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修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精解》一书由李德修的小儿推拿手法、疾病治疗及临床病案分析整理而成,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等基础知识入手,由浅入深,后对李老推拿手法临床运用中的四诊、五行生克、清补法运用等中医理论依据做了全面分析;对于临床疾病,根据八纲辨证,分出主次,又根据五行生克原则选择*穴位,抓住治疗关健。在每项疾病后附有病案分析,使得整个推拿手法的临床应用有理有据。全书共八章内容,分别从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基础知识、四诊特点、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特点、基本手法、穴位考订、疾病治疗及病案解析,以及脏腑推拿手法和其病案解析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李老博大精深的医学思想。体现了后人对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的传承和发展。
推拿是中医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儿推拿又是推拿学科中的重要分支。 《海派儿科推拿(修订版)》由金义成编著,《海派儿科推拿(修订版)》介绍的“海派儿科推拿”,既传承传统推拿之精髓,保持原有小儿推拿之特征,又体现上海的海纳百川、融汇百家、兼收并蓄、扬长补短等人文精神和学术风格,不断消化旧识,不墨守,不泥古,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其内容上,改传统小儿推拿八法为新十法;在治疗上,变“痛则不通,不通则痛”的病机为“痛则通,不痛则不通”的治法;在治疗小儿慢性疾病时强调 “固本归元”,符合现时病家的自主意识和保健意识。全书介绍了55种小儿疾病的推拿治疗和5套保健操,突出实际操作手法,图文并茂。后附选15种小儿推拿歌赋,以便读者掌握和临床应用。
本书提出,人体腧穴存在敏化态与静息态两种功能态,当人体发生疾病时能使体表腧穴发生敏化,敏化的类型多种多样,而腧穴热敏化是腧穴敏化的一种新类型。热敏化腧穴是灸疗的*选穴,其*刺激为艾热刺激,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静息态腧穴的针灸疗法。腧穴热敏化态在艾热刺激下极易激发灸性感传,乃至气至病所,临床疗效大幅度提高。 本书是作者18年潜心研究的结晶,分上下两篇。上篇探讨了腧穴热敏化相关理论,下篇介绍了26种常见病、难治病的腧穴热敏化灸疗方法。对中医临床、理论、科研工作者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厘正按摩要术》,又名《小儿按摩术》,清 张振鋆辑。本书是在明,周子蕃《小儿推拿秘诀》一书的基础上校订补辑而成。征引文献广博,增补内容丰富,编次条理明晰。全书4卷。卷一辨证,包括四诊及按胸腹等儿科诊断方法;卷二立法,叙述各种按摩手法及外治法28种;卷三取穴,介绍十四经脉经穴图说、儿科推拿取穴及手法图说29种;卷四列证,叙述惊风、疳疾等24类疾病的证候及推拿法。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曾多次刊刻,极具临床实用价值。本次出版是以清光绪张氏述古斋医书刻本(原刻本)为底本整理而成,为便于读者学习,书前撰写导读。本书对从事中医推拿、中医儿科及临床工作者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药学,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药学知识点繁杂而令人生畏。语言简练、概括性强的歌诀背诵成了中医药学的重要学习形式,但歌诀背诵过程又往往枯燥乏味。为了降低学习识记难度,我们策划编写了本书。本书不仅是中医学生的学习工具书,也是中医初学者很好的入门参考读物。 以图片形象记忆、歌诀记忆、知识点记忆构成行之有效的三层记忆法帮助读者学习、记忆中药学知识。 本书在开篇创造性地将精美中药饮片图按内文收录顺序排列成 图片形象记忆 图,让读者对各种药材有初步的图形印象。进入正文,章以歌诀的形式介绍了中药的性能及配伍等入门知识。余下各章对329味常用中药作了较系统的介绍,内容包括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等,系统地归纳了《中药学》教材中的知识点,还配有中药歌诀等辅助理解、加深记忆,
本书系统总结了日本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研究科先进汉方治疗医学原临床教授岩崎钢临床使用汉方药治疗常见老年病的经验,并介绍了相关中药复方疗效的循证医学证据。书中还讨论了汉方药的不良反应和临终期医疗问题,并基于《黄帝内经》的认识,对安乐死进行了深入思考。本书短小精悍、内容实用,既有科学证据,又有临床经验,适合于中西医老年病医疗工作者阅读,对从事中医药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及汉方医学爱好者也有参考意义。
《中医方剂速速强记法》为 掌阅中医课程系列 丛书组成之一,主打 多重记忆 理念,以国家规划教材《方剂学》和《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为蓝本,章介绍方剂入门的基础知识,第二至二十一章参照教材采用功效分类法,对200余首教材要求掌握或者熟悉的方剂进行深入系统介绍,每首方剂介绍方名、来源、歌诀记忆、功效主治、立体记忆(以思维导图分析方义)、临床要义、使用注意等,同时,每章后面均附有同类方剂的比较记忆,将其异同点以表格形式进行对比。此外,文前彩插附有中药材图片形象记忆,呈现常用中药材形态特征,让读者识药用方两不误;文末附有一级方剂的填空记忆等内容。本套丛书配伍掌上电子读物,使读者能够耳濡目染学习方剂,加深记忆。本书总结、归纳方剂学课程知识点,整理简明有力的 多层记忆法 ,条理清晰,产品形式创
《津沽小儿推拿图解》系统论述了津沽小儿推拿特点及治疗,全书分为六章,包括津沽小儿推拿相关介绍、特定穴推拿、脏腑推拿、皮部推按、常见病治疗、小儿推拿日常调护等。*章以流派传承、流派特点构建出津沽小儿推拿轮廓框架。第二章至第四章围绕津沽小儿推拿特色,阐明特色手法,点明核心特定穴位,简单介绍脏腑推拿和皮部推按,是为本书的重点内容。第五章系统讲解了15个小儿常见病症的推拿诊治方案,体现津沽小儿推拿的特色,并通过大量图片和视频向读者展示操作手法,进一步阐明了核心特定穴、脏腑推拿、皮部推按的使用。*后一章体现中医 不治已病治未病 特色,通过小儿推拿预防保健方案,提高儿童身体素质。
《中医诊断速速强记法》为 掌阅中医课程系列 丛书组成之一,针对中医学生和初学者,主打 多重记忆 理念,以 十三五 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为蓝本,章介绍中医诊断学的基础知识,第二至十一章参照教材分别介绍望诊、闻诊、问 诊、切诊、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诊断知识,主要从 歌诀记忆 立体记忆 指点迷津 医者案头 等方面总结归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及临床实用内容,强调基础知识记忆又不失临床实用。此外,文前彩插附有舌诊及脉诊的图片形象记忆,形象表现临床中的舌象及脉象特点。本套丛书配合课程识记电子读物,方便读者随时随地查阅、识记,能够利用碎片时间将基础知识一网打尽。
本书为 掌阅中医课程系列 丛书中的一本,以 十三五 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为依据收载经络、腧穴的知识点。开篇以彩插形式展示十四经脉的经脉循行图,并配有循行视频二维码,形成图片、视频形象记忆。正文共分十七章,、第二章介绍经络腧穴入门知识;第三章至第十七章分别介绍十四经脉的经脉循行、脏腑联络、经脉主治,以及各经脉上腧穴和经外奇穴的穴名深意、标准定位、取穴技巧、功效主治、常用配穴和针刺方法。其中,经上腧穴以歌诀形式串联,具体腧穴又有歌诀概述其定位、功效等知识点,且以二维码的形式配取穴视频。文后配腧穴笔画索引,便于查阅。
推拿流派是指按照地域流行病的特点和民间需求,发展成为的推拿学术流派。各流派有其自身的特色和风格,以及关于推拿操作与运用的群体。目前国内影响较大、传承较为完整的小儿推拿流派有山东地区的三字经派、孙重三派、张汉臣派,以及北京地区的捏积派和上海地区的海派等。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是以山东青岛地区已故名老中医、青岛市中医院李德修医师为代表人物,治病主张以祛邪为主,多采用独穴治疗小儿疾病,取穴少,一般不超过5个穴位。常用推、揉、拿、捣、分、合、运、掐等手法。 《李德修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精解(近代全国著名小儿推拿流派)》由李先晓整理李德修的小儿推拿手法、疾病治疗及临床病案分析后汇编而成,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等基础知识入手,由浅入深,后对李老推拿手法临床运用中的四诊、五行生克、清补法运用等中医理论
这本《经外奇穴纂要》由常得新编著。经外奇穴系指十四经穴以外的经验效穴。本书系作者综合前贤,参以己见,把十四经络以外为临床所证实确有疗效的奇穴纂编而成的专著。 《经外奇穴纂要》搜集经外奇穴392个,手针疗法穴25个,新针疗法中新发现穴31个,穴位刺激结扎疗法新穴14个。每个奇穴均按穴位、主治、针灸法及备考等四项分述。穴位项中又分述其体表部位及取穴方法,以资在取穴时互为参照。在备考项中注明穴位出处,便于学者了解每个穴位的来龙去脉及进一步查索。有的穴位主治项下附有参考,主要介绍临床上常用以治疗的有关疾病及配穴等,以供临床应用。 本书内容简明,图文并茂,易学易懂,可操作性强,可广泛适用于针灸临床医师及基层医师参考使用。
按摩疗法具有无痛苦、无副作用、简便易行、减少用药、缩短病程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崇尚自然疗法的广大人群的欢迎。本书由著名中医保健学专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编写,讲述了按摩常用穴位和按摩手法的基础知识,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165种常见病的经穴按摩疗法,涵盖骨伤外科疾病、内科疾病、妇科疾病、小儿科疾病以及其他疑难杂症。文字浅显易懂,大量图示帮助读者轻松取穴,可操作性强。读者可根据目录速查到需要按摩的穴位,对症治疗,即刻消除病患与不适,是读者居家保健、日常养生的*帮手,亦可作专业推拿按摩者参考之用。
作者吴鲁辉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毕业生,基本上一毕业就独立门诊工作,书不断看,所应用的理论也不断更新。看过、用过很多书,目前作者认为黄龙祥老师的针灸三大纲,即《经脉论还原与重构大纲》、《中国古典针灸学大纲》、《新古典针灸学大纲》可以解释最多的的临床现象,并能指导新问题的临床治疗。《三大纲》既难又易,难在《三大纲》之前的大量阅读,思考、总结、实践,易在我们可以拿过理论来直接应用。本书是作者践行黄龙祥老师针灸理论的临床实践之作。针灸治病“先柔筋”,柔筋或说“寻找痛症的常见应动之穴”,黄老师推荐了《黄帝针经·经筋》以及现代的《肌筋膜疼痛与机能障碍:触发点手册》等书。柔筋前后治疗也依照三大纲根据情况选用刺血通脉法、刺脉调经法、分刺法、募刺法即可。
为了更好地弘扬和普及董氏奇穴,使董氏奇穴易记、易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作者经过多年对董氏奇穴的总结和临证而编写了本书。本书不但内容丰富广泛,还新增了很多穴位、清晰明了,使读者易学、易懂、易用。为方便读者理解、记忆,书后还附有穴名索引,便于读者查阅。本书可供中医临床各科医生研读,也可供针灸爱好者学习使用,还可以作为中医按摩师、刮痧师、康复师、理疗师、中医院校学生、董氏奇穴爱好者、国外中医爱好者及亚健康群体自我保健的参考用书。
本部书稿属 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 系列,本次将继续围绕中医药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和未来,强调精品意识,对《小儿推拿学》进行修订和完善,突出 经典、精炼、适应 的特点,保持中医药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郭长青著的《人体经络穴位使用大图册》收纳十四经所属腧穴361个,对每一个穴位的穴名来源、精准定位、功能、主治、自我保健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同时,为了让读者能准确地找到穴位,不仅介绍了快速简便的取穴技巧,还在文字旁配上相应的图示,图文并茂,无论是有专业基础的大中专院校师生还是零起点的中医爱好者都能从中受益。 为适应广大的中老年朋友对经络穴位的学习要求,本书采用解剖图和真人图对应的形式,方便读者一一对照,并采用大开本、大字号、大图片,让您摘掉老花眼镜也能一目了然,轻松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