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景观的产生和发展,有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涉及绘画、雕塑、建筑等其他艺术领域,范围也相当广泛。本书涉及的内容,从地域上看,包括欧洲和美洲两个大陆;从时间上看,跨越19、20世纪,直到21世纪初。本书用22万文字、约600幅珍贵的图片,首先简述了西方园林发展的历史和西方现代景观探索的过程,然后按地区和时间的先后介绍西方现代景观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西方现代景观的主要流派,最后介绍西方景观设计某些方面的新发展。全书将各个单一现象联系在一起,把不同国家众多的设计思想、设计流派和设计师联系起来,构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产生和发展的脉络,成为读者了解西方现代景观的重要文献。
曾仁臻著的《幻园(第2辑,借天工)(精)》以“幻”系列画作为主体,借山营庐,结水飞梁,山石树木与亭台楼阁交织糅合,互为起兴,或幻化意趣,或源于实景,看山似房,见房是山,相因相成,得意忘形。“绿”系列则作为树木与身体关系的一个特定议题,收罗与树石有关的各种见闻,修形理势,重新将其经营入画并满足身体居游之需。两个系列,都希望通过因借千态万状的自然造物来扩展对居游之想象,如画亦入画,入画而能栖。也希望这些小画,能使人心中萌生出一点对自然天趣的不同认识,诱引出一些对山水居游的身体新思。
《庭院造景施工全书》一书图例清晰简明,工法细腻务实,语言浅显易懂,具有非常强的参考性与落地性,乃一本非常实用的造园施工入门宝典。书中共包含23道完整的工序与节点、40个经典的造园案例及精解,并对每个施工工法和工序进行了详细地图解,分别介绍了砌筑工程、铺装工程、草坪工程、围篱工程、木栈平台工程、水景工程、植栽配置等。对于造园师、花园花艺从业者、庭院项目负责人及大中专院校景观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园艺组)参赛选手等专业人士,甚至对面向大众的花园爱好者、DIY发烧友来说,本书都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是一本推荐工具书。
本书主要介绍南方地区景观设计中应用的园林树木,以植物特征为基础,提供配置建议和常见病虫害提示。全书将园林树木分为乔木类、灌木类和藤本类,每一类中按照新的多识裸子植物分类系统和被子植物的APGIV系统进
本书围绕第十届花博会“花开中国梦”的主题展开,紧扣“生态办博、创新办博、节俭办博”的理念,从花博会绿色建设、智慧运维、创新技术等维度进行总结,详细阐述了第十届花博会园区建设与智慧运维核心技术,深度揭示
这是一本以风景园林方案设计为核心、以方案的生成逻辑及过程为主要内容的风景园林快题设计图书。第1章风景园林快题设计表达解析,从线条、细节、颜色到构图详细讲解快题设计中涉及的图纸表达形式;第2章风景园林快
《逻辑与诗意:工科风景园林本科专业教学探研》分为逻辑与诗意、本科教育的定位、风景园林专业的特征与毕业要求、教学内容体系建构、主线课程教学教程与实践五大部分。其中前三章是对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育的思考与探
曾仁臻著的《幻园(第2辑,借天工)(精)》以“幻”系列画作为主体,借山营庐,结水飞梁,山石树木与亭台楼阁交织糅合,互为起兴,或幻化意趣,或源于实景,看山似房,见房是山,相因相成,得意忘形。“绿”系列则
中国园林在世界园林中有其独特的风格,有高度的艺术造诣,而江南园林荟萃了我国园林的精华,本书作者童先生在解放战争以前,曾遍访江南园林,以其多年实地考察和研究心得,于1937年写成本书。初版于1963年由建工出版社出版。1984年建工社有对该著作作了逐句校核,增补了许多新的资料和图片,并收入著者的《随园考》一文和刘叙杰为本书所写的跋。本版《江南园林志》乃是在1984年版的基础上的再版,除对原书作了较大的装帧上的修改,又另补了一些江南园林的图片,且将文字由繁体改为简体,以便于专业读者阅读。
【新华书店旗舰店】 山庄旅舍 岭南庭园的现代主义,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 林广思、王曲荷著 原价 ¥98.00 出版社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12-01
岭南传统造园技艺兼具技术性、艺术性、组织性和民俗性,是一门涉及建筑学、力学、美学、民俗学等诸多领域的综合艺术。本著作是对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的挖掘、梳理和归纳,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的关注,让
本书详细介绍了陈从周先生三个园林的设计和修建。补豫园:对于豫园东部,在保留全部建成建筑的同时,首先针对已被改为防空洞的水系进行恢复和整治。同时,重新梳理山水池岸、游赏线路、立峰栽植等园林要素,使之能
SketchUp是直接面向设计过程的三维软件,一直享有“草图大师”的美誉。本书精选208个案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SketchUp2024的基本用法及其在建筑、室内、园林、景观和规划领域的应用
建筑设计中的艺术问题本是作为建筑本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以及现代建筑运动的深入和分化,自包豪斯以来所建立起的那种技术与艺术相互促进、彼此交融的状况却有被“唯技术化”的倾向。因此,本书试图结合当代艺术的各种现象来分析与之相对应、相互动的建筑设计的表现形态。全书首先就当代艺术视野确立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以现代艺术成果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广泛渗透和运用为开端,进一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的各种当代艺术流派人手,阐释厂它们的艺术特征以及其对拓展建筑设计领域所进行的各种实践,并对其中大量的与建筑设计相关联的艺术手法做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本书又讨论了当代艺术观念与当代建筑思潮之间的关系、艺术演变与建筑进程之间的关系。本书最后从艺术手法的运用、艺术观念的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