旧住宅》是我国著名古园林与建筑专家——陈从周先生的重要学术论著之一,以苏州重要传统民居的实地拍摄和建筑测绘为蓝本,详细论述了苏州传统住宅产生的历史背景,通过对住宅个案有针对性的研究分析,诠释了苏州住宅的整体风貌与特色,从而形成对中国江南传统住宅艺术的精妙解析和设计立意的全方位阐释。本书适合有关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专业人士阅读。
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和江南私家园林的创作来源,也正因此山水画与江南私家园林呈现出 同源、同理、同步 的发展态势。 彭历、贾东编*的《江南私家园林之山水意境营造》以山水画与江南私家园林的历史情源为出发点,阐述了两者在山水理念方面的渊源,着重分析了山水图景的建构理法、形式语言及要素的表达,其中以山水图景的建构作为本书的核心内容,在品画赏园的过程中将江南私家园林山水意境营造理法阐述开来。本书的成功出版得益于北方工业大学建筑营造体系研究所的支持和资助,期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为团队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第十二届全国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已经评出。环境设计学年奖设立建筑设计*创意奖、建筑设计*设计奖、城市设计奖、景观设计*创意奖、景观设计*设计奖、室内设计*创意奖、室内设计*设计奖、景观设计高职高专组、室内设计高职高专组以及光与空间组等奖项。现由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组织委员会郑曙旸编辑成《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第十二届全国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竞赛获奖作品集)》,供广大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专业的师生和设计师参考使用。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第三届优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奖 评选工作已圆满完成,获奖项目均为近年来出现的优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作品,代表了我国当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质量和发展水平。为展示这些优秀规划设计项目及设计单位风采,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编纂《第三届优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奖获奖作品集》将获奖作品收集出版。
成玉宁编的《场所景观(成玉宁景园作品选)( 精)》包括风景环境、城市公园、滨水景观、公共景 观、住区景观、景观建筑六大部分共24个案例的介绍 。主要论述了作者对于场所景观的理解,“走向场所 景观”既是历练也是策略。景园设计与场所之间存在 耦合关联,设计应从环境中生发而来。对景园环境既 有秩序的研究不仅是对场所精神的响应,还是景园特 色生成的源泉,*是场所本身之于景同设计的意义所 在。基于耦合的景园设计方法不仅有助于寻求景观特 征的生成逻辑,还是,一种认知环境与设计景园的途 径。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本书出版的2009年IFLA亚太区风景园林奖的获奖作品代表了近些年亚太区域风景园林行业实践的广泛性。这些项目都是近几年规划、设计和建设完成的。然而,其涉及的领域则代表着亚太区经济蓬勃发展的结果——城市的发展,以及对以下领域的投资,即高品质的设计、维护良好的广泛风景和旅游发展的创新。本书收纳的风景园林规划和风景管理项目展示了对本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场地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所有的项目都展示了各自文化背景下的创新和设计品质。
本书是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组织编撰的第14本绿色建筑年度发展报告,旨在全面系统总结我国绿色建筑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指导我国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评价、实用及维护,在更大范围内推动绿色建筑发展与实践。本书包括综合篇、标准篇、科研篇、交流篇、实践篇和附录篇,力求全面系统地展现我国绿色建筑在2020年度的发展全景。本书可供从事绿色建筑领域技术研究、开发和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专业人员、政府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本书内容取材于鲁班奖工程。内容包括土建篇、设备篇、电气篇。每个优秀做法从工艺名称、规范要求、工艺要点、节点详图及实例照片几个方面展开描述。每个节点图文并茂、直观明了、便于理解,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对广大建筑业企业深入开展创精品工程活动,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学习借鉴和推广应用价值。
《风景园林师》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委员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信息委员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园林设计分会编写。 张国强、贾建中主编的《风景园林师(15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集)》在内容上分为6个板块:发展论坛、风景名胜、园林绿地系统、公园花园、景观环境、风景园林工程。每个板块中介绍相关内容的**规划设计案例,全书共收集**案例32篇。
景观建筑包括整个范围内的户外设计。本书中收录的项目,其引入注目的地方包括了以下范畴:在建筑周边、之上,甚至室内的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居住区或户外环境中的自给自足的创造,以及在艺术工作中将自然环境当作“天然材料”使用的景观艺术。不同的地域环境和社会背景塑造出富有创造性和趣味性的设计,这些方法各自适用于这全球性的1000个项目。在重点聚集于公园或庭园设计的同时,本书还呈现大量的其他经典类别,如绿化立面、枯山水庭园、纪念场所以及水景观等。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深刻地表明这个时代觉悟的高度,也为人们重新认知这个行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并不是任何入都能够驾驭和统筹它们。*秀的景观园林设计师需要融通百家之后的固执己见,厚积薄发基础上的信手拈来,然而,比之更加重要的是正确的思想觉悟和勇敢的社会担当。无疑,檀馨是当今时代具备这种素质为数不多的人之一。 创新公司20年来产生了相当数量、持久隽永有社会影响力的作品,同时也为社会培养一了一批又一批有能力和有担当的优秀设计人才。他们是“梦笔的传人”。在他们的笔下.笔笔生花,把祖国大地装扮成了绚丽多彩的百花园,本作品集仅是从中采撷的几朵小花。 创新20年。是坚持方向、与时俱进的20年; 创新20年,是探索创新、成果丰硕的20年。
《园林专家书苑》收录了在园林界享有盛名的一批老专家近推出的新作。其中每一本书都是他(她)们长期实践、科研的结晶,都佩注了他(她)们多年乃至毕生的心血。
为纪念陈从周先生2018年百年诞辰再版的经典园林著作。《苏州园林》是我国著名古园林与建筑专家——陈从周先生的重要学术论著之一,以苏州主要园林的实地拍摄和建筑测绘为蓝本,通过对园林个案有针对性的研究分析,延展至江南园林的整体造园特色与造园技艺,形成了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精妙解析和传统造园理论的全方位阐释。
西安曾在世人的眼中是历史的、厚重的,换言之是古老的、落后的、黄土的。透过世园会这扇窗,让世界看到了西安的另一面:绿色、生态、开放、包容、活力、时尚、美丽!西安通过世园会的举办使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一起成为城市文化和市民生活的一部分,进而成为西安城市文化的内核与灵魂。游览过西安世园会的人会发现,西安世园会园林、建筑以及艺术集合了古今中外文化元素,包含具有中国古代建筑特色的长安塔,以及体现西方现代建筑特点的自然馆、创意馆和广运门;在非物质层面,西安世园会提出并倡导绿色理念和发扬世园精神,为西安城市文化内涵注入新的血液……各种有形的、无形的财富将被人们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