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工作是一项既需要有大量理论知识,又必须掌握许多技能及治疗原则的实践科学。充满理论和进展的大部头书籍在日常工作中受到限制,而适用一线的实用手册则填补这一不足。作者在全科临床工作中,对此深有体会,因此编写了这本手册。
本书内容全面,图文并茂,涵盖了骨盆相关解剖学知识,骨盆失衡的常见病因、临床分型、治疗手法、康复训练等内容。作者结合数十年临床治疗经验,总结了一整套完整的检查、治疗手法,其中以 松筋八法 疗效为突出。治疗手法配合图示,操作清晰明了,适合康复治疗师及康复爱好者学习使用。
本书作者结合国内康复医生的专业特点,针对康复医生的需求撰写一本便于学习、查找和携带的《超声引导肌肉注射技术手册》,为康复医师超声引导下定位靶肌肉提供帮助,使康复医师能够通过超声引导下肌肉注射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方法,并获得更好的疗效。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超声基础知识及操作手法;头颈部和肢体痉挛常累及的肌肉及其的解剖;肌肉体表定位和超声下识别;超声引导下注射技术及可视化操作内容。
为顺应*教学改革潮流和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适应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现状,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科学出版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独创案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编写形式,组织编写了国内首套引领医学教育发展趋势的案例版教材。案例教学在医学教育中,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和实用型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
本版修订过程中,保持了上一版"内容翔实,使用便捷,章节安排科学"的风格,并从选题到内容、从语义到语境等,都再次进行了反复的斟酌和推敲,力求为广大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提供一条更加科学的"读了即懂,懂了即用,用了即对"的学习医务英语口语的捷径。鉴于近十年来医学领域有了长足的进展,新理论、新概念、新疗法不断出现,我们对各章节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和补充。删除了过时的、陈旧的内容;增添了一些与新病例、新疗法、新技术有关的话题,如:心理障碍、男性不孕、肥胖症、整形外科、磁共振成像、血管成形、基因疗法等。并在原有的"医疗服务篇"基础上增编了"医学篇",包括"疾病和症状"、"治疗"、"病案讨论"、"实验室检查"和"疗法"等章节。
《岭南医籍考》是一部地区性的中医专科目录书籍。本书对1949年以前的岭南中医药著作进行了深入系统地收集、考订、整理,凡见诸于文献者,包括医籍、杂志、地方志、目录书、人名辞典、传记论文等,皆竭力搜罗,共收书577种,其中现存284种,亡佚或未见282种,存疑11种。 《岭南医籍考》采用辑录体形式,按类及成书时间编排,并附索引。全书分医经(包括运气)、藏象、诊法、伤寒(包括金匮、温病、瘟疫)、本草、针灸、方论(1~7)、医史医案(包括医话、医论)、养生、杂录、丛书、讲义(包括民国时期其他医籍)、考证医籍及备考医籍共14大类。每书大体按书名、作者、出处、卷数、序跋、地方志、作者简介、内容提要、学术特点、现存主要版本馆藏等项著录,部分书还附有编者按语。 本书资料丰富,内容详尽,考证周密,立论严谨查阅方便,不仅
本辞典根据国家1997年颁布的中医临床术语国家标准的选词和定义及其英文版的翻译原则、方法和标准,参考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颁布的《西太区传统医学术语国际标准》(WHO Internatio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颁布的《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International Standard Chinese-English Basic Nomenclature of Chinese Medicine)、世界卫生组织ICD(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第11版第23章ICTM(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Medicine)术语组的工作和中国参与世界卫生组织ICTM的推荐方案,对2875条涉及治则、治法、证候与疾病名称的中医临床术语和317条同义词及其定义进行了较为规范的英语翻译,可供国内外中医院校的师生、临床工作者、翻译者和研究者使用。
本书试图通过广泛汇集古今中外有关中药的文献资料,对中药学进行初步的综合整理,为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和中西医药结合、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学和新药学,提供较为全面、系统的参考资料,成为一部切合实用的中药专业工具书。中草药历代文献和各地报道浩如烟海,由于品种复杂,历来存在名实混乱等情况,文献资料中有时众说纷纭,甚至互相矛盾。这些问题,有待于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方法,结合生产实践、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逐步加以解决。 本书分上、下两册,共收载中药5767味。其中包括植物药4773味,动物药740味,矿物药82味,以及传统作为单位药使用的加工制成品(如升药、神)等172味。
本书是配合普通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而编写的学习参考书。全书共16章,重点对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腹外疝、腹部创伤、急性腹膜炎、胃癌、阑尾炎、直肠肛管疾病、大肠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小肠疾病、肝疾病、门脉高压症、胆道外科疾病、胰腺疾病、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特点、检查方法、诊断治疗、并发症处理等进行了系统讲解。内容贴近临床,知识点突出,用表格归纳各疾病的临床特点,简明易记。每章节后有知识点回顾、知识自测等内容,便于学习和掌握,可供新人职医师、实习医师及医学院校学生参考使用。
由藏医分会组织专家负责编制的包括藏医达尔卡(放血)医疗技术、藏医热吉(牛角吸附)医疗技术、藏医美杂(火灸)医疗技术等9项技术操作规范
现阶段我国乡村和社区医疗服务需求大,医疗条件差,广大基层医护人员工作任务繁重,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又对基层卫生人员的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本书编者先后多次深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调研,发放问卷,走访医护人员,在充分了解他们需求的基础上,根据乡村、社区等基层卫生机构工作的实际需要,参照乡村医生培训考试大纲编写了本书。 本书共15章,分别介绍了常见症状、常用检验知识、常见内外科急救处理、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五官科疾病、皮肤科疾病、传染科疾病、精神疾病、康复保健知识以及常用护理技术。各章节的编写内容均充实了新的理论、观念、技术、检测手段等。在用药方面,作者精心挑选临床常用、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经济实用药物,并重点介绍了它们的
本书引进自Wiley公司。 正常组织与病理组织、正常结构的变异及特定与非特定的病理形态改变,形态与病理解剖的非损伤问题在实用医学中非常重要,超声形态学和病理形态解剖学对解决这一类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这就是引进本书的目的。 本书对头部、颈部、胸部、前腹壁、腹部器官、腹膜后间隙、男性和女性骨盆及下肢的超声图像和病理解剖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和解释。对于正常结构和发育变异、整体和局部病理解剖,建议使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超声征象进行描述。本书包含相应的生理和病理解剖学信息,非常适合学生和不同领域的医学专业人士使用,特别是医学超声专业人员。
英语缩略语的广泛应用是现代英语词汇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本词典由留学美国和日本的具有科研、临床、管理经验的医学博士收集和编写。其内容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心理学等,分为*医学英语缩略语英汉词典和汉英词典两大部分,设计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生命科学、心理学、生物遗传工程、电子计算机和诊断等*词汇缩略语;附录部分附有医学常用缩略语、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等。本词典以新颖、全面、准确、实用为特点,是医学院校师生、医疗教学科研人员、医学编辑人员等的医学英语缩略语双解词典和工具书。
本书论述了高血压的病因,危险因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目的与方法,各种特殊类型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并发症、合并症等的诊断与治疗,高血压预防与健康管理,高血压防治*指南(专家共识)解读。可供内科医师、护师阅读使用,亦可做为乡村医生、社区医生、全科医生的培训教材。
生物靶向治疗是支气管哮喘研究前沿的领域,本书的出版也将有助于该领域研究水平的提高。本书应用于临床,将为哮喘生物靶向治疗在临床的规范应用提供指导,有助于降低哮喘对社会造成的经济负担,对经济发展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自《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卫医法(2002)193号]》颁布以来,从国家卫生部、各省卫生厅及各地方卫生局、医疗机构对病历书写越来越重视,对病历书写规范要求越来越明确。 《医疗文书书写规范与病案管理(第2版)》是根据病历书写有关规定:《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卫医发(2002)190号]》、《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全国病历质量监控委员会2003年1月]》、《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国中医药发(2002)36号]》,结合近几年临床医学发展的需要,参考几省市卫生厅病历书写的具体规定及*资料编写而成。本书共18章(不包括附录)121节,主要内容包括病历、病案的历史、发展、作用;各科门急诊病历、住院病历、入院记录、各专科记录及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及典型示例;手术科室相关记录书写要求及示例,各种通知单、申请单、报告单的书写要求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医药常用工具书的使用方法,如查检各类字、词;查检中医药专用词语;查检中医经典词句出处及词义;查检中医人物及医学史事;查检中医药古籍书目;利用中医药书目、索引、年鉴、工具书指南;利用中医药学的图录等。本书还介绍了中医药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和利用,如查检中医药古籍、中药、方剂、中医药期刊论文等。本书还收录了汉至清历代纪元暨帝讳简表,方便中医古籍版本鉴定与中医文献研究。
周容华先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年,受业于湖北省名老中医干峙三先生。其内科医术精湛,擅治不育症、脑肿瘤、慢性肝病、肾病综合征等疑难病,并有许多独特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不育症的中医药治疗,有较深的研究和造诣。本书共分3章,介绍了周容华先生60余年的中医内科学术思想、经验、心得与体会,重点介绍了其用中医中药治疗不育症、脑肿瘤、慢性肝病、肾病综合征等内科疑难病的独到辨证论治经验,记录了其临床立法、处方、用药经验等,同时还简要介绍了其经验方组成、功效及加减应用等。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反映了周容华先生的中医内科治验,其学术思想及经验方可以直接指导中医临床诊断与治疗,适用于广大医务、教学及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与医学教科书不同,马迎民、刘又宁主编的《内科住院医师手册》力求言筒意赅,在疾病的介绍上采用条目的书写方式,以较少的文字概括疾病的特点和难点,把教科书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的、提纲挈领的归纳总结,使知识条理化。在住院医师的培训中,临床分析能力尤其重要,本手册加入了临床经验栏目,编者在每部分内容中都加入了自已在临床实践中的心得和体会,以增强实用性。本手册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内科及相关科室的住院医师、进修医师、本科高年级医学生。从事医务工作的其他人员,也会发现本手册通俗实用,覆盖了内科临床的常见问题。我们将不断修订和充实本手册的内容,使之更为连贯、简明、准确和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