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分析力学的简明教材。全书共分10章,第1~3章阐述了分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内容包括分析静力学与动力学普遍方程等; 第4、5章属完整系统动力学,内容包括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和哈密尔顿正则方程; 第6、7章为力学的两种变分原理,内容包括积分型原理(即哈密尔顿原理)和微分型原理(即高斯原理)两部分; 第8~10章为非完整系统动力学问题初步,内容包括*类拉格朗日方程、阿沛尔方程以及凯恩方程。全书重点强调分析力学的基础理论,注重分析力学的基本方法,并阐述数学公式所蕴含的物理意义。书中共配有200多个例题和200多道习题,并附有部分习题答案,因此有较好的教学适应性。建议授课学时为48~64学时。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工程力学本科及机械类或相近专业研究生的分析力学课程教材,也可作为有关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教
弹性力学简明教程(第五版)
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是固体力学中的两个重要基础理论,本书篇讲述弹性力学理论,第二篇讲述塑性力学理论。 矢量和张量分析是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的重要数学工具,矢量和张量的指标记法及运算方法首先在章中阐述。第二至四章讲述弹性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第五至七章讲述塑性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第八章是关于金属的塑性理论,第九章简要地介绍求解弹性和弹塑性问题的有限元方法。 本书是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之一,也是为了适应大学进行“双语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本书适用于机械、土木、航空航天、交通、材料等专业的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工程师的提高和研究参考书。
本书收集了作者近20年中陆续发表或尚未发表的30多篇文章。分为人物篇、事件篇和议论篇三部分。这些文章概括了作者认为对力学发展乃至对整个科学发展比较重要而又普遍关心的课题,介绍了阿基米德、伽利略、牛顿、拉格朗日等科学家的生平与贡献,也介绍了我国著名的力学家,还对力学史上比较重要的事件,如能量守恒定律、梁和板的理论、永动机等的前前后后进行了介绍。每篇文章中,有作者对历史事实的认真考据,也有作者独到的见解;同时,涉及当前科学和力学发展有关的基本问题,作者也发表了一些议论。本书对科学史有兴趣的读者、对学习力学的学生和教师,都是一本难得的参考书。
本书是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力学与理论力学(第二版)》(分上、下两册)完全配套的习题解答,是学习力学与理论力学课程的配套辅导书。本书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的知识,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加强对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的掌握,为学生提供完整而详细的课后习题答案,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和应试水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可以用来帮助学生完成考研备考学习。
本教材结合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培养目标,重点讲解流体力学与热传递过程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流体静力学基础、流体动力学基础、黏性流体运动及其阻力计算、热传导、对流传热、辐射传热等理论基础。
本书根据*高等学校非力学专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教学基本要求,总结长期的教学实际经验,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情况而编写的。本书注重工程实际应用,从力学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在各章中精选了大量易于学生理解的工程和生活实例,以便于学生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本书内容分为两部分,包括:静力学(静力学基础、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平面任意力系、空间力系);材料力学(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拉伸与压缩、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能剪切和挤压、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强度、弯曲变形、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书后附有常见截面的几何性质、型钢表。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各专业的工程力学课程(中、少学时)的教学用书,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集中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二十一篇文章。作者从日常熟悉的现象入手叙述这些现象背后普遍的力学道理。例如谈论飞机为什么能够飞起来,从拍西瓜引出医学上常用的核磁共振、CT和超声检查,谈论摇撸、刹车、差动齿轮、高楼边上风大等问题,都采用独具特色的叙述方式,启发读者做进一步的思考以弄清这些科学技术领域的关键。抽象性是近代力学发展的一个方面的特点。书中有几篇文章,如谈对称、变换、细观力学等,从比较直观的现象把读者引向比较抽象的思考。如果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够沿着作者的思路做进一步的动脑筋探讨,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本书可以供高中生、理工科大学生、教师以及广大读者阅读和参考。
本教材根据*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吸收国内外优秀教材的精华,尤其是德国教材所具有的起点高、内容广、简明扼要的优点,结合作者20多年从事基础力学教学的丰富经验编写而成,是面向对力学知识有一定要求的非机械专业的少学时“工程力学”课程新型教材,以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更高要求。本教材分为两篇:篇为理论力学,包括力系的简化、力系的平衡、点的运动学、刚体运动学、点的复合运动、质点运动微分方程、达朗贝尔原理、动能定理和动量原理;第二篇为材料力学,包括材料力学绪论、应力状态理论、杆的拉伸与压缩、扭转、梁的弯曲应力、梁的弯曲变形、强度理论与组合变形、能量原理和压杆稳定。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由刘瑞堂,刘锦云著,全书主要介绍金属材料在各种载荷与环境条件下的力学性能,重点阐述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宏观规律和微观本质,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与评定方法及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本书是为适应应用型本科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需要编写的。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学习的特点,结合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朱炳麒主编《理论力学(第2版)》的教学内容,按照“注重基础,强调应用”的原则进行设计和编写,适用于应用型本科机械类和土木类各专业中等学时的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本书由静力学基本概念和物体的受力分析、平面力系、空间力系、点的运动学、刚体的基本运动、点的合成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质点动力学、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达朗伯原理、虚位移原理等13章组成。本书分章安排内容,各章由习题和复习题两部分组成。习题设计成活页,以方便学生完成作业。复习题设计成填空题,以方便学生复习。书后附有习题和复习题的参考答案。
《岩石力学(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配套系列教材)》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配套系列教材》之一,全书系统介绍了岩石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计算方法和工程实践应用等,主要内容包括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岩石变形特性与强度理论、岩体的力学性质及其强度准则、岩体地应力及其测量方法、岩石力学数值分析方法、岩石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岩石力学研究展望等。除绪论外共计7章,每章配备了相应习题与思考题。 本书严格遵循土木工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突出工科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现代科技有机结合的工程性和实践性,旨在培养学生重点掌握岩石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工程实践应用能力。本书可用作土木工程学科各专业方向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采矿工程、水利水电工程、铁道工程、港航工程、石油与天
本书是“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的研究成果,主要是配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写的《理论力学》(第6版)教材而撰写的教学和学习指导用书。全书每章包括五部分内容:教材内容剖析(理论内容提要,知识结构框图,要求·重点·难点),教学策略。学习方法和要点提示(对教学和学习方法提出建议,并对深层次内容加以提示和说明),习题分类·解题步骤·解题要求,典型题分析和精解(多数例题采用多种方法求解,有助于读者融会贯通所学内容),课后习题选解。本书力求把基本问题交代清楚,并不断加大难度,使读者逐步掌握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大学生和考研者的学习和应试指导书,以及从事本课程教学的青年教师的教学指导书。
《统计热力学》初是E.薛定谔1944年1月至3月在爱尔兰都柏林高级研究院理论物理所的研究班讲座上的讲演稿,迄今已70年。几十年来,统计物理有了巨大发展,但本书所阐述的基本原理以及内容和方法仍是该门课程的牢靠基础。本书不是入门教材,其目的是发展一种简单而统一的标准方法,论述统计力学的基本问题。作者对一般书中常见的论题,讨论得比较精简,而对通常被忽略的极关重要之点,则讨论得十分详细,同时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普遍步骤上,而以例子作为说明。 《统计热力学》可供大专院校物理系、化学系师生和有关科技工作者参考。
本书(五版)介绍流体静力学,一元流体动力学,不可压缩流体动力学,绕流运动。孔口和管路计算的基本理论,气体射流,相似性原理和因次分析以及常用泵与风机的原理和特性,并附录了常用泵和风机的运行和性能资料。每章均附有思考题和习题,书末有部分习题答案。 本次修订保持了第四版的基本内容和特色。增添了思考题;对概念的表述和公式的条件等进一步作了修正;强调了变频泵和风机的应用基础,更新了陈旧的型号。
伟大的实验与观察 力学发展的基础
《《力学与理论力学(第二版)》习题解答》是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力学与理论力学(第二版)》(分上、下两册)完全配套的习题解答,是学习力学与理论力学课程的配套辅导书。《《力学与理论力学(第二版)》习题解答》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的知识,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加强对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的掌握,为学生提供完整而详细的课后习题答案,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和应试水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可以用来帮助学生完成考研备考学习。
本书根据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订的“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编撰而成。全书共14章,分I、II两册。第1册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平面杆件体系的组成方式、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基本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II册共6章,主要内容包括超静定结构的其他分析方法,以及矩阵位移法、结构动力、稳定和极限荷载计算等专题。 本书贯彻以读者为中心的宗旨,融入了作者经多年思考和总结的“四多四少”(多图释、少文叙;重逻辑、少推理;增情感、少刻板;重能力、少技巧)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具有鲜明的以工科思维为主体并融合部分人性化思想的特色和风格。书中每个章节的逻辑关系均经过精心设计,按照一条主线、几条副线
这是一本为力学及其相关专业,如机械、土木、航空等专业的大学生或研究生编写的弹性力学教材,内容包括应力、应变、应力应变关系等基本概念;弹性力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程和基本解法。书中还分别讨论了弹性柱体的扭转、弯曲、平而、空间、弹性波、结构稳定性及热应力等问题。为了叙述简洁,便于课堂推演,书中采用Descartes张量讲述理论的基础部分;在讲述具体例题时则使用通常的分量表示方法。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融入编者的一些体会,力求符合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过程,以利于读者理解。本书也可作为力学工作者和结构工程师的参考读物。
本书针对当前应用型本科学生的数学、物理基础,在保证理论力学基本理论教学内容的同时,突出应用性,适当简化推导过程,书中附有较多图片以增加直观性。 本书内容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篇。静力学包括静力学基础、平面力系、摩擦、空间力系;运动学包括点的运动学、刚体的基本运动、点的合成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动力学包括质点动力学、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达朗伯原理、虚位移原理、振动基础等。本书各章附有小结、思考题和习题。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工科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交通、动力、土建等专业以及研究型高校近机类、非机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自学、函授教材。本书推荐学时数为48—64。考虑到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需要,书中带*的章节为选学内容,带*的习题为选做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