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共104首中医方剂的方证、临床应用范围等实用知识作了解说。全书以药类方,以方名证,贯穿“药证相应、方证相应”的解说原则,内容贴近临床,通俗实用,文字亦浅显。本书适合于中医药爱好者、西医学习中医人员、中医院校的学生及中医临床工作者参考阅读。
《用药心得十讲》是全国有名中医专家、中日友好医院焦树德教授在临床用药方面的心得体会。本书文搞曾在《赤脚医生杂志》(现为《中国临床医生》)上以讲座形式连续发表,受到许多读者特别是广大基层医生的欢迎。应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成书于淳熙元年(1174年)。原名《三因极一病源论粹》,简称《三因方》。该书18卷,分为180门,收方1050余首。书中首论脉诊、习医步骤及致病三因,次以三因为据载列临床各科病证
本书对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共104首中医方剂的方证、临床应用范围等实用知识作了解说。全书以药类方,以方名证,贯穿“药证相应、方证相应”的解说原则,内容贴近临床,通俗实用,文字亦浅显。本书适合于中医药爱好者、西医学习中医人员、中医院校的学生及中医临床工作者参考阅读。
周之干,字慎斋,明·宛陵人。生于公元1508年,卒于公元1586年,是明代 的医学家。著有《周慎斋医旨》《周慎斋医案》均为抄本,《周慎斋先生三书》收入《医家秘奥》,由后人整理成《慎斋遗书》《慎斋医案》等广为流传。慎斋因自病而学医,精通脉学,擅长于内科证治。其学术思想主要为重阳、重脾胃,倡导“补肾不若补脾”。本书共4卷,内容主要有脉学、用药、方论、病证,涉及内外妇儿各科,以内科疾病所占篇幅 。以病症为提要,涉及理论、症状、方药、加减等,对中医临床工作者及中医院校师生研究周慎斋医学精髓,提高临床和理论水平,将大有裨益。
傅青主女科临证解析,中国医药科技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 作者 编者:韩延华 原价 ¥39.80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时间 2016-10-01
《伤寒明理论》《伤寒明理药方论》均为金代成无己所著,成书于1142年。 《伤寒明理论》三卷,精辟地分析了《伤寒论》所涉50个主要症状的表现形式、发病机理、病位病性以及鉴别要点,是伤寒研究领域 早的一部“症状鉴别诊断”专书。《伤寒明理药方论》一卷,选取《伤寒论》常用方剂20首进行制方之法的分析,提出了“十剂”“七方”等概念,对方剂学的研究影响深远。另外,成氏于书中多处引用《内经》《难经》《黄帝针经》等经典著作以阐发仲景之论,以经注论,以论证经,经论结合,说理透彻,使学者读其论而知其理,胸中了然而无惑,严器之谓其“真得长沙公之旨趣也”。 本次点校以清《四库全书》本为底本,以明代《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为主校本,以书中所涉书籍的通行本为他校本进行整理。 《伤寒医鉴》又名《刘河间伤寒
《不孕不育效验秘方》精选不孕不育验方数百首,既有中药内服方,又有针灸、贴敷等外治方;既有古今中医名家经验方,又有民间效验方。每首验方适应证明确,针对性强,疗效确切,患者可对症找到适合自己的中医处方。《不孕不育效验秘方》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是家庭求医问药的 参考书。本书由熊耀斌主编。
任豪主编的《男科疾病效验秘方》精选男科疾病验方数百首,既有内服方,又有外洗、贴敷等外治方;既有古今中医名家经验方,又有民间效验方。每首验方适应证明确,针对性强,疗效确切,患者可对症找到适合自己的中医处方。《男科疾病效验秘方》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是家庭求医问药的 参考书。
《中风效验秘方》精选中风验方数百首,既有古今中医名家经验方,又有民间效验方。每首验方适应证明确,针对性强,疗效确切,患者可对症找到适合自己的中医处方。 吴国庆主编的《中风效验秘方》全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是家庭求医问药的 参考书。
傅青主名傅山,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医学家。傅青主才学卓越,既博通经史、工诗文书画,又为医林翘楚,时称“医圣”。其医学著作精详平易,立法谨严,议论中肯,超凡脱俗,习者用之临床,灵验无比,世所罕见。为使广大临床人员学习方便,我们将傅氏原著重新点校整理,并删除其重复者,以方便读者学习运用。本书包括傅氏有关女科、男科、儿科、眼科以及其他杂症的临症治疗和用药方法。
......
杨玉萍编著的《肺病效验秘方》精选肺病验方数百首,既有中药内服方,又有针灸、贴敷等外治方;既有古今中医名家经验方,又有民间效验方。每首验方适应证明确,针对性强,疗效确切,患者可对症找到适合自己的中医处方。《肺病效验秘方》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是家庭求医问药的 参考书。
脊柱病是常见病、多发病,WHO列为危害人类健康十大疾病之一,十分需要普及中医脊柱运动力学理论指导的预防和早期发现病情的知识,对建设健康中国有重大现实意义。16个分册,每册10万字(含图),32开,黑白印刷,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脊柱相关的知识。此为其中一个分册,胸背痛30个为什么。
本书对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共104首中医方剂的方证、临床应用范围等实用知识作了解说。全书以药类方,以方名证,贯穿“药证相应、方证相应”的解说原则,内容贴近临床,通俗实用,文字亦浅显。本书适合于中医药爱好者、西医学习中医人员、中医院校的学生及中医临床工作者参考阅读。
尤怡,字在泾(又作在京),号拙吾,晚年别号饲鹤山人,清代 医家。李家庚主编的《尤在泾经典医案赏析》以清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年)上海文瑞楼石印本《静香楼医案》为底本,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3年洪嘉禾等整理的《评校柳选四家医案》为参校本,对其中三十二门病证共计207例医案进行了赏析,案例以内科为主,兼有外科、妇科,同时保留了晚清医家柳宝诒的按语,以供赏析参考。赏析结合中医理论,对案例中的诊治思路及用药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力求言简意赅,条理清晰,从尤氏学术思想角度出发.高度概括尤氏临证经验。本书可供临床中医师及学习研究中医者参考。
本书作者为民间中医师,75岁,行医50多年。 作者学历不高,但多年的临床经验让他悟出许多行医之道。两年前,他把自己的行医经历以及在行医过程中看副的、听到的事件记录下来,并加上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发布到网络上。 但就是这一篇篇的博客,让网友跟帖不断,许多网友加入了对中医疗效的讨论。 潘医师的许多见解被传播得越来越广:“中医队为是生命生病,不是身体生病、“中医治人,西医治病”、“病是你自己好起来的,医生只是在帮忙”…… 本书以平实的语言,向你讲述一个个看病的故事,让你了解一个真正的中医在诊病、治病时是如何思考的,从此明白:不是中医疗效不好,而是没有找到真正的中医。
子宫附件既是女性特征的必需激素分泌的源泉,也是生育的物质基础, 是女性保持青春活力的根本,是女性性福幸福的保障。因此,子宫附件的健康对女性健康美丽、家庭幸福至关重要。 本书详细介绍了危害子宫附件健康常见的六类疾病(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脱垂、盆腔炎性疾病及其后遗症、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判断方法、与相似疾病的区别、中医内服外治的 疗法和生活食疗调养;简要介绍了上述疾病的西医诊治。 书末附录A总结列出了治疗子宫附件疾病常用中成药自选对照表,附录B归纳了子宫附件疾病的保健穴位对照表。本书附赠为全真人体穴位彩色挂图方便读者查阅参考。本书力求语言通俗,图文并茂,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兼顾,适合基层妇科中医师、患者及其家属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