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钱学森英文原著《Engineering Cybernetics》(工程控制论)一书的第三版。原书曾荣获中国科学院1956年度一等科学奖金。本版对第二版中的文字、符号等错误进行了补正。第三版分上、下两册共二十一章。上册十二章,下册九章。 本书保留了原书的基本内容。在叙述方法上,也保持和发扬了原书的特点,由浅入深,既重视物理概念,又注意理论上的严谨性,把一般性概括性的理论和实际工程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讨论系统分析和设计问题时,传递函数和状态空间的描述方法并重,互相补充。
这部被视为科学史分水岭的名著,是20世纪学术 具影响的著作之一。它引发了一场认识论的大变革,掀起了世界性的阅读热潮,至今不衰。其影响不限于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而且延伸到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文学史、艺术史、政治学、宗教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甚至在社会公众领域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书中首倡的“范式转换”,如今已成为人类认识世界过程中具有指导意义的概念。 本书初版于1962年,本版是芝加哥大学出版社为庆祝该书问世五十周年而作,增加了加拿大哲学家伊恩·哈金(Ian Hacking)教授所写的导读。青年翻译家张卜天教授精心翻译了新的中译本。
《魔方里的科学和文化》是作者30年魔方研究的总结,结合 魔方和数学建模 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论述了魔方里的文化内涵、科学隐喻和魔方的复位,将魔方起源追溯到中国5000年前的洛书,探究了匈牙利产生和传播魔方的科学文化背景。本书使用晶体学符号和群论的方法,创立了能描述N阶魔方的数学模型,给出了二阶至十一阶魔方的复位方法,建立了魔方和准晶体等多种科学隐喻关系。本书同步制作了电子书,以便读者解魔方的历史文化、直观地掌握魔方的复位。 本书可作为科学和文化传播案例的教材,也可供魔方、数学和计算机编程爱好者参考。
《大国重器――深海》是《大国重器(全3册)》系列图书中关于海洋部分的科技成果展示,主要讲述我国海洋科技发展的历程。从利用海风发电到海洋牧场的建设,从深海勇士的深潜到探索二号的运输,从蓝鲸一号的挖掘到雪龙号的破冰、蛟龙号、水下机器人、海底电缆等的不断深入。高度延伸了海洋探索相关学科的广度,拓展了内容的深度,增加了知识的密度。通过高清图片以及科学的解读,展现有关海洋之中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每一项对海洋的探测都是从零到一的奋斗史,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 加立体形象的看到国之重器背后凝聚的合作与智慧。从而激发内心深处的创造和创新精神。大国重器还有 多的秘密,被提炼出来藏在字里行间,等待着读者去探索和发现。 《大国重器――空间》是《大国重器(全3册)》系列图书中关于空间部分的科技成果展
内容简介 为什么女性备孕阶段就要开始补叶酸?青春期很多孩子经历过的骨折,为什么很多发生在手臂长骨上?人体为什么能在该长手臂的地方长手臂,手臂又为什么能长出上臂、下臂和手,手又为什么是五指而不是其他?我们如何从一颗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人体,“我”到底从何而来? 英国解剖学教授杰米·A. 戴维斯汇集了人类胚胎发育近年来的重要研究进展,综合了演化生物学、胚胎学、新生儿科学、遗传学、生理学、免疫学、畸形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发现,既有经典认知也有前沿革新,以“适应性自组织”为核心逻辑,为我们清晰地描述了从微观分子到宏观形体等方方面面的发育过程与原理。不仅如此,作者还引入了数学、物理学、控制论等抽象思维,从拓扑学等角度来思考:完整的发育是如何实现的
《西方科学思想传播史——基于科学哲学的史与思》将重点回答几个问题:其一,回答“科学传播什么”;其二,回答“科学怎样传播”;其三,回答“谁去科学传播”;其四,回答“向谁科学传播”。 《西方科学思想传播史——基于科学哲学的史与思》主要回答科学思想以及其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主体、传播对象等问题,以此区别于类似教程。 本书除导论,还包括“古希腊-古罗马的科学思想及其传播”( 章),“中世纪的科学思想及其传播”(第二章),“理性时代的科学思想及其传播”(第三章),“分析时代的科学思想及其传播”(第四章),“后现代的科学思想及其传播”(第五章),“西方现代科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第六章)。 本书是以科学传播为重点,当然它可以用于 科学传播方面的业内使用。同时,由于它以科学传
本书概述了自公元1000年起、横跨千年的世界技术发展传播史。这场讨论围绕着三个关键概念展开:技术对话、环境制约、工业革命。作者使用了“技术对话”这个术语来挑战自上而下的“技术转移”概念,它表明技术传入一地后,通常被调整以适应当地的需求和条件,也常常引发进一步的创新。本书追溯了一千多年来的这些相遇和交流,考察了农业、火器、印刷、电力和铁路等技术的变化,探索发生在世界不同地区的技术对话。 以往,衡量进步的标准是技术革新的速度、创造产出及利润的提升效率;当下,技术对环境的影响成为了主要的问题。因此,本书的 几章将故事带入 具现实意义的21世纪,从 视角讨论包括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和数字化在内的技术发展,提出需要什么样的新型工业革命来迎接人类世的挑战。
在本书中,厄内斯特·索萨引入一种新的知识分析方法,即形而上学分析,在这种新的方,法论基础上发展出一种 好的德性知识论。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 部分探讨以形而上学分析为核心的方法论,进而提出基于认知胜任力(epistemic competence)的德性知识论,同时比较德性可靠论与德性责任论这两种德性知识论,试图把德性责任论融入新的知识论框架,给予一种统一的解释;第二部分阐明概念“完全适切的表现”(fully apt performance),这个概念帮助我们 基于认知胜任力的德性知识论,从而获得一种 好的德性知识论;第三部分尝试在这种 好的德性知识论的基础上分析能动性、意向行动和知识的社会维度等;第四部分回归哲学史,提供了皮罗式知识论这种新解释,并以笛卡尔为研究对象,主张笛卡尔的知识论是一种皮罗式的德性知识论。总之,本书包含了厄内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