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古代天文历法知识入手,在大量搜集民间古籍和传说的基础上,详细介绍古中医象术内容,揭示古中医源流,深度展现古中医魅力,对大量中医爱好者有较大吸引力。
本书再版在基本保持第一版的特点和精辟内容外,将对总论中有关中医内科学基本原理、术语、辨治规律等内容进行改写;在各论中在原有病种基础上,增设脑系病证一章等。
针灸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临床疗法,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数千年来针灸逐渐发展成为专门学科,其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得到不断地发展,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贺氏针灸三通法是贺普仁先生经过多年勤奋学习,集几十年的临床实践总结而来,以其科学性、有效性、渊源性自成体系。贺氏针灸三通法对继承发扬针灸学术,提高针灸学科学术水平,推动针灸事业发展,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贺喜教授在继承了贺普仁教授的临床精粹上创建了贺氏针灸三通法套穴,由此编写了《普仁明堂示套穴》,本书则是阐述每组套穴能够针对哪些疾病进行治疗,同时增加了对疾病的病因、病机的论述,加强了对疾病如何认识,对于病性、病程、预后的剖析。对于针灸临床中的细节进行了提示。是一部指导临床上如何使用套穴的著作,同时也是
内容简介
李师的可贵之处,就在于面对病人生死存亡这际,他从不考虑个人安危得失与风险,像孙思遥、邈所称道的那样“一心赴救”,并常以数百克附子,挽救病人于无何之乡!使剧毒之品变成了救命仙丹。无怪乎广东一位老中医赞李可为中医的脊梁。 李师不仅不识超绝,医术清湛,而且医德高尚。他治病从不率富贵贫贱,皆一视同仁。他常年奔波在贫困山区,以悲天悯人之心,救治穷苦百娃。遇到不识字的病人家属,不能按医嘱服药时,他常常是深夜守候在侧,亲自为病人煎药、灌药,直至患者脱离危险,方才离去。他常自谦地说自己不是中医科班出身,一生涉入颇杂。
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紧紧围绕中医理论体系和理法方药,摘本草、方剂之瑰宝,采《内经》《伤寒论》之精要,揽历代名医之成果,掘敦煌医学之秘籍,参和自己的宝贵经验,归类撷要,纲举目张,阅后使人耳目一新,诵
本书是风湿病中医临床诊疗丛书之一,体现了风湿病专家的智慧,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对促进风湿病临床诊疗水平提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脉诊是中医重要诊法之一,在中医理论体系及诊疗实践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脉诊的历史源远流长,它随着中医学的形成而出现,又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发展。脉诊涉及面之广,论脉专著之多,是其他诊法无法比拟的。脉诊在疾病诊治中是不可缺少的。古代医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大量临床实践,对诊脉部位、寸关尺主脏、浮中沉三取及常脉、病脉的脉形等,进行了分析归纳,形成了较系统的认识与规范。《中医脉诊学》改变了中医传统论脉的写法,在浩瀚的脉学文献中,精选其要旨,阐发其精华,在继承中有发扬,在肯定中有分析,使后学者有所遵循,便于取舍。书中还用较大的篇幅介绍了脉象的现代研究进展,引用现代解剖及生理学知识,说明各种脉形的形成基础;介绍不同的脉象记录方法,评价其优缺点;结合现代医学的发展,说明脉诊在现代疾病诊
洞明医理,活用经方,历来是学习中医的正路。但是,经方之理很深,众医解说纷纭,初学者不仅难以把握,反倒有误入歧途之忧,而采取方证对应是比较切实的捷径,可以快速获取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过,很多中医生对经方并
本书系统整理辑录了叶氏对中医温病学理论的阐述、对前人方证的研究,以及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叶氏治病多奇中,遇到疑难重病均能洞悉原委,立起沉疴,医名盛极于当时,为广大医家奉为宗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联合医院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心脏超声诊断科、护理学科等专家,聚焦 47 个心脏外科常见的基础性临床问题,经过多学科专家反复讨论,制订了相关工作规范或处理策略,并将精华整理成书。部分内容正文后附有问题与讨论,以求加深读者理解或提供特殊情况的说明;部分内容附有操作视频,手机端即可打开观看,直观明了。
《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是矢数道明先生独厚三派(后世方派、古方派、折衷派)学术之大成。本书采用古方(《伤寒杂病论》方)87张,后世方53张,经验方14张,给予综合解说。在体现了“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和六经辨证的同时也表明了“方证相对”应用处方要旨;阐述了每张处方的症候、腹证、舌象、脉象;分析了每张处方的君臣佐使配伍关系,以及药物的升降浮沉、四气五味、相乘相辅、引经报使等;引用经典书籍对主治条文的注释;解释某一处方与同类处方相似和异同点适应症等。本书体现了中医学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和西医学的辨病之精髓。
《临床医学人文纲要/医学人文书系》介绍了临床医学人文的基本诉求,一是人文理论建树:培育临床医学人文新学说、新理论(叙事与循证互补,尊严与信仰疗法)。二是人文技能提升:培育临床人文胜任力(沟通与共情,共情与反思,共情与共同决策)。三是人文体验改善:培育医患和谐交往的土壤(感受与感动、感悟)。
《胡希恕医学全集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中日录音增补版)》系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晚年《金匮要略》讲课的”完全现场”,是在2008年出版的《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基础上,加入日本弟子的录音,进行逐条增补,使冯世纶教授的录音能够完全还原,从而做到中日合璧,完整再现胡老的学术思想。全书稿按照《金匮要略》原文的顺序,将胡老对原文的讲解依次道来,理论联系实际,内容深入浅出。适合于中医临床工作者与研究者,中医院校师生,中医文化爱好者及经方爱好者阅读参考。
《视神经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1版于2007年出版,是关于视神经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的*本专著,出版后受到中西医眼科医师的大力好评。本次修订在1版的基础上,将近10年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充实进去,同时删去1版中陈旧知识,突出临床*诊治经验,与时俱进,更好的为临床医生服务。
姚荷生是我国中医学家,自少年时期即跟其叔父名中医姚国美先生学习中医。临证70年,学识博大,辨证精良,被蒲辅周先生称为“专家的专家”。《近现代名中医未刊著作精品集·“赣江姚氏”中医丛书:中医内科学评讲》内容为姚荷生先生通讲《中医内科学讲义》的课堂实录,条分缕析,规矩谨严,点拨窍奥,精彩纷呈,诚属难得之佳作。《中医内科学讲义》系中医院校试用教材,196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中医界习称其为“一版教材”。本次整理,教材内容用楷体显示,姚先生评讲内容用宋体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