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國記》是東晉高僧法顯記述其西行天竺求取佛經的經歷與所思所感。書中不僅包含法顯西行艱難歷程的描述,也詳細記錄了五世紀初中亞、南亞以及東南亞地區的政治、宗教、風俗習慣、經濟和地理情況,更突顯許多不惜身命、弘法利生的菩薩精神。千百年來,《佛國記》作為佛教史籍不僅鼓舞、堅定了後人的佛教信仰,更為可貴的是,它對歷史事件和自己所見所聞的忠實記錄,早已成為後人研究這一段歷史和地理的寶貴資料。
深受村上春樹推崇的日本心理學家, 妙談 35 則世界神話對理解人心的「神」啟發。 人活在世上,需要對自己「內心世界的住民」多少有點瞭解。──河合隼雄 神話的存在早於心理學,是最早對生命中疑難雜症的探索與見解,被保存在傳統信仰當中,具有安頓人心的力量。 隨著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河合隼雄發現,在看似進步的現代生活中人們卻失去了歸屬,無法回答「支持自己活下去的,到底是什麼?」甚至為了逃避這個問題,使自己陷入「忙碌」與不斷透支的人生 解決之道在於,人們需要更認識自己,並與周遭萬物重拾「具生命意義」的連結,而這正是閱讀神話能夠做到的──因為眾神就像我們內心的住民。 例如,在日本神話中,太陽是名為天照的女神,儘管現代人講究科學多半已不這麼理解,但每當在山頂看見旭日初升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