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分析力学的简明教材。全书共分10章,第1~3章阐述了分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内容包括分析静力学与动力学普遍方程等; 第4、5章属完整系统动力学,内容包括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和哈密尔顿正则方程; 第6、7章为力学的两种变分原理,内容包括积分型原理(即哈密尔顿原理)和微分型原理(即高斯原理)两部分; 第8~10章为非完整系统动力学问题初步,内容包括*类拉格朗日方程、阿沛尔方程以及凯恩方程。全书重点强调分析力学的基础理论,注重分析力学的基本方法,并阐述数学公式所蕴含的物理意义。书中共配有200多个例题和200多道习题,并附有部分习题答案,因此有较好的教学适应性。建议授课学时为48~64学时。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工程力学本科及机械类或相近专业研究生的分析力学课程教材,也可作为有关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教
弹性力学简明教程(第五版)
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是固体力学中的两个重要基础理论,本书篇讲述弹性力学理论,第二篇讲述塑性力学理论。 矢量和张量分析是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的重要数学工具,矢量和张量的指标记法及运算方法首先在章中阐述。第二至四章讲述弹性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第五至七章讲述塑性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第八章是关于金属的塑性理论,第九章简要地介绍求解弹性和弹塑性问题的有限元方法。 本书是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之一,也是为了适应大学进行“双语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本书适用于机械、土木、航空航天、交通、材料等专业的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工程师的提高和研究参考书。
本书收集了作者近20年中陆续发表或尚未发表的30多篇文章。分为人物篇、事件篇和议论篇三部分。这些文章概括了作者认为对力学发展乃至对整个科学发展比较重要而又普遍关心的课题,介绍了阿基米德、伽利略、牛顿、拉格朗日等科学家的生平与贡献,也介绍了我国著名的力学家,还对力学史上比较重要的事件,如能量守恒定律、梁和板的理论、永动机等的前前后后进行了介绍。每篇文章中,有作者对历史事实的认真考据,也有作者独到的见解;同时,涉及当前科学和力学发展有关的基本问题,作者也发表了一些议论。本书对科学史有兴趣的读者、对学习力学的学生和教师,都是一本难得的参考书。
本书是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力学与理论力学(第二版)》(分上、下两册)完全配套的习题解答,是学习力学与理论力学课程的配套辅导书。本书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的知识,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加强对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的掌握,为学生提供完整而详细的课后习题答案,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和应试水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可以用来帮助学生完成考研备考学习。
本教材结合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培养目标,重点讲解流体力学与热传递过程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流体静力学基础、流体动力学基础、黏性流体运动及其阻力计算、热传导、对流传热、辐射传热等理论基础。
本书根据*高等学校非力学专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教学基本要求,总结长期的教学实际经验,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情况而编写的。本书注重工程实际应用,从力学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在各章中精选了大量易于学生理解的工程和生活实例,以便于学生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本书内容分为两部分,包括:静力学(静力学基础、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平面任意力系、空间力系);材料力学(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拉伸与压缩、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能剪切和挤压、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强度、弯曲变形、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书后附有常见截面的几何性质、型钢表。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各专业的工程力学课程(中、少学时)的教学用书,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集中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二十一篇文章。作者从日常熟悉的现象入手叙述这些现象背后普遍的力学道理。例如谈论飞机为什么能够飞起来,从拍西瓜引出医学上常用的核磁共振、CT和超声检查,谈论摇撸、刹车、差动齿轮、高楼边上风大等问题,都采用独具特色的叙述方式,启发读者做进一步的思考以弄清这些科学技术领域的关键。抽象性是近代力学发展的一个方面的特点。书中有几篇文章,如谈对称、变换、细观力学等,从比较直观的现象把读者引向比较抽象的思考。如果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够沿着作者的思路做进一步的动脑筋探讨,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本书可以供高中生、理工科大学生、教师以及广大读者阅读和参考。
本教材根据*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吸收国内外优秀教材的精华,尤其是德国教材所具有的起点高、内容广、简明扼要的优点,结合作者20多年从事基础力学教学的丰富经验编写而成,是面向对力学知识有一定要求的非机械专业的少学时“工程力学”课程新型教材,以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更高要求。本教材分为两篇:篇为理论力学,包括力系的简化、力系的平衡、点的运动学、刚体运动学、点的复合运动、质点运动微分方程、达朗贝尔原理、动能定理和动量原理;第二篇为材料力学,包括材料力学绪论、应力状态理论、杆的拉伸与压缩、扭转、梁的弯曲应力、梁的弯曲变形、强度理论与组合变形、能量原理和压杆稳定。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由刘瑞堂,刘锦云著,全书主要介绍金属材料在各种载荷与环境条件下的力学性能,重点阐述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宏观规律和微观本质,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与评定方法及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本书是为适应应用型本科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需要编写的。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学习的特点,结合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朱炳麒主编《理论力学(第2版)》的教学内容,按照“注重基础,强调应用”的原则进行设计和编写,适用于应用型本科机械类和土木类各专业中等学时的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本书由静力学基本概念和物体的受力分析、平面力系、空间力系、点的运动学、刚体的基本运动、点的合成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质点动力学、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达朗伯原理、虚位移原理等13章组成。本书分章安排内容,各章由习题和复习题两部分组成。习题设计成活页,以方便学生完成作业。复习题设计成填空题,以方便学生复习。书后附有习题和复习题的参考答案。
《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结合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以及日照职业技术学院设备/暖通专业的教学实践,以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工程应用为目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主要内容包括篇 流体力学;章 流体及其物理性质;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第三章 流体动力学基础;第四章 流动阻力及能量损失;第二篇 泵与风机;第五章 泵与风机基础;第六章 泵与风机的性能;第七章 泵与风机的运行与调节;第三篇 实践环节;实践项目一:流体流动特性的观察实验;实践项目二:管路特性曲线的测定;实践项目三:泵与风机的拆装实训;实践项目四: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的测定;实践项目五:泵与风机的故障分析和检修实训;实践项目六:水管路系统的设计训练;实践项目七:风管路系统的设计训练。
《理论力学》是作者(武青)根据在青岛大学多年从事普通物理和理论力学教学的实践经验,在自编并使用多年的《理论力学》讲义基础上为物理类专业编写的,是继将力学和理论力学课程打通后的教学适用书。 《理论力学》共分9章,包括牛顿力学的方程列解、有心力场、刚体、多自由度系统的微振动、分析力学的静力学、拉格朗日力学、哈密顿正则方程、哈密顿变分原理和狭义相对论。 《理论力学》可作为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理工科大学物理系一年级下学期的理论力学课教材,也可以供其他专业的师生作教学参考书。
本书围绕流体流动问题的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试验研究三种求解思路,系统地讲述了流体基本性质、流体静力学、理想流体一元流动和二元流动解析、黏性流体层流运动解析、湍流理论和工程湍流解析、量纲分析与相似原理、计算流体力学基础等内容。本书可作为能源动力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参考用书。
有限元方法是计算流体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工程计算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书内容从基本的有限元基础知识讲起,难度逐渐加深,每一章都是针对一个计算实例进行理论讲解和公式推导的,在此基础上,每个实例都配置有十分清晰的程序代码。 毕超编著的《计算机流体力学有限元方法及其编程详解》共分8章,第1章以有限元方法求解常微分方程为例,讲解有限元方法求解微分方程的基础知识;第2章以理想流体流动为例,介绍有限元方法求解Laplace方程的方法;第3章讲述速度-压力有限元法和罚函数有限元法求解牛顿流体Navier-Stocks(简记为N-S)方程组的方法,为后续章节奠定基础;第4章讲述非牛顿流体问题的求解方法;第5章讲解考虑惯性项时N-S方程组的求解方法;第6章讲述与时间有关的流体流动问题的求解方法;第7章讲述与时间有关的热传导问题
本书是将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的经典内容及*成果以能量转换和传递为主线,优化组合而成,是一门课程改革综合化教材。全书共分三篇:*篇为工程热力学,包括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理想气体的热力性质和热力过程,水蒸气和蒸汽动力循环,混合气体和湿空气,气体和蒸汽的流动;第二篇为流体力学,包括流体性质和流体静力学基础,一元流体动力学基础,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管路计算;第三篇为传热学,包括稳态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传热与换热器。本书可供高职高专能源动力类,机电设备类和建筑设备类等专业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根据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订的“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编撰而成。全书共14章,分I、II两册。第1册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平面杆件体系的组成方式、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基本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II册共6章,主要内容包括超静定结构的其他分析方法,以及矩阵位移法、结构动力、稳定和极限荷载计算等专题。 本书贯彻以读者为中心的宗旨,融入了作者经多年思考和总结的“四多四少”(多图释、少文叙;重逻辑、少推理;增情感、少刻板;重能力、少技巧)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具有鲜明的以工科思维为主体并融合部分人性化思想的特色和风格。书中每个章节的逻辑关系均经过精心设计,按照一条主线、几条副线
《趣话流体力学》是一本科学与艺术交融的流体力学科普读物,内容大致可分为 力学诗话 和 力学趣谈 两部分。 力学诗话 的文章,力图从中国古代诗词中对流体力学现象观察和描述的佳句入手,将诗情画意与近代流体力学的内容交融在一起阐述。 力学趣谈 的文章,希望就日常生活、生产中的流体力学现象,风趣地揭示出深刻的力学道理。 《趣话流体力学》内容生动新颖,文理交叉,图文并茂,笔调流畅,可读性强,能使读者体验力学趣味,感受力学魅力,以诗情画意之美,增益力学之美,以力学之美,体验诗情画意之美,是一本适合文理工科大学生、大中专物理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及诗词和自然科学爱好者的优秀读物。
本书(五版)介绍流体静力学,一元流体动力学,不可压缩流体动力学,绕流运动。孔口和管路计算的基本理论,气体射流,相似性原理和因次分析以及常用泵与风机的原理和特性,并附录了常用泵和风机的运行和性能资料。每章均附有思考题和习题,书末有部分习题答案。 本次修订保持了第四版的基本内容和特色。增添了思考题;对概念的表述和公式的条件等进一步作了修正;强调了变频泵和风机的应用基础,更新了陈旧的型号。
本书是为适应一般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需要而编写的工程力学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力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较好地兼顾一般工科院校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需要;在内容叙述上,力求概念清晰、原理方法透彻、应用步骤规范,加强与工程实际的联系。 全书涵盖了“理论力学”中的“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大部分内容。除绪论外,分为2篇,共12章。第1篇为静力学,包括刚体静力学基础、力系的简化、力系的平衡、摩擦共4章;第2篇为材料力学,包括材料力学概述、材料的力学性能、杆件的变形特点、杆件的内力分析与内力图、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刚度条件与应变状态、压杆稳定、材料力学专题共8章,其中,材料力学专题部分可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需求选讲。 本书可作为一般工科院校中、少学时工程力学课程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
《《力学与理论力学(第二版)》习题解答》是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力学与理论力学(第二版)》(分上、下两册)完全配套的习题解答,是学习力学与理论力学课程的配套辅导书。《《力学与理论力学(第二版)》习题解答》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的知识,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加强对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的掌握,为学生提供完整而详细的课后习题答案,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和应试水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可以用来帮助学生完成考研备考学习。
本书涵盖了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的部分内容,内容精炼,例题充分、全面,习题由浅入深,包含大量工程实际问题。 本书共14章,包括静力学基础、汇交力系、力偶理论、平面一般力系、空间一般力系和重心、轴向拉伸与压缩、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及简单超静定梁、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组合变形时杆件的强度计算、压杆稳定、动载荷与交变应力。 本书配有免费电子课件,欢迎选用本书作教材的老师登录www.cmpedu.com注册下载或发邮件到ajiang2001@sina.com索取。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本科非机、非土类各专业中少学时工程力学的教材,也可供高职高专与成人高校师生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