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三章:第一章为针灸要旨,介绍了针灸六要、选穴准则、配穴纲要、针刺手技、灸法要诀和针具妙用,对针灸所能应用到的基本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二章为针灸秘验,介绍了病位分部、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针灸疗法,对60余种常见病症的针灸、取穴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附有病例。第三章为针灸绝招,介绍了穴位妙用、独特疗法和疾病快速疗法,对某些穴位的非常规应用以及某种疾病的快速针灸治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由于书中介绍了很多特效绝招和方法,如首尾循经取穴、两端循经取穴、远端循经取穴等,涉及到了很多不常用穴位。为了读者使用的方便,对每种疾病都配有穴位图示。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图示仅标出了穴位在体表上的位置,至于取穴的深度和行针角度,还需参照书中介绍的内容。
《马氏温灸法》是天津名医马少群先生五十余年灸疗经验的总结。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灸法的历史、作用机制及临床中的触诊法、选穴规律、灸治要诀、灸量、施灸的操作和常用穴,下篇为各种疾病的常规灸法及部分病案。马氏温灸法适用疾病非常广泛,不仅是对脑血管病有独特效果,还对急慢性脏腑病、疑难杂病、老年病、妇科病等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承淡安(1899一1957)致力于针灸临床与教学30余年,理论知识与临床经验颇丰,是民国时期中国针灸领域的带头人。他吸纳日本学者对于中医经络腧穴等的现代研究成果,并积极开展中西医汇通实践工作。 承淡安编著的《承淡安中国针灸学》分针科学、灸科学、经穴、治疗4篇,将针灸疗法的基本知识、临床应用手法、科学实验以及临证要点等,予以较详尽的分析和叙述,特别着重于临床实际应用。尤以取穴方法细致详明,并附以插图,帮助初学者解决取穴认穴的困难。为便于中西医生学习针灸疗法,又于治疗篇所治疾病按照呼吸、循环、消化等予以分类,采用西医病名,后附中医病名予以对照。此书是承淡安针灸理论与临证经验的总结,构建了现代针灸学科体系和针灸临床范式,对现代针灸教学及临床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可以作为初学针灸者的教材
魏稼,1933年8月15日生。少从名医魏荷生叔父学中医,研读经典著作,继承家传医技。50年代初,师从 针灸名家赵尔康、徐少廷学针灸,深得其传。高希言、宋南昌主编的《魏稼教授针灸医论医案选/国医验案奇术良方丛书》为他50多年的临床经验的精选, 部分为医论选,第二部分为医案选。本书的出版为了使 多的针灸学子及研究者了解和学习张老师的学术思想。
本书详细介绍了韩国著名针灸医生金南洙先生从医80余年对灸法的深刻理解、独特经验及其的“无极保养灸”疗法,系统阐述了230多种病症的灸疗法,着重介绍每种疾病的治疗部位、操作方法及调养方法,方法简便易行,疗效可靠。本书2014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许多读者来电咨询无极保养灸的操作方法。从读者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本书还比较受欢迎,这让作者深感欣慰,深受鼓舞。如今再版,作者对有关内容进行了修订,并征求了有关专家的意见,使其完善
中医名著浩如烟海,积淀了数以千年的精华,养育了难以计数的英才,昭示着绚丽无比的辉煌。历史证明,中医的成才之路,非经典名著滋养下的躬身实践,别无蹊径。如何面对如此庞大的宝库,如何在这个宝库中迅速找到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学者 需要的著作,这是不少中医人士在读书中经常遇到的困惑。 《中医 百部名著》丛书,汇古代名医巨匠临证经验,集当今专家学者集体智慧,有针对性地从数以万计的医著中精选书目百种,采用 版本为底本,认真校勘,合理注释,撰写导言,添加按语,分门别类,结集出版,以方便读者学习和使用。一卷在手,可以获得一把打开某个领域知识大门的钥匙;全套在握,可以获得一组破解整个中医学发展的密码。 所谓“ ”者,学医之人不可不读,业医之人不能不读。此乃学医之门径,业医之津梁,案头之。愿《百
王和鸣、王诗忠主编的《南少林理筋整脊手法图谱》共有三章,以图解文,以文说图,重点介绍南少林理筋、整脊手法和南少林功法。靠前章南少林理筋手法,包括基本手型与步型,以及12种常用理筋手法;第二章南少林整脊手法,分部位简介南少林整脊手法特点,以及颈部、胸部、腰部整脊手法共45种;第三章南少林练功法,介绍南少林静功、南少林站桩功,以及颈部、胸部、腰背部、肩肘部、腕手部、下肢等练功法。主要供从事骨伤、整脊及推拿临床工作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是南方医科大学副教授赖梅生博士践行《黄帝内针》的临床案例与心得体会。其通过对运用“黄帝内针”诊疗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详尽分析,把诊治思路向读者娓娓道来、精细阐释,尤其对思考过程和细节进行辨析、展现,剖析了黄帝内针四总则等原则如何灵活运用在痛证、瘙痒、内科、妇科等病症的治疗中,有助于学人从临床的角度去思考内针的知识体系。根据读者的反馈意见,对《黄帝内针践行录》第一版中的部分医案进行了修订。
董氏奇穴是一种疗效高,应用容易的针灸之学。有以下特点:穴位分布有一定脉络可循;穴位命名易于了解穴性及实用;董氏针法不拘补泻,操作简易而疗效更著;治疗注重五行及脏象学说;善于用针刺调理脾胃;善用棱针刺血治疗重病;注重时间节令与针刺之配合,以提高疗效。本书作者长期研究董氏奇穴,临床应用颇有心得。本书就是对董氏奇穴进行整理,系统介绍了常用董氏奇穴七十二绝针的应用,重点介绍了董氏奇穴临症治验。
慨自青囊秘绝,而医失其传,末学家剽一二浮辞,谓为有得,师心而泥,瑕不掩瑜,补敝起衰于焉渺矣。余承乏平水大父自都来,顾以迈年跋涉长途,风湿侵寻,遂积为痰火之症,儿至不起。延访名医,而三晋寥寥乏人,仅以郡城郭子,洪洞王子,多方调剂,百日始痊。万难一拯,真空谷之跫音也。医关功过,厥唯重哉。郡中向有《针灸大成》一书,乃先任按台赵公遘疾,诸药医莫效,而得都门名针杨继洲三针奏愈。因感其神,洲遂出秘传,汇采名集而著梓之。及览其款治,大有捷效。惜乎!有书无传。余思医之为道,变通虽存乎人,而本源必资于学,使斯世果得其精。不唯余大父沉疴立起,获免百日之苦,且有惠于民,亦既久而且多也。第斯刻其来已远,旧版残缺浸湮,余善其书,悯其疾,故捐俸采茸而广梓之。倘有志继洲者,精习而妙施焉,未必无补于世云尔
窦材撰写的《扁鹊心书图解(附光盘)》共三卷,另附“神方”一卷。上卷概述其对医学的主要观点、见解及灸法3篇,保扶阳气是其学术思想的核心。中下两卷论述各病证治,包括内、外、妇、儿科总计约120种病证的治疗经验。其中,运用灸法治疗的病证达80多种,占总数的2/3,并附以治验案例47则,“神方”则辑录其常用药方98首。现行本中附有清代胡珏参论批注约百余条。配有光盘,光盘中有作者的精彩讲演以及保扶阳气的真方。 《扁鹊心书图解(附光盘)》理论独到,观点鲜明,特色突出,且有诸多验案为证,自成体系,不失为一本风格独特的学术专著。窦氏理论上强调扶阳,治疗上推崇灼艾丹附三法,包括附子,具有鲜明的火神派风格,是为火神派前期的扶阳名家。对于研讨火神派学术而言,有其独特的价值。 本书适合中医临床人员、学生和中医爱好者阅
《一艾一灸小妙招》选取了很常见的病证,图文并茂,具有通俗易懂,便于操作的特点,可以作为中医爱好者、中老年健康保健者、青年医师及医学生的便携工具。书中内容有妊娠呕吐、子宫脱垂、不孕症、胎位不正、产后少乳、乳腺增生、前列腺疾病、阳痿等。
本书是中医药领域部通过国际合作、基于证据的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专著。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斗争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其丰富的理论知识与有效的医疗实践中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在于天人合一、形神统一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模式。
王文远编著的《常见病的一针疗法——单穴疗法验案荟萃》上篇重点介绍了近年来 外医学杂志、专业学术会议发表的和作者运用单穴疗法治疗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新穴位、新方法、新成果。主要以验案的形式介绍了每个病的具体治疗方法。下篇简要阐述了临床常见的针刺方法和作者创立的平衡针疗法。
王文远编著的《常见病的一针疗法——单穴疗法验案荟萃》上篇重点介绍了近年来 外医学杂志、专业学术会议发表的和作者运用单穴疗法治疗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新穴位、新方法、新成果。主要以验案的形式介绍了每个病的具体治疗方法。下篇简要阐述了临床常见的针刺方法和作者创立的平衡针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