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据明 嘉靖辛丑年木刻本等版本整理。全书共15卷,全面介绍了张子和汗、吐、下三法的学术见解和各科多种病症的临床实践,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和创见,并附较多验案。本书内容实用性强,对现代中医临床有启发。本次整理新增方剂索引,便地读者查阅。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第1版)理论教材是 人民卫生出版社为全国高等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四年制)度身而编的规划教材之一,编写中遵循专业 培养目标的要求,强调“三基”和“五性”,以适应 教改的需求,更好地培养适用性专业人才。 丁磊主编的《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学习指导与习 题集》是其配套教材,内容与理论教材相呼应,突出 重点、难点,同时难易兼顾、题型多样,强调临床思 维,力求实用和适用,适宜于学生复习回顾和知识拓 展使用。本教材涵盖内容包括血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血液一般检验、血液分析仪检验、血型检验、尿液标 本采集和处理、尿液一般检验、尿液分析仪检验、粪 便检验、阴道分泌物检验、精液检验、前列腺液检验 、痰液检验、脑脊液检验、浆膜腔积液检验、关节腔 积液检验、羊水检验、寄生虫病临床检验、
本书由清代著名医学家徐大椿编撰。徐氏针对当时医界的现状和某些弊端,结合《内经》、 《伤寒论》等经典著作及其历代中医名家贤言,从不同方面予以阐述,目的是以正异说,明其渊源,故称《医学源流论》。书中所论内容广泛,个人观点鲜明,医论多不过干言,但阐述透彻,富含哲理,耐人寻味。充分体现了徐氏尊从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及其博学识广与丰厚的临证积累。其中某些篇章,如 用药如用兵论 论说格外精彩,广为流传,被后世视为论药佳作。本书是一部流传甚广且颇有影响的医论著作,对当今中医临床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本次整理以清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半松斋初刻本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以及经典医籍相关内容重新整理,书前撰有导读,便于读者学习。
《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学习指导与习题集(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用全国高等学校配套教材)》是《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的配套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特色与重点是在培养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顺利通过职业资格考试。
《中医外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及方法研究防治外科疾病的学科。本教材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1年全国专科中医学专业教材建设咸阳会议所定的中医外科学教学大纲进行编写,供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专科层次教学之用。 本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6章、各论7章。总论介绍外科疾病的特点及发病、辨证、治疗规律。各论介绍疮疡,乳房病,皮肤病,肛肠病,男性前阴病,瘿、瘤及外科其他疾病。基本概括了中医外科学的专业范围。
《急救医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供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配套教材)》全书章节编排与《急救医学》基本一致,以章节为单位,每章节包括“内容提要”、“重难点解析”、“习题”、“参考答案”四部分内容,“内容提要”系对教材章节进行高度的概括,包括要求掌握、熟悉的内容;“重难点解析”系章节的重点却又是学习时不易理解、需要进一步答疑解惑的内容;“习题”系模拟考试形式,以通用的选择题(涵盖了A.型题、A,型题和B型题)、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题目形式,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本学科的理论,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章节后附有“参考答案”,给出标准答案,供大家参考。 方邦江和罗翌主编的《急救医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供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姑无论中西医学理论体系的不同,它和西医妇产科学也有两个显著的区别:西医妇产科学根据解决问题的不同侧重,又可分为产科学和妇科学两门互有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学科。中医妇科学则不然,由于有关涉及分娩这个主要的产科内容的理论和实践都十分薄弱,以致未能形成相对独立的产科学。就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说,西医妇产科学基本上属外科性学科,而中医妇科学则和中医内科学一样,仍然是根据望闻问切,理法方药,辨证论治,属内科的分学科。可以说这些也是中医妇科学的特点。了解产生这些特点的历史,对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之一的中医妇科学来说,将会有一定的作用。
本教程是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病理学》的配套教材,本教程共分三篇,包括病理学实习内容、临床病例讨论、病理学常用技术等内容。各部分内容的选取融合了五所院校病理学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成果,以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常用的病理相关技术为基础,兼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素质培养的教育理念。
本教材根据组成听力学基础理论的学科知识编排,即主要介绍听觉相关的声学、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理论。其中,解剖和生理学的知识按照耳的结构特点合并介绍。因此,全书共分6章,第1章介绍了听觉声学的基本内容,第2~4章主要阐述了听觉系统解剖及相关的听觉生理学知识,第5章讨论了前庭系统结构与平衡功能的一些特点,第6章叙述听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及运用。
由贾波和李冀主编的《方剂学》是国内首次编写的供中药及药学类专业使用的创新教材,旨在造就能从事中药制剂生产、新药开发、药品经营等行业的专门人才。全书共分四部分:绪言、总论、分论和附录。其中,总论简单介绍了方剂学的发展历史,概述了治法和方剂;分论详细介绍了15种中药方剂。
实验教学是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课的成功与否,将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独立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系统解剖学实验教程》的内容主要分成两部分。*部分为基本实验教学内容,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的,使学生了解实验课的实验教具,第二部分是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填图,通过学生对每节实验课标本主要结构的辨认、填写,既可以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又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程度。
林东红主编的《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实验指导( 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用全国高等学校配套教材)》的编写坚持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坚持“以技为先”的原则,精心选择实验项目,合理安排教学进程,以实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书共分为12章,包括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血液一般检验、血型检验、尿液检验、粪便检验、生殖系统分泌物检验、脑脊液检验、浆膜腔积液检验、关节腔积液检验、寄生虫检验、脱落细胞检验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每项实验基本按照目的、原理、材料、操作、参考区间、注意事项和讨论 7个层次进行编写。在附录中增加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本书供高等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和医学实验技术专业使用,同时也可供临床医师、检验医师、检验技师、进修人员和实习生等在临床工作中参考使
李娟主编的《化妆品检验与安全性评价》以我国 化妆品检验标准和化妆品卫生规范为基础,参考近年 来国内外先进的检测及评价方法,全书共分6部分重 点介绍:①化妆品样品采集及处理;②化妆品稳定性 及一般理化检验;③化妆品卫生化学检验;④化妆品 微生物检验;⑤化妆品安全性评价;⑥化妆品标签、 标识及包装计量检验。
本教材系统全面的介绍了医学机能学相关知识,内容包括机能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机能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等有关医学机能学实验必需的基本知识,同时运用世界上比较先进的膜片钳技术等进行机能学实验研究,本教材不仅适用于临床、护理、药学、检验等本科专业的学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作为研究生及医学科学研究者的参考用书。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对中医药的需求也不断增长,社会需要更多的实用技术型中医药人才。 因此,适应社会需求的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在全国蓬勃开展,并呈不断扩大之势,专业的划分也越来越细。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真正适应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的系列教材。因此,全国各开展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的院校对组织编写中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的呼声愈来愈强烈。规划教材是推动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依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积极推进课程和教材改革,开发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和教材”,在国家中医药管理
本教材特色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重在体现教育人才;突出“问题教育”的教育方法,即重视辨证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及学习方法的传授;强化本教材作为“提高课”的定位,即突出本科《伤寒论》教学过程完成后的综合提高,融会贯通及发散思维、质疑能力的培养。 本教材的编写,力求突出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突出教材的创新性、研究性及实用性;充分利用本学科疑难问题和争论问题较多的学科特点,力求通过释疑、解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吸收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和教改成果,在内容上力求精练浓缩、说理透彻、结论可信。
现代护理学的发展给护理教育和护理实践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培养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更高的需求,卫生厅教材编审委员会规划组织了护理学专业教材的编写。这本《外科护理学》教材是供我国高等医药院校护理专业专科阶段使用的,也可供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和临床护理工作者使用和参考。 本次编写《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思路,一是顺应护理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观念,注重了人的整体性,并采用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编写模式;二是教材的内容选择依据培养目标和专业岗位需求,突出了“必需”和“够用”的原则,同时力求体现本专业的新进展。为了方便教学,每章都列出了学习要点和一定数量的思考题,旨在把握重点、突破难点,避免概念混淆和主次不分;三是将实
常存库等编著的《中国医学史》是在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基础上编写而成,介绍了中医学自古及今的发展历史,通过历史陈述,理清中医学的发展过程,展示中医学的历史成就.阐明中医学术特点,揭示中医学发展的历史规律。《中国医学史》的教学对象是中医药院校各专业五年制学生。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医学的源流,理解中医学的特色,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基本素质。同时,也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巩固中医专业思想,为学习其他课程奠定基础。
韩英红主编的《医学美学》主要是为医学美容专业的学生编写的。在保留前部教材基本理论、原则和框架的基础上,立足于“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整体学科”的角度,对近10年的变化作了简要的阶段划分,为的是让读者了解“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整体学科”发展的基本脉络。通过美学与医学的结合,既注重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传达,更注重基本技能和方法等实用技术的阐述,是本教材的主要特色。除了提高医学美容专业学生的临床审美技能外,也希望在提高医学生及医学从业人员的人文素质方面发挥作用。所以,增加了一些美学理论以及审美方面的知识,散见于相应的章节之中,以图启发和引导读者从美学的角度来感受医学,为医学找回日益失落的情感与美感,全面理解医学。
人体基因学是研究人体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的新兴学科。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人们对自身遗传物质的认识进人了新时代。基因与人的生、老、病、死密切相关。基因的研究成果已广泛渗透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郭俊明主编的《人体基因学》内容包括:绪论、基因与基因组、基因的功能、基因与疾病、基因克隆、基因与社会等六章。 《人体基因学》可用作高等院校公共选修课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教材,也可供医学、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考,还可作为大众普及基因知识的参考资料。
《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实验指导/“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配套教材》以培养临床输血医学专业技术人才为宗旨,全书贯穿理论联系实际的编写原则,着重介绍了常见临床输血学检验相关实验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术,包括红细胞血型系统检测技术、人类白细胞抗原检测技术、血小板血型检测技术、血液成分的制备技术等,从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结果、临床意义、方法学评价与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同时部分实验增加了病例分析,以使学生不仅能又快又好地掌握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的各项实验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还能结合具体的病例进行综合分析,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帮助医学院校的学生和临床医师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卫生部规划教材(第七轮)内容,提高理论水平和应试能力,我们组织了有丰富一线教学经验和深厚学术功底的教师,编写了本套丛书。丛书的编写主要依据卫生部规划教材(第七轮),同时还参考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等多本较权威的教科书(高教版等),尽可能多地汲取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
本习题集根据第6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本科规划教材编写而成。包括产科学和妇科学的近3000道练习题,均采用A、B、K三种题型,可满足妇产科常规性考试复习需要。书末附有习题答案,供读者参考。本书的习题涵盖了教材中所有的知识点,并通过变换题型及提问角度对重点知识点进行强调。既是教师教学、出题的资料库,也是学生学习、应试的书。可供高等医学院校教学人员,本科生使用,也可供临床妇产科医护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