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第662号令),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基础上修编而成。 本规定与2008年版规定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新增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内容。 新增装配式建筑设计内容。 新增建筑设备控制相关规定。 新增建筑节能设计要求,包括各相关专业的设计文件和计算书深度要求。 新增结构工程超限设计可行性论证报告内容。 新增建筑幕墙、基坑支护及建筑智能化专项设计内容。 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在审批、施工等方面对设计文件深度要求的变化,对原规定中部分条文作了修改,使之更加适用于目前的工程项目设计,尤其是民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
本书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而编写,共5章,分别是:总则与术语、新旧规范的对比、规范的延伸、《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 50905-2014应用、混凝土工程典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与经验交流。本书对新旧规范的区别进行了分析,对新规范中相关的技术内容进行了引申和介绍,列举了相关的质量事故案例辅以说明,图文并茂、实战性强,可供建筑行业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学习使用。登录www.cabplink.com,可观看本书更多授课视频。
本书为标准编制组编写的《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宣贯培训教材。本书内容共三部分:*部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内容要点说明;第二部分编制概况;第三部分欧盟(英国)标准钢结构施工偏差。 本书适合于从事钢结构工程的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依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考核评价大纲》和《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JGJ/T 250 2011),按照施工员的职业标准要求,介绍了该岗位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本书共分12章,内容包括施工员基础知识、施工图识图、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房屋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测量、地基与基础工程、砌体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钢结构工程、防水与屋面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本书从基础知识着手,再结合现场施工经验,详细地介绍了现场施工相关知识,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表现形式上运用图表的形式清晰地展现内容,简单易懂,针对性强,便于读者有目标地学习。书中还增加了施工现场视频,读者可以扫描书中的二维码进行观看。 本书可作为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岗前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建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第662号令),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基础上修编而成。 本规定与2008年版规定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新增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内容。 新增装配式建筑设计内容。 新增建筑设备控制相关规定。 新增建筑节能设计要求,包括各相关专业的设计文件和计算书深度要求。 新增结构工程超限设计可行性论证报告内容。 新增建筑幕墙、基坑支护及建筑智能化专项设计内容。 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在审批、施工等方面对设计文件深度要求的变化,对原规定中部分条文作了修改,使之更加适用于目前的工程项目设计,尤其是民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
《工程建设法规与案例(附光盘1片)》介绍了工程建设、从业资格制度、企业法律制度、劳动法律制度、工程建设其他法律制度(其中对我国即将实行的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作了详细介绍),并对工程安全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
本书是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培训教材之一,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岗位知识,内容包括安全管理相关规定和标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知识、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计划、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防范知识、安全事故救援处理知识六部分。下篇为专业技能,内容包括编制项目安全生产管理计划,编制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组织实施项目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文件的编制与实施,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辨识与安全隐患的处置意见,项目文明工地绿色施工管理,安全事故的救援及处理,编制、收集、整理施工安全资料等。本书主要用于建筑业企业、安全监管机构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参加职业考核,也可作为专业院校的施工安全教学用书。
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00二~二00三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 (建标[2003]J02号)下达的任务和要求,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高等院校、科研、质监、施工等单位共同制订而成。 在制订过程中,规范编制组开展了各类结构加固施工方法的专题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和重点项目的验证性试验;总结了近十五年来我国建筑结构加固工程的施工经验,并与国外先进的标准、规范进行了比较分析和借鉴。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并进行了新加固材料和新施工工艺的试点应用和加固效果的评估。据此,还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修改,*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主要规定的内容有: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的基本规定、材料、混凝土构件增大截面工程、局部置换混凝土工程、混凝土构件绕丝工程
本规范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加固工程的施工过程控制和施工质量验收。2011-02-01实施。
本规程是对原河南省建设厅发布的《工程建设监理规程》YJG37-1999进行的修订。修订工作启动以来,修订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先后走访了省内多家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监理企业;考察了相关工程施工现场、项目监理机构等;征求了建设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科研院校意见;并与北京、天津、江苏、浙江、重庆、贵州等兄弟省市监理协会、监理企业进行了交流与沟通;参考《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 50319-2013;结合河南省建筑行业实际情况,经充分研究讨论形成本规程。本规程共14章和3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项目监理机构及开工前监理工作、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进度控制、工程造价控制、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工作、合同管理、监理文件资料管理、组织协调、设备采购与设备监造、相关服务、工程监理单位对项目监理机构的
本书涵盖建设工程建设全过程各阶段,具体分为:绪论、立项决策阶段风险防控实务、勘察设计阶段风险防控实务、建设准备阶段风险防控实务、建设工程施工准备及实施阶段风险防控实务、工程竣工阶段风险防控实务和工程质量后评价阶段风险防控实务七个章节。每个章节通过对司法和实务案例进行评析,从而将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在工程管理实务操作中存在不规范或违法违规行为一一披露,同时指出其相应的风险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并相应地提出了防控建议。 本书主要读者对象为建设单位管理(决策)人员、项目部管理人员、总承包项目管理人员以及其他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同时,也能为高校、研究机构从事建筑市场治理和风险防控研究的师生提供参考使用。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工程勘察及建(构)筑物调查;5荷载;6材料;7衬砌结构计算;8隧道衬砌;9抗震设计;10防水与防腐蚀;11壁后注浆;12地层加固及施工辅助措施;13附属结构物;14环境保护及风险控制;15工程监测。
本规范为全文强制性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基本规定,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设计,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系统设计,施工、调试及验收,运行管理。
本书适用于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以及素混凝土结构设计。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结构设计基本规定;4、荷载和地震作用;5、结构计算分析;6、框架结构设计;7、剪力墙结构设计;8、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9、筒体结构设计;10、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11、混合结构设计;12、地下室和基础设计;13、高层建筑结构施工。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原《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同时废止。
《11G101-2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应用详解与实例》一书共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述、建筑制图基本规定、板式楼梯的介绍和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平法施工图制图及识图等。
编写大纲*章 概述 第二章 材料 第三章 整体结构计算 第四章 分类与连接型式 第五章 框架结构 第六章 剪力墙结构 第七章 楼面板与屋面板 第八章 内隔墙与其他构件 第九章 外挂墙板 第十章 性能设计 第十一章 Bim在装配式结构中的应用第十二章 工程案例设计分析
本书以*的标准、规范为依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际经验的运用;结构体系上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还注意了知识的融贯性,即把设计、施工、验收等有机结合,突出整合性的编写原则。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建筑防火,建筑消防系统设计,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室内消火栓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自动气体和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消防系统的供电、调试、验收与维护以及消防工程设计与施工案例。本书可供建筑消防工程施工现场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等学习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建筑消防工程专业的教材。
为便于配套使用,在章节编排上与《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保持对应关系。主要包含: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室内给水系统安装、室内排水系统安装、室内热水供应系统安装、卫生器具安装、室内采暖系统安装、室内给水管网安装、室外排水管网安装、室外供热管网安装、建筑中水系统及游泳池水系统安装、供热锅炉及辅助设备安装和分部(子分部)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等十四章以及有关的附录。
本书按照施工准备、施工工艺、质量标准、成品保护、安全注意事项要求、质量通病及其防治等几个方面内容进行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室外线路敷设;室内线路敷设;母线装置;电气器具、设备;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电梯安装;弱电工程安装。 本书可供从事建筑电气设计、监督、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及现场操作者进行质量验收和技术交底及施工的依据,也可供非电气专业管理人员等学习参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于2010年12月1日开始实施。为了满足教学需要,为工程界广大读者学习新规范提供参考,参照新规范有关内容对本书版进行了修订。 本书第二版仍包括两部分。部分采取问答形式,叙述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一些基本理论和难点·并对新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有关条文和公式的意义作了说明和推演。在部分中包括:抗震设计的一般原则,场地、地基与基础,地震作用和地震作用效应,以及各种常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等。 第二部分为“解题指导”,其中列举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例题。目的在于通过解题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掌握部分内容。在解题过程中,力求解题步骤清晰,说明详尽。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土建类专业学生课外学习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新规范的参考。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结构设计基本规定;4、荷载和地震作用;5、结构计算分析;6、框架结构设计;7、剪力墙结构设计;8、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9、筒体结构设计;10、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11、混合结构设计;12、地下室和基础设计;13、高层建筑结构施工。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原《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