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中甲教授系四川省教学名师,首届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学名师。从事方剂学教学,临床,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主编,副主编方剂学教材七部,在方剂学领域中享有益名。在教学中,他善于以大量的书证,严密的说理,新颖的观点,开拓学生的眼界,处处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加之言辞婉雅清新,深受学生欢迎。本讲稿据他在中医药管理局网络远程教学(2003年)和台湾长庚大学中医系授课时(2004至2008年)的方剂学教学录音整理提炼而成,也蕴涵了他在中医基本思维原理,中医方药配伍学、历代名方组方特点及配伍规律等选修课程中的教学精华。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共分十八章,除涌吐剂未收录外,其余章节均按现行中医药院校方剂学教材的体例编排。每个方剂下,一般列有出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附方】几项。
张廷模教授是成都中医药大学知名教授,从事《中药学》教学30余年,现为**精品课程《中药学》和四川省精品课程《中药学》负责人,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名师。 本讲稿是在2004年全国《中药学》主讲教师进行示范性教学的录音为基础,予以整理而成。讲稿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介绍中药和中药学,中药的功效、性能,影响中药临床效应的因素;各论按功效分为二十二章,介绍常用或有代表性的中药约350味。讲授中不拘于以某一课本照本宣科,而是将不同版本的教材融为一体,展示其精华,评价其利弊;以药物功效为核心,上联性能,下推主治和证候禁忌,分析入微,注重引导将中药基本理论应用于具体药物学习之中,教学方法独具一格,能收到执简驭繁、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同时结合中药学的特点,注重学术传承,又展示个人的独到见解,在阐述中药功效
本书全面系统介绍新会陈皮的相关研究与应用成果,包括新会陈皮的药用历史、生药学研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等内容。对于指导医药人员和普通老百姓深入研究和合理应用陈皮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国内*本专门介绍陈皮的专著。
《叶橘泉实用经效民间单方》是叶橘泉方证代表作之一,由《合理的民间单方》《实用经效单方》集结而成。作为 方证药证 学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叶橘泉先生认为 中医的主要特色是辨证论治,以及辨症求 证 ,论治施 方 ,方证相对,疗效卓著。 早在上世纪30年代他首次提出了 方证学 的概念,此后不断地向中医界呼吁 应该重视中医方证学的研究 。从他的经方临床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他不但具备临床经方家的一般特性,而且有他自己独到的学术思想和风格。他提出的 方证学 ,是现代经方研究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叶橘泉先生在其一生的临床诊疗中善于使用经方,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由叶橘泉先生在诊疗中既侧重经方原方,又不乏使用经方与经方及其他方合方,同时也不薄时方。本书即是叶橘泉先生运用方剂的经验总结。
本书是一部系统介绍中药文献学理论和应用知识的教科书其内容在21世纪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文献学》(第1、2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更新,包括中药文献学基础知识、古代中药文献、现代中文中药文献、外文中药文献、国外重要出版社全文数据库及文献的应用等。书后附录将重要的网站域名、中药文献数据库及SCI收录国内外药学相关核心期刊目录等收录其中,可供便捷查阅。
本书全面挖掘和整理了古代医药学家和本草医籍中有关沉香应用上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回顾和总结了现代医药工作者对沉香进行研究的*进展,同时也融入了作者自己对沉香的研究成果,是国内外*本全面系统阐述和总结沉香的专著。
《中医药膳学(第二版)》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药膳学专著。《中医药膳学(第二版)》分为概论、药膳基本理论与技能、药膳配料、药膳配方、药膳的临床应用等五个部分。内容科学、系统、实用、先进'是中医院校师生、营养师、健康管理师,亚健康调理师等从业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广大热爱中医食疗养生的读者阅读。
《百病食疗》以100 种常见病症为主线,以文字与漫画结合的方法,对病症进行简要说明,每种病精选了2 ~ 3 条长期应用于民间的、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食疗方。相信读罢本书,或许你会发现,每日餐桌上的食品不少便是取自百草园。 丛书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共10分册,包括《百药鉴别》《百药图解》《百方图解》《百药西来》《百宝药箱》《百草皆药》《百毒不侵》《百药栽培》《百病食疗》《百科药草》,从中药的鉴别与应用、中药的栽种及方剂的配伍应用、中成药的合理应用、毒性药的应用、引进药用的应用等多方面对中药的相关知识做了系统而又精炼的介绍,是广大中医药爱好者及广大百姓了解中药、掌握中药知识不可多得的参考读物。本书是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讲座教授、著名中药鉴定学专家赵中振积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中药学习笔
三七是我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被赋予“金不换”“南国神草”“参中之王”等美誉。本书对三七的历史、炮制、经典名方及其现代应用进行了详尽的阐释,探讨了与其他活血化瘀类药材的区别,汇总了三七总皂苷化学成分、药代动力学、药理作用机制等相关研究,整合了三七药理、药效学基础理论体系,分析了三七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及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的关键药效物质、作用机制,对三七临床现代应用给予了阐释。结合已发表的研究成果,从心脑血管等多个疾病角度阐述其临床应用,并梳理了三七皂苷类制剂与化学药联合、药物安全性以及使用禁忌等内容。从“三七全产业链”视角出发,追本溯源,从历史渊源到现代应用,从田间种植到工业生产,从化学成分到作用机制,从临床价值到使用禁忌等,都做了全方位的解读。使我国大众更清晰地看到三七的功效与
本书深入浅,图文并茂地介绍百种中医常用经典方剂的基本知识。通过精炼的语言、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使药物与疗效的关系明晰易辨。书中运用了类比法、歌诀法、联想法等方法帮助初学者快速记住方剂组成。 丛书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共10分册,包括《百药鉴别》《百药图解》《百方图解》《百药西来》《百宝药箱》《百草皆药》《百毒不侵》《百药栽培》《百病食疗》《百科药草》,从中药的鉴别与应用、中药的栽种及方剂的配伍应用、中成药的合理应用、毒性药的应用、引进药用的应用等多方面对中药的相关知识做了系统而又精炼的介绍,是广大中医药爱好者及广大百姓了解中药、掌握中药知识不可多得的参考读物。本书是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讲座教授、著名中药鉴定学专家赵中振积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中药学习笔记和研究成果打造而成
本书收集了梅州境内386种野生或栽培植物药,每味药物的内容包括中文名、别名、科属、拉丁学名、药用、性味、功能、主治等8项。书中的每种中草药均配有作者在梅州境内实地拍摄的原植物彩色图片,图片力求真实反映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尽量拍摄植物的花果等识别特征,以全面呈现药用植物的鉴别特征。该书可供从事中药学、植物学、生态学等研究人员使用,也可供从事林业管理、海关检验检疫、自然保护区管理和环境规划评估等部门工作人员参考,是研究粤东乃至华南地区中草药资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工具书。
作为药品,阿胶多被临床医生作为处方应用。作为保健品,广大人民群众又存在自行使用的情况,重要的是不能乱用滥用。《易经》曰 百姓日用而不知 ,讲的是大道,但对于健康而言,如果 百姓不知而日用 ,就会由于错误的认识而带来风险。正确认识,合理使用,这样才能够增强疗效,降低风险。因此,有必要专门介绍阿胶药用的相关知识,供临床工作者和其他使用者参阅。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中医药大学专家合作编写了科普书籍《阿胶百科知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穿插诗词、史话、典故、图片等内容,便于大家阅读。希望此书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和了解阿胶以促进合理使用,使中医药养生保健的优势得以彰显,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附子为临床常用药,但其毒性较大,使用不当往往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如何利用其毒性,控制其毒性,是药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本书以毒性为主线,以有毒中药为切入点,系统介绍附子的药性、毒性、功效的本草学研究、生药学研究、化学成分研究、药理作用研究、代谢动力学研究、毒性和控毒研究,并总结附子的临床应用情况。 本书的大量现代研究均基于作者及其实验团队多年来实验研究。其中关于附子的用量-毒性-功效关联性、毒性-功效-证候关联评价研究目前文献报道较少。另外,本书还介绍了扶阳派重用附子经验,值得临床工作者借鉴。 本书适用于药学研究者、临床工作者阅读。
这是一部翻译作品,是*早、*原始、*基本的藏药经典图书,全书共分为四大部分,即《度母本草》、《妙音本草》、《宇妥本草》及《药名之海》。其中《宇妥本草》《度母本草》、《妙音本草》,是藏药的三大经典图鉴,图文并茂。《度母本草》中所收的草木类药物,皆是青藏高原的药物,主要论述了草木类药物的缘起、要义概述、草木类药物,此外也描述了只有藏地才生长的237种药物。《妙音本草》这是藏医药*初的本草类专著,主要从药物的生地、形态、性味、功效、主治等方面记述了产于青藏高原的近200种药物。《宇妥本草》由前宇妥 云丹衮波著,共描述了191种药物。《药名之海》,主要是分门别类地描述了各种药物及功效。
藏医药浴目前已经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我国传统医药领域继针灸之后第二个国际性非遗项目,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注,在各地藏医院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本书以西藏自治区立项课题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对藏药浴涉及的各类关键技术进行系统梳理,首次从科技角度完成对藏药浴疗法关键技术的总结,对于开展藏医药浴科研、推动藏药浴临床规范化发展、充实藏药浴疗法科技内涵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可成为藏医临床工作者、藏医药爱好者以及中医治未病从业人员的重要工具用书。
本书基本归纳和总结了祁宝玉教授从事中医眼科临床工作近50年所积累的经验与心得,全书由三篇组成。绪篇简要介绍了祁宝玉教授的成才之路和学术思想。上篇介绍了祁宝玉教授在临床中常用的200余味中药的用药心得,药物分类上基本遵循传统,并结合眼科实际略有调整,如祛风药、退黯明目药。在药物分类项下比较精练地描述了此类药物在眼科临证中的使用要领,而具体药物项下除介绍了传统用法外,还补充了祁老的使用心得和适当评述。下篇按经方和传统名方、眼科专用方、自拟方分类共选方30首进行介绍。除介绍了该方的历史渊源、组成解析、使用宜忌之外,还附有祁老对该方的评述和相应的医案。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常用 300 味中草药进行详细介绍,其中包括每味中草药的原植物图、药材和 \ 或饮片照片,文字部分详细介绍每味中草药的正别名、基原、野外识别特征、药材性状、性味功效、常见病配伍、验方精选、使用禁忌等。本次再版更换了部分效果欠佳的图片,同时采用铜版纸彩色印刷,使照片更清晰。对于广大中医药爱好者有较高的实用与收藏价值。该书由从事多年药用植物教学、科研的广州中医药大学潘超美老师编写,全书照片大部分由潘老师亲自拍摄,图片清晰,文字详实。
本书收载了常用的105 种中成药,介绍了各中成药的组方、性状、用法、使用注意、同类品种剂型、注册情况以及相关的病证、保健、趣闻、历史等知识;并配以各种成药的常见内外观实图,便于对照参考。编写本书的目的,希望能作为一本家庭用药的参考手册与保健顾问,为读者居家安全用药提供帮助。 丛书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共10分册,包括《百药鉴别》《百药图解》《百方图解》《百药西来》《百宝药箱》《百草皆药》《百毒不侵》《百药栽培》《百病食疗》《百科药草》,从中药的鉴别与应用、中药的栽种及方剂的配伍应用、中成药的合理应用、毒性药的应用、引进药用的应用等多方面对中药的相关知识做了系统而又精炼的介绍,是广大中医药爱好者及广大百姓了解中药、掌握中药知识不可多得的参考读物。本书是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