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增加了白头翁汤、大半夏汤、大建中汤、茯苓饮、枳实薤白桂枝汤、薏苡附子败酱散、续命汤、温脾汤等8首经方以及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六君子汤3首后世名方,还增添了个人经验方三黄四逆汤1首。全书共收录91余首常用经方和15首附录方。作为本次修订的特色,是增加了840项循证研究的结果。临证经验与循证医学是医学的科学要求和发展动力,与循证医学结合是经方医学的优势。本书推荐适应症均标明循证医学证据强度,以期客观、准确地体现经方疗效。
本书是继畅销书《儿童健康讲记》后的一部关于如何提升精神健康的著作,根据李辛医师2015年来开设的6次 精神健康话题 课程的内容改编而成。本书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当今时代一些典型的精神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神经衰弱、焦虑症、躁郁综合症等产生的原因,并根据患者与学员自身的讲述,现场进行一问一答式的分析,从个体的生活状态、认知和能量水平等方面,帮助他们理清调理、治疗思路,回归健康的正道。此外,还重点讲述了家庭、环境对儿童身心的影响,以及儿童教育和精神健康的关系。作者指出,父母要训练自己的心身,提高精神的稳定性、清晰度,建立自己的内心主体,才能与孩子在高水平上互动。在书中,作者以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学习经历,分享很多有益心身健康的觉察练习,比如静坐与全观等,帮助我们从熟悉自己的身体入手,保持独立的观察和
土方是指民间流行的、不见于医药专门著作的药方。单方是指单味药制剂,是与复方相对应的一个概念。顾名思义,所谓土单方,是指历代民间流行的、不见于医药专门著作的单味药制剂。在我国,应用单味药物或食物等防病治病的历史悠,疗效确切,深入人心。从古至今,医者都重视和提倡 精方简药 ,民间流传着 单方一味,气死名医 之说。为归纳整理这些珍贵的民间宝库,也为方便广大患者,我们组织人员编写了本书,以求实现求全致用、造福百姓的目的。
《医学衷中参西录》是河北盐山县已故名医张锡纯(1860-1933年)所著。原书从1918年至1934年分七期陆续刊行。第一期1918年出版,第二期1919年出版,第三期1924年出版,1929年又将三期合编,分上、下两册出版,共八卷,即现行的前三期合编,前后共印行五版。第四期一册,共五卷,1924年出版,曾印行四版。第五期分上、下两册,八卷,于1928年出版。第七期一册,共四卷,1934年出版,印行二版。全书共七期,30卷。至于附录乃是张氏传人于1957年献出的遗稿。
本书共18章,第一章介绍了中医脾胃生理,第二章介绍了中医脾胃病病理,第三章介绍了三纲两常辨证法,第四章介绍了脾胃病治疗概论,第五章介绍了脾胃病用药,第六至地十八章介绍了各种与脾胃相关的疾病的治疗方法。作者对中医三焦学说、脾胃学说、外感学说、六经辩证、水火学说、气化学和阴阳学说均有一定研究,创立三钢两常辩证法长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肿瘤、自身免疫病与妇科经乳疾病。
心血管疾病指现代医学之冠心病、高血压、慢性心功能不全等疾病,此类疾病一般属于中医学之胸痹、眩晕、怔仲等范畴。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致死率居高不下,给社会、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据2009-2010
“名老中医”是将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实践相结合,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典范。 “名老中医”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是当代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中医药学术特点、理论特质的集中体现,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是王永钧教授多年诊治和研究肾脏病的经验总结,主要内容分为医理感悟、辨证学研究、经典医案及方药研究,既有很高的理论性,又有可读性,更具实用性。本书既适合中医医学生学习,也适合临床医生参考阅读。
《刘完素医学全书》共收录了22位医家,集成20册医学全书(钱乙、刘防两位医家为一册,庞安时、朱肱两位医家为一册),其中唐代3位医家,两宋时期9位医家,金元时期10位医家。收录原则:收入医家的全部存世著
柴松岩行医七十载,诊治病患无数,屡起沉疴。柴师以“柴松岩月经生理理论”“肾之四*”“二阳致病”“妇人三论”等学说为代表,创建了一套完整、独到的中医妇科学术思想体系。临证遵循中医学“天人合一”的古训,因人、因地、应时、应个性化因素辨证,尤擅治女性闭经、不孕症,治则以顺应周期、调养阴血为特点,注重调整气机与恢复气化功能。组方灵活、选药广泛、性味平和、药少力专,在现代中医妇科界独树一帜。 本书选取柴师辨证治疗妇科疾病验案数十例,既有对柴师治疗成功经验的记载,亦有当疗效不如预期时,柴师对疾病的辨证思考及理法、方药之调整。医案记录力求还原柴师辨证、施治过程原貌,案末附按语及柴师经验掇菁,条分缕析柴师遣方用药之窍要,阐述柴师中医妇科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知识体系,体现具有鲜明柴师特色的中
“心”,一个伟大的中国字。心,在中华文化中享有极高地位,其义理内涵博大精深,能概及宇宙之大,还能洞察生命奥秘之深,并非近世西学误译之心。“心病”是中华岐黄医学(简称中医学)之心的病,与当今西医学的“心
本书共收录了60余位在中医儿科方面有较高造诣的国医大师、近代 老中医、全国名老中医、享受 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各省市级名(老)中医、博士生指导老师等共计330首临床经验方,全面反映了近现代医家治疗中医儿科常见疾病的辨证治疗思想和用药经验。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儿科症状篇,下篇为儿科疾病篇,根据症状的发病部位和疾病的所属系统分为17章,收载儿科常见症状和疾病共84种,收录效验方330首。每一病症均先列概述,主要阐述病症的概念,包括内涵与外延,中医的基本病机;然后列集名老中医药专家的效验方,每一个方剂分方名、创制者、组成、功效、主治、加减、方解、注意事项、现代研究、用方经验等栏目, 列出参考文献,以便读者查阅。
本书是一本根据全身体征全面系统判查疾病的诊断书,收集了古往今来的许多简便而实用的诊病方法,重点介绍用眼看、手摸的方法,探查人体从头到足各部位(包括分泌物、排泄物)所呈现出的色泽、形态和结构的改变,并阐
丁甘仁(1865~1926年),名泽周,江苏省武进县孟河镇(今常州)人,近代 医家,“孟河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肖万泽、李家庚主编的《丁甘仁经典医案赏析》收集了丁甘仁先生临证医案400余首,包括内、外、妇、儿各科医案。在医案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对每一案例进行了精彩的分析点评,包括辨证分析要点、用药特点等。全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是中医临床医生提高诊疗水平 的参考书。
本书是全国 经方大师王付教授、主任中医师结合多年临床运用经方合方辨治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经验总结,重点阐述经方合用治病的思路与方法,引导学用经方的操作技能与运用技巧。本书的特点是,突出运用经方合方辨治疾病的思路、方法与技巧。本书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操作,内容丰富翔实,合方要点突出,旨在启迪灵感,拓展思路,是中西医临床医师及在校学生 参考书。
本书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一以对话形式回答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如中医科学性、准确性、指导中医实践的阴阳五行理论是否过时、能否废医存药、如何对待中药的毒副作用、中西医的异同、学习中医需要悟性、医患关系等。
国医大师熊继柏将其近年来所诊治的疑难危急病症中比较突出的验案,在其工作室给弟子们作系统讲述,并组织部分弟子做好录音整理,形成文稿,再经熊继柏本人阅改之后集结成册形成本书。本书共四章:一、内科疾病临床奇迹(51个病案);二、妇科疾病临床奇迹(10个病案);三、儿科疾病临床奇迹(10个病案);四、其他科疾病临床奇迹(10个病案)。全书录述81个临床真实的奇特验案,其中内科验案51例,妇科验案、儿科验案及其他科的验案各10例。对每一案例均如实讲述其诊疗经过,并作出简要阐述,使之理法方药悉备,理验合一,以证《中医临床奇迹》。
作者是长期从事中医学教育及临床工作的我国知名学者,在经方医学、中医学术流派等方面颇多研究。本书汇编了他的部分讲稿、论文及谈话实录。全书就经书医学的特色与学习研究方法、经方家的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及学术经验、中医学的特色与发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学术见解。全书文笔流畅,视角新颖,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临床实用价值。本书适合于从事中医临床、教学人员、中医院校学生以及中医爱好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