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应用光学》和《工程光学》的辅助教材之一,可与张以谟教授主编的《应用光学》配套使用。全书共分四个部分:~7章为几何光学;第8-13章为像差理论;4、15章为典型光学系统;6-20章为光学设计。本书每章前有重点内容及主要公式提要,书后附有部分思考题提示和习题答案。全书共编入217个例题,159个思考题和326个习题。 本书可供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师生和考研生使用,也可供从事光电工作的科技人员参考。
《中医反应病学:过敏的中医治疗》从中医角度系统论述了反应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全书共计九章,章至第六章系统地介绍了反应病发展的源流、中医“经典”对反应病的贡献、反应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和诊疗治法以及常用中药;第七章从辨证论治、现代研究综述、名老中医诸家学说等方面论述了临床上常见的反应病;第八章采用表格形式记录了反应病的临床疗效真实的医案;第九章从环境、饮食、心理和运动四个方面论述了反应病的预防。
《地球与空间科学》面向从事小学科学课“地球与宇宙”部分教学的、现任和未来的教师(高师本科生),是一部将天文、地学基本知识有机结合的独特教材。全书共分为六章加一结尾栏目,内容从天讲到地:~3章,从眼前的天象知识出发,顺着认识过程,一直讲到现代科学中的宇宙及其演化,并融会贯通现代宇宙与眼前天象知识;然后聚焦到行星地球。从第四章开始,分别考察地球的岩石、土壤、大气、水和生物各圈层,最后通过“地球系统过程研讨”栏目,梳理各圈层间相互关联,收拢、回归到行星地球。由于外还没有很类同的教材,《地球与空间科学》在编排、体例和语言上时而采用独到的方式,尽可能深入浅出,贴近生活,循序渐进,充实观测与实习,加强讨论和探究,以利于学习或阅读。因此,《地球与空间科学》不仅是一部科学上较严谨的天文、地学
《文学批评教程》是一部体例与内容都有新意的文学批评教材。全书由上、下两编组成,在简要介绍文学批评知识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西方现代文学批评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及其具体运用。由导论、正文2l章及批评理论术语词典组成,论述西方文学批评与中国文学批评、形式主义批评、新批评、心理分析批评、结构主义批评、解构批评、阐释一接受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后殖民批评、“文化研究”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等,以及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如意境论批评、节奏论批评、人格论批评、象征论批评、印象论批评、语言论批评、阶级论批评等。《文学批评教程》注重挖掘中国现代文学批评自身传统,加强对西方文学批评在中国文本批评中的运用的介绍;注重理论与实践贯通,采纳学生范文,突出文学批评的个案分析及其实践性、操作性,因而
《流体力学(第2版)》共分12章,内容包括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运动及其基本方程、流体静力学、无粘性流体的一维和平面运动、粘性流体的一维运动、层流和湍流基本问题的解法、可压缩气体动力学、两相流动基础、计算流体力学以及流体力学实验基础等。本书的特点是简明清晰的系统表述、理论与工程应用的有机贯穿、涵盖较宽的专业题材、提供较全的公式图表。 《流体力学(第2版)》可作为力学、动力、机械、能源、化工、航空航天、水利、造船、海洋工程等本科专业的基础课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有关专业从事科研、教学及工程工作的研究生和科技人员参考。本书由林建忠、阮晓东、陈邦国等编著。
《张生甫医书合集》由张生甫所著。张生甫,字国华,民国时期中医学家,著有《虚劳要旨》、《张氏医案》、《经验药方》、《医学达变》等书,现予重新整理,合集出版。晚清至民国时期,国势积贫、积弱.民众亦深受其影响,所以当时的民间罹患虚劳病者甚多。张氏为了众多百姓医疗的需要,编著《虚劳要旨》一书,对当时多见的肺痨、血证、淋浊等各种虚损病证阐述其病因、脉症,并备载治法、方药。《医学达变》一书对《内经》之医理、仲景之治法多有参悟,颇得临证变通之妙,显示了张生甫对医理研究的深入以及在临床诊治方面的融会贯通,民国名医张锡纯、周小农、何廉臣等人在为《张生甫医书合集》所写的序言中多有赞誉。《张氏医案》及其《经验药方》更翔实、具体地记载了张氏的临证经验。现将这几种原书合编在一起,以便于对张生甫中医学
系列教材以《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为编写依据,融合传统与现代教学理念,强调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突出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前瞻性:紧跟国内外英语教育改革的潮流,有效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高专教育的新要求,充分适应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科学性:采纳先进教学理念,合乎语言学习规律;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益教益学;实用性:紧扣学生专业方向,题材贴近生活,练习丰富多样,有效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帮助学生从容应对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够用性:根据学生未来工作、学习和交际需要,保证足够的语言输入量,难易度适当,确保学习效果;完整性:主干教材《实用综合教程》、《实用听说教程》和辅助教材《实用语法简明教程》、《实用写作教程》配套使用,课堂教学与学生自选、自学、
由潘笑等编著的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本书对现代燃煤火电厂热工过程控制系统的原理、结构、特点等进行了分析,较全面地阐述了单回路控制系统的组成、特点、工作原理及控制参数整定方法,介绍了复杂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对现代大型火电厂单元机组的热工控制系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热工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热工对象的动态特性,控制策略和规律的分析,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分析、整定,串级、前馈-反馈、比值、解耦、大迟延控制系统的特点、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现代大型火电厂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燃烧过程控制系统、汽包水位控制系统、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汽轮机及旁路控制系统以及脱硫控制系统等的分析。本书涉及的控制系统理论知识精炼、重点突出,热工控制系统专业知识的针对性和
本书包括自动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过程检测仪表和自动检测中的共性技术及新进展四个部分的内容。部分介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以及传感器的静动态特性和标定方法。第二部分介绍电阻式传感器、变电抗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和电动势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第三部分介绍温度检测、流量检测、物位检测和成分检测。第四部分介绍误差修正技术、MEMS技术与微型传感器、虚拟仪器、无线传感器网络、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和软测量技术。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精品教材和“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可以作为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