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中国传统学问历来是讲究根底的,而且这根底必须在入门时就牢牢打下。学中医自不例外,入门首先要过的就是背诵这一关,练背功是中医立根底、打基础的不二法门。 背诵的内容不外乎“经”与“用”两方面,“经”是指备受推崇、历久弥新的中医经典著作,“用”是确切实用的中医基本知识。文以载道,中医经典是中医学术和中医思维的载体,只有经典烂熟于心,才能领悟中医之精妙,临证如有源头活水,底气充足,思路灵活,疗效确切。“自古医家出经典”,经典的功夫越深,发展的后劲越大,这是古今医家成才的共同经验。 墨子云:“志不强者,智不达。”背诵是一项颇费工夫的事,而且是别人不能代行的,只有自己去下一番苦工夫,才能得其精髓。诵读只有“吃苦在前”,才能“享受在后”,不能等到理解了再背诵,因为理解是没有止境的。经
《当代资深名老中医秘验单方精选》是笔者广集全国著名中医学家的秘、验、单方数千首,经整理而成的,被收入对象均为正高级职称者(即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是目前同类书籍中档次较高,内容较好者之一。此次从中精选近200位专家的秘验单方近500首,范围涉及内、外、妇、儿、肿瘤等临床各科,近300个病种。每方列有处方、功效、用法、说明等。条理清楚,一目了然,使用方便,疗效可靠。适用于广大医务工作者及自学中医者使用。
石斛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自《神农本草经》记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唐朝开元年间,《道藏》就把石斛、雪莲、人参、首乌、茯苓、苁蓉、灵芝、珍珠和冬虫夏草并称为“中华九大仙草”。针对当前市面上石斛相关专业书籍匮乏的现状,在参阅了大量石斛相关知讯的基础上特编写此书。赖小平、侯少贞、刘星华主编的《人间仙草·石斛》分正文和附录两个部分,前者包括四个章节,《人间仙草·石斛》中章节介绍中医对石斛的认识,涉及了石斛的性味、功效与主治、应用与配伍方面的知识;第二章按照疾病的分类对石斛相关的中医治疗验方进行了归类和列举,同时兼顾了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的研究成果,以期让大家对石斛的临床应用方法有更加深入的认识;第三章列举了大量石斛相关的保健知识及食疗方案,目的是辅助广大石斛的消费人群学会如
参考书
喻昌、李用粹编写的《寓意草旧德堂医案》讲述了——被誉为“近代医学**人”的张锡纯在其《医学衷中参西录》里评价近代医案: “尝思医者喜阅医案,为其足以渝我性灵,益我神智也。然必其人之性灵神智,迥异恒流。而后其治验之案,乃能神明变化,广被医林。愚尝执此以衡近代医案,得三家焉:一为喻氏《寓意草》,二为徐氏《洄溪医案》,其三即为《旧德堂医案》也。三家并峙,直如华岳三峰矣。” 徐灵胎的《寓意草旧德堂医案》所撰医案虽较为简洁,但犀利透彻,早己广为人知(已收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徐灵胎医学全书》)。若论医案生动细腻、启发思路,则当属《寓意草》(喻嘉言*)和《旧德堂医案》(李修之*)。虽然这两部医案亦精彩纷呈,但毕竟尚未达到像《洄溪医案》那样广泛阅读率。所以,特将《寓意草》和《旧德堂医案》这两部医
梅花点舌丹为含有剧毒中药的方剂,若应用得当,则可产生意想不到的疗效,可用于治疗多种危难重症。本书作者将医者运用该方剂的临床经验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理论研究部分介绍了梅花点舌丹的来源、组成及用法、功效与主治等;中篇临床研究部分介绍了梅花点舌丹在传染、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中的临床运用;下篇现代研究部分系统总结了梅花点舌丹在制剂与药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全书内容丰富,侧重于临床,适合广大中医药临床及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11
胡希恕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经方家。他一生致力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研究,率先提出《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并将其方证灵活地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卓越的疗效。为国内外学者所称道。《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经方专家卷:胡希恕(第2版)》系统整理了胡老一生的理论建树与临床经验,对于后人学习、研究与运用《伤寒》《金匮》颇多启迪,是一部难得的上乘佳作,《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经方专家卷:胡希恕(第2版)》可供中医、教、研工作者参考。
中药外敷疗法是中医的特色疗法,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疗效显著、副作用少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小儿、危重病难以口服用药等情况。 《中药外敷治百病》介绍了中药外敷疗法的一般知识及在内、外、妇、儿、男、五官、皮肤科常见疾病中的具体运用。适合对中药贴敷感兴趣的广大读者,尤其是基层读者参阅。
《汤头歌诀》系清代名医汪昂所作。该书共选方205首,分门别类,将组成、功用、主治等编成诗歌赋体,便于诵读记忆,是初学方剂者的启蒙读物。由于所著用韵语编写,文辞简约,读之难以深悟。为此,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世纪60年代就出版了《汤头歌诀白话解》一书,深受读者欢迎,屡印不衰,已成为最经典中医歌诀白话解之一。为使原著更好地适合现代读者阅读需要,我社对《汤头歌诀白话解》一书进行了多次修订,本版为由李庆业、高琳、王云阁、赵晖、杨桢编著的《汤头歌诀白话解(第6版)/中医歌诀白话解丛书》。本次修订在5版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白话解内容,以更准确反映原文主旨;适当增加方剂的临床应用范围及煎服方法;删减少数以毒剧药为主的方剂及临床罕用方剂,以便更贴近临床。本书可供中医院校师生、临床工作者及中医药爱好者学习使用。
与已有的研究相比,祝世讷编著的《中国智慧的奇葩》的视角有新的拓展,从中西药的比较来看方剂及其功效原理的“中国式”特性,并将其放到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社会环境、医疗实践中作为自然国学的一部分,来看其中国古代智慧的本质和根源,以便做出更加符合其本来面貌的阐述。
《关于中药文化的100个故事》共收集100味中药的故事和传说,根据养命、养性、治病三类功效将其分为上篇、中篇和下篇,分别介绍了每味中药的药性、功效、产地以及关于它们的故事和传说,图文并茂。这些小故事和传说融药学、史学、文学于一炉,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取材广博,妙趣横生。既能丰富大家对中药文化的知识,又能帮助中医药初学者阅读学习,还可做为医药院校师生和中药相关专业的临床、教学、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子午流注-传统时间针灸疗法,一直以其独特的取穴方法吸引着众多的研究者。本书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众多的子午流注、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的文献资料中遴选出239篇进行摘编,并按源流、理论探讨、临床应用、实验研究及综述等五方面加以归纳整理。
本书是第2版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供中药学和药学类专业用)之一。全书内容共分19章,第一章重点讲述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及其历史发展、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等基本理论和知识,介绍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中药复方药理、中药药理研究思路。第二章至第十九章按中药学传统分类法分类,每章包括概述、常用药物及常用复方三部分,重点介绍与各类中药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常用单味药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等内容。本书的编写突出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点,坚持体现“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本书就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分别扼要介绍了疾病的概念、发病特点、主要病因病机、临床辨证分型及其对应的主症、治法和常用方药。在此基础上,精选当代中医医家治疗老年常见病的临床经验方,详陈其方药组成、加减应用、用法用量、适用病证,并举病案示人以临床具体应用之思路,阐释其应用之理、组方之妙,较系统地整理、总结了当代中医治疗老年常见病的临床新经验。内容翔实,体例新颖,实用性强,是学习中医老年病临床诊治经验,提高中医遣方用药水平的临证参考书。
中医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近年来,随着一些防治呼吸系统疾病有效方药的不断发现和总结,也为临床治疗增添了新的手段和方法。本书在查阅大量文献基础上,经过严格筛选、提炼,共选出理论依据充分、临床实践确有疗效的方剂110余首。本书的编写力求突出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反映了中医药治疗呼吸病的*进展和治疗水平,为临床科研和教学提供借鉴,尤其对于临床医生启迪思路,丰富治法,领悟技巧和提高诊治水平大有裨益。亦可供中医爱好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