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中医院内分泌诊疗中心精心编写了《中西医结合内分泌病例诊治精解》一书,并邀请我作序。捧读之后,我深感这是一本凝结着科室团队长期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的实用之作。编者们筛选典型病例,探讨诊疗方案,查阅相关资料,持续跟进治疗,积累了大量真实可靠的临床经验。所谓 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书中对患者的每个症状都有分析,每次治疗都有讨论,每次变化都有跟进,每次用药都有根据。 本书不仅涵盖了常见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肥胖等,还收录了较为少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不仅提供了翔实的病史及体征记录,更结合中医的辨证论治和西医的理论实践,给出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本书的出版,是编者们传承医学精华、守正创新的成果展现,彰显了编者们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疾病的探索迈出的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共十八章八十八节。上篇为总论,分别从中西医老年医学发展史、老年综合评估、老年综合征及干预、老年心理、老年康复等方面介绍了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的发展源流及关键技术。下篇为各论,按照老年器官系统疾病,从老年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与代谢系统、老年泌尿系统、老年风湿免疫系统、老年血液系统、老年骨关节等对常见老年病的中西医诊疗方案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本书不但保留了中医老年医学的学术精华和诊疗特色,而且还吸纳近几十年来中西医老年病学发展的优秀成果,比较全面、系统、客观地反映了目前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的最新水平,是一部既能体现传统又极富时代特色的实用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专著。
《伤寒论》是祖国医学的瑰宝,是中医从理论到临床的经典。本书作者将二十余年潜心研究《伤寒论》的经验汇集成书,从医学临床使用角度对《伤寒论》三百九十八条条文进行解析,将《伤寒论》的整体学术思想归结为 阴阳自和必自愈 七个字,将疾病病机概述为阴阳不和、阳浮而阴弱,将《伤寒论》方药解构为阳药、阴药加上充当化学反应催化剂的调和之药,思路清晰,角度新颖,既有中西医结合的理解思路,又紧密贴合临床实际。在众多注释书中,可备一说。
本书作者简小兵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中医师,师从戴莲仪教授、李赛美教授,长期致力于糖尿病及其各种慢性并发症的中西医防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本书中,作者将其从医近30年在临床一线临证经验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娓娓道来,内容涵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从中可以学习到作者的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辩证治疗的独到的见解。
本书主要简述阴茎勃起功能障碍(阳痿)的定义、病理病机等。阳痿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及临床经验和特色。并从宗筋失养的中医病机入手,结合阳痿病现代医学研究,寻找阳痿病中医病因病机的物质基础,提出气虚血瘀、肾亏的阳痿病发病机制,在此基础上探讨阳痿中西结合的预防、治疗、康复的新策略。
急性胰腺炎是目前临床常见的急腹症,起病急,病情变化大,治疗周期较长,治疗费用高。目前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案以西医支持治疗为主,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特色,疗效在不断提高。本书内容涉及临床与基础研究两部分:临床部分主要包括中西医对胰腺、急性胰腺炎的认识,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预后护理以及恢复期的干预;基础研究主要包括动物和细胞模型的建立、对发病机制的认识及中西医结合防治急性胰腺炎的研究现状。结合**的研究进展及指南,从现代医学及中医传统医学两方面阐述了目前对急性胰腺炎的认识及治疗,是一本集外科诊断、治疗经验及基础研究进展于一体的中西医结合外科专著。该书力求展现急性胰腺炎的**进展,加入编者的体会及部分研究结果,内容涵盖较为全面,且容易理解,对医学研究生、规范化培训医师及中医、中西医结合
本书是对丁樱教学术生涯的一个精选汇总,依次分为学术思想、经验用药、临床经验、临床研究、基础实验、综述、教学建设这几个板块,从不同方面展现丁樱教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及团队带领理念,特别是她在中医儿科学科领域特别是肾脏风湿免疫方向的治疗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很高的学术造诣,反映出丁樱教授从医52年的学术理想和医学成就以及为医学事业不断研究、进取奋斗的过程,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一名老医学工作者从一名基层医师到有名医学专家为临床医学的发展探索的历程和贡献,对后学提高临证能力及中医事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本书总结了业内近十余年来肾脏病学,特别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进展,针对从事肾脏病工作的医务人员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而编写,是具有中西医结合特点的慢性肾功能衰竭专著。本书主要阐述肾脏病学的基础知识,并结合现代医学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研究的最新进展,同时又有中医对本病的认识、治疗及研究。本书分别介绍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常见并发症、理化检查、病因诊断与病情评估、内科治疗、中医认识及治疗、血液透析疗法、血液净化其他技术、腹膜透析疗法、肾移植的内科问题等。本书对肾脏病工作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了解相关知识,配合医生治疗也有一定帮助。
肺病学是专门研究人类呼吸系统疾病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一直以来都是内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性和系统性较强,在医学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由于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及医师使用的肺病学专著及工具用书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西医结合肺病学的发展。因此,为推动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编者将多年来在中西医结合领域里,对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的经验加以总结和升华,撰写了本书。本书是一本中西医并重,以突出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专业书籍。它既重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内涵,又能够反映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全书共分为4篇28章,沿中医和西医这两条主线,针对呼吸系统各种疾病的病因、症状体征、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做了详细的阐述,对每种疾病的中医药治疗从辨证、用药、选方,
全书分基础篇、治疗篇和研究进展篇。基础篇介绍胃的组织结构及生理病理、慢性胃炎的临床概况,以及中医学对慢性胃炎的认识。治疗篇介绍慢性胃炎的现代医学治疗、中医药治疗,以及中医药调护,同时汇总了当代名家慢性胃炎医案选。研究进展篇则综述了慢性胃炎动物模型研究概况、中医药干预萎缩性胃炎研究概况、中医药干预胃癌前病变研究概况。全书对慢性胃炎中西医诊治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突出专业性和实用性。
本书编写中体现了创新性和实用性,章节设计合理,内容简明实用,包含了急诊科从院前急救到院内治疗的基础护理操作。急救药物的使用和急救仪器的使用也讲解的十分详细。考虑到护理工作的基本方法以及评估的重要性,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均应用评估形式撰写,技术操作步骤详细而具体。结合临床实践,适当融入了急诊科常用中医特色疗法,并简要介绍了新知识、新技术。
《中西医结合高血压研究》共八章:**、二章阐述了高血压的临床流行病学现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第三至五章介绍了中西医结合对高血压的认识、高血压中西医结合诊断模式构建及高血压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的建立,第六至八章介绍了高血压相关细胞学研究、高血压研究的常用动物模型及相关理化指标选择。《中西医结合高血压研究》既有高血压的流行病学介绍、临床诊疗模式,又有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基础研究思路,而且以中西医结合思路贯穿始终,不仅为高血压临床研究提供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新技术、新手段,还为基础研究拓宽了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视野、思路,是目前较全面体现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的一部专著。
本书是国内综合中西医体系阐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临床专著。全书从中医和西医不同角度详细阐述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研究史,流行病学特征、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分类、诊断,中医辨证论治,以及中药治疗、西药治疗、针灸治疗和非药物替代治疗等,较为完整地展示了当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发病机制及治疗的全貌。本书在兼顾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医和西医治疗的同时,涵盖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现代研究主要内容,并关注了其未来的科研方向。
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中、西医有关骨质增生病防治的基本理论,各种治疗方法及研究进展。全书共11章,着重讲述了颈、腰、膝、足部骨质增生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非手术疗法、手术疗法、康复疗法,常用中、西药物及行之有效的单方、验方,对本病的预防和自我保健也作了必要的介绍。内容新颖丰富,论理详尽简明,深入浅出,不但适用于中、西医工作者及医学院校学生参考,也可供广大骨质增生患者阅读。
《脓毒症休克中西医诊疗研究》在参考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系统讲述了脓毒症休克的中西医诊治。《脓毒症休克中西医诊疗研究》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阐述了现代医学对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认识,包括基本概念、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检测手段及治疗手段;下篇详细介绍了古代中医对脓毒症休克厥脱证的认识、医案及现代中医对其基础和临床的研究进展。《脓毒症休克中西医诊疗研究》从基础到临床,从理论到实践,从文献研究到临床医案,从古至今、从中到西、由浅入深的写作特点别具一格。《脓毒症休克中西医诊疗研究》临证思维新颖,理论创新,对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有很强的参考及指导意义。
本书共分五章。 章“重症肌无力的西医诊疗”,重点介绍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及分型、实验室诊断、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西医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妊娠期重症肌无力、儿童与青少年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合并症的西医诊疗及重症肌无力的预后。第二章“重症肌无力的中医诊疗”,重点介绍重症肌无力的中医辨证思路与中医综合治疗。第三章“重症肌无力的学术思想”,阐述李庚和学术思想,并收录北丁南夏学术交流及 其他重症肌无力学术思想。第四章“15版、20版重症肌无力临床指南解读与比较”,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第五章“重症肌无力中西医结合全程管理模式”,主要介绍重症肌无力中西结合全程管理的内容。另外,还附有“重症肌无力专科历史沿革”,简要介绍专科的发展历程。 本书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参考阅读。
本书按照 颁布的2020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编写。经深入解读2020版 大纲、剖析历年真题后根据真卷题量及学科分布设计,与真实试题相似度极高,供考生考前自测,并附有全部试题的答案解析,帮助考生在练习后快速找出自己的知识薄弱环节,迅速解决考生“为什么答案要选这个”的困惑。使考生在阶段性复习和临考前能够全面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通过练习熟悉考试科目分布,控制考试时间。此外,试卷中加入 大纲要求的考点,帮助考生迅速把握得分要点,真正做到胸有成竹。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随着疾病谱 的变化、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传统中医药理论思维和辨证方法的 特色优势得以进一步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 正创新,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印 发的《 十四五 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 坚持中西医并重,推进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 结合,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更好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 。长沙市中医医院 (长沙市第八医院)经过 60 多年的建设发展,已经成为在中西医结合方面独具特色的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医院中西医结合事业得到了全面发 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