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培云——中国粉末冶金学科奠基人,中南矿冶学院创始人之一,全程参考了这所大学的创立与发展。他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称为“黄氏粉末压制理论”。92岁的他,雅达散淡,娓娓道来:四处迁徙的少年时代,30年代的清华化学系,亲历“一二·九”,参加湘黔滇步行团,西南联大第一届毕业生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科学博士学位,与赵新那喜结连理,回国后艰苦建校,粉末冶金学科建设,粉末理论的思维过程,他的口述中有生平积累的治学思考,也有对师友与亲人真切风趣的性情记忆。 涉及人物:师长郑桐荪、吴有训、张子高、高崇熙、余瑞璜…… 同学姚依林、屠守锷、吕保维、陈新民、黄家驷、张培刚、汪德熙…… 岳翁赵元任一家人的铁闻,以及老先生两次归访之旅的趣事。
时间,我们存在的基本维度,令艺术家、哲学家和科学家为之陶醉。如今,伊利亚·普里戈金在这本《确定性的终结(时间混沌与新自然法则珍藏版)》中向广大读者呈现的,是他与自然之经典描述的 决裂。他通过考察西方的时间观,引导我们经历一种奇妙的智力探险——从古希腊出发,经过牛顿轨道和确定性混沌,到达量子理论与“免费午餐”宇宙学统一表述的高度。这本分水岭式的著作表明,一种全新的科学与文化之自然法则诞生了。
本书由大学生自然科学指南和心理学指南两册书合集而成:前者包括物理学、天文学、几何学、化学和生物学,着重讲物理学及一些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后者则介绍了心理学和相关学科的专业领域中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和理论。
本书在保证教学内容系统性的基础上,注重高职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深入浅出,以大量的实例详细介绍试验数据处理及试验设计的方法与应用,学生可以很容易地理解所学内容并能学以致用,章节后还附有大量练习题,学生课后可以自主练习或自测。本书主要包括误差理论及离群数据判定、统计假设、方差分析、回归分析、试验设计方法、产品质量控制理论与实践和试验数据的计算机处理技术等内容。本书可作为化工、化学、生物、轻工、环保以及新材料等专业高职院校学生的教材和本科及研究生的参考书目,也可以作为从事科研工作中需进行数据处理和试验设计方法及相关研究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管理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前研究表明,企业中的大部分知识是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而在管理过程中。创造价值*同时价值流失多的也是隐性知识。企业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将隐性知识*程度地沉淀到企业内部,终实现显性知识的共享与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效益。鉴于企业隐性知识普遍存在的现状以及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张凌编著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前沿丛书:基于认知地图的隐性知识表达与共享》将认知地图作为一套体系化的工具与流程,引入大型国有企业隐性知识管理,帮助企业挖掘隐性知识来提供技术手段和管理理念,并给出实际案例,具有可操作性,紧密结合现代企业的决策环境,提出企业直觉决策情境下的认知地图构建、合并与分析体系,帮助企业沉淀和共享隐性知识,并且做出管理决策。 《图书馆学情报学前沿丛书:基于
《一般集成论(向脑学习)》根据脑的实验事实,从脑的结构与功能集成、脑的信息集成、脑的心理集成等方面,讨论脑内许多类型和多种形式的集成作用和集成过程的特性。 在向脑学习的基础上,《一般集成论(向脑学习)》指出自然界、科学技术领域和人类社会中广泛存在多种多样的集成现象,并归纳各种集成作用和集成过程的一般性概念,提出建立一般集成论的学科,进而讨论一般集成论在多种领域中的应用以及相应的子学科。本书由唐孝威编著。
《怎样当一名科学家》专为科研导师及指导教师提供关于道德标准的非正式课程而设计。本书论述了科研行为的道德基础以及科研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个人与职业性问题。它不仅适用于所有形式的研究 无论是学术、企业还是政府背景 也同样适用于所有科学学科。 第三版《怎样当一名科学家》体现了自1989年版、1995年第二版出版发行以来的发展。第三版秉承了本书的一贯特点,即包含大量假设情景,为特定情况的思考与讨论提供指导。 《怎样当好一名科学家》主要针对研究生以及刚从事科研工作的研究人员,但也适用于处于科学事业不同阶段的所有科学家。
《规范研究文库·科学规范论:默顿的视野》在广泛收集、充分掌握手文献的基础上,对默顿的科学规范论做一全面深入的研究和阐述,准确地把握它的形成、发展和主要内容,并揭示其理论意义和局限性。相信这样的研究对于推进科学规范系统的建设,防止和减少目前学界日益严重的越轨现象,促进科学与学术的健康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学习 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大课题,特别是孩子在课堂上应该如何学习?更是中国教育直面的一个现实问题。本书讨论了什么是学习以及教育学与学习学的差异,阐述了人类对大脑的认识过程以及大脑在学习中的基本功能,探讨了在学习科学指导下的友善用脑课堂教学的基本范式和课堂教学基本策略。
苏联历史地理学家约?彼?马吉多维奇撰写的《世界探险史》是一部规模宏大的世界地理探险通史,它详细记述了人类历史上横跨两千余年的两百多次探险活动,其中包括古代、中世纪、地理大发现时期、新时期等各个历史阶段的地理发现。这部历史地理学名著提供给读者的,除了相关历史地理学知识以及一千多名探险家——如张骞、玄奘、马可?波罗、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白令、库克、阿蒙森、塔斯曼等等的探险经历之外,它还弘扬了探险精神,并且传递了这样的信息: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探险史和开拓史。
翻译家郭宏安作序,陈筱卿翻译! 特别收录《论风格》、《拜访布封——蒙巴尔之行》! 布封的《自然史》全书36卷,堪称煌煌巨制。作者综合了大量的事实材料,以科学的观察为基础,用形象的语言勾画出了地球、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演变历史。本书精选了地球史、人类史、动物史中,观点代表性,论述最为精彩的片段,依写作的年代进行编排,既浓缩了《自然史》的内容,又相对完整地呈现其结构风貌,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布封这位人物的独到思想、怪诞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等所有助益。
以前医生建议吸烟,现在又说吸烟致命;我们一度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认定冥王星是一颗行星,深信雷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恐龙,但这些事实已经通通被推翻。可见,事实并非一成不变。 但是,知识的变化并不是毫无章法,而是有迹可循的。在众多领域,知识的进化是系统的、有规律的,这种进化以一种有趣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本书中,阿贝斯曼把我们带入了文学、考古学等诸多领域,有的领域瞬息万变,有的领域的兴衰需要若干年,有的领域的变迁则跨越了几个世纪。 书中有很多引人入胜的例子:英语专业的学生从《伯雷故事集》的统计分析里能学到什么?丈量一座山的高度为什么这么难?为什么许多家长仍然告诉孩子要多吃菠菜? 《失实》一书是通往科学新世界的精彩旅途,让我们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反想过去,应对当
Let "Mathematical Resource Science" be an amalgamation, thus"Grey Mathematical" and "Grey Mathematical Resource Science"connotes their two subsets. "Mathematical Resource" connotes the model, algorithms, theo-rems, laws, conceptions possessing values of resource in mathematic,physic, and grey theory. We call resource existing mechanism, and resource distinctionthe resource biology ( or biology for short). We thus say biology is the must for every resource. Accordingly, there are life biology, mathematical biology, societybiology, and information biology, owing to the cardinal purpose for re-source studying is to exploiting and utilizing resources. Thus the ex-ploiting mathematical resource connotes to exploit its existing mecha-nism and distinctions.
截止到2013年,同济大学在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BenFusaro奖及入围奖1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42项。本书正是精选了这些获奖论文中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每篇论文都按照竞赛论文的写作要求包含了论文的摘要、问题重述、问题分析、模型假设、模型建立和求解、模型分析和检验、模型评价等内容,在论文前列出原题,编者还在论文后给出了简要的点评,以供读者参考。 同济大学数学建模组主编的《美国数学建模竞赛同济大学优秀论文选评》可供参加美国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学习和阅读,对于从事数学建模课程教学及指导工作的老师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可供相关学科的技术人员参考。
神秘而美丽的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世世代代得以从中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生产、生活资料和各种能量。可以说,是大自然养育了人类,是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物质平台。因此,我们人类必须心怀感恩,尊重和保护大自然,与它和谐相处,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灵共同分享这个美丽而富饶的星球。 大自然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它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各种生命景观,它们的身影遍布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从冰雪覆盖的南北极,到终年炎热的赤道地带;从物种繁多的热带雨林,到风沙漫天的荒凉大漠;从渺无人烟的旷野塞外,到人流熙攘的都市乡村……到处都有生命的足迹,充满着生命的气息。而大自然的精灵们,更是已其特有的生命形态,共同谱写着神奇的自然生命乐章。
本书突出的优点:一是超越就中国科学社来论科学社的狭小范围,从近代中国科学文化的构建历程和中外科学文化交融的深厚而广阔的大的科学文化背景中,去探讨中国科学社的地位、影响、内部结构生文化选择,使中国科学性的研究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二是结合中国科学社的学术活动,注重了从学术的角度来解读中国科学社与现代学术的关系,尤其是深入探讨自然科学学科发展的关系,使学术文化团体的研究建立在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当中,自然提升了学术深度;三是将中国科学社紧紧地放在中国留学史的总体框架当中,从中国留学生的发展历程和思想追求的大范围当中,来考察留学生在中国科学社发展历程中的所作所为,既深化了中国留学史的研究,又突出了中国科学社的自身特点。
本书以网络环境下理工科信息用户培养为目标,以当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围绕互联网信息、事实数据、普通文献、特种文献等常用文献信息类型,针对自然科学技术主要领域信息需求,深入浅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全书突出书目信息的实践应用、概念分析扩展和检索策略构成调整等基本方法,配有大量实例和习题,具有相当的系统性、科学性、典型性和实用性。 本书可作为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文献信息检索教材,也可供从事教学、科研和生产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图书情报工作人员学习文献信息检索时参考。
大数据和大科学的时代背景下,从庞杂的信息资源中理清知识发展的脉络、对科技的重点领域和创新趋势做出准确的判断成为科技、产业和学术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基于演化网络和动力系统分析知识网络的结构形成和演化模型,从群体行为的视角探寻知识网络中创新趋势的涌向机制和探测方法,统计了创新者群体创造性活动的时空分布。本研究为知识发展和趋势预测提供方法和工具,为制定知识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
由中国体视学学会编著,介绍了体视学学科发展情况,并对本学科的进展做了全面而准确的总结。学会对所负责的学科发展研究初稿进行研讨及学术交流后,为研究成果的后完成提出实质性修改意见和建议。整套丛书的特点:,确保权威性,注重研究工作的质量,确保研究报告为反映各学科发展情况的*权威性的指导性丛书;第二,体现前瞻性,学科涉及面较大的不要求面面俱到,应注重体现*热点、前瞻和重大学术进展;第三,将2007年第四季度学科发展的内容纳入进去,做到严谨、完整;第四,时效性好;第五,整体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