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导体器件中,声子效应所起的关键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在电子器件向单原子和单分子器件发展的时代,人们更是迫切需要了解纳米体系中的声子特性。本书是论述纳米结构中的声子相互作用理论的一本好书。书中采用光学声子的介电连续模型和声学声子的弹性连续模型,讨论了在量子阱、量子线和量子点中的声子和声子的相互作用,电子和声子的相互作用,并用转移矩阵方法讨论了多层界面中的声子的输运特性。读者对象:物理学、微电子学等专业的研究生和科研人员。
中国三千多年的音乐声学,源远流长,乐律文献史料丰富。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声学,并对不同文明中的声学发展和成就,作出适当的比较和评价,是世界科技史、音乐文化史不可或缺的重大课题。 然而,多数现代读者所感受的音乐知识,基本是起于西方18世纪的古典音乐和近代的电子音乐,其中潜移默化占主导地位的,似乎就是西方近代的声学成就。更有甚者,由于西方史学家对中国科学技术(包括声学)发展史存在偏见,导致古代中国的音乐声学成就,不仅在西方没有得到适当的评价,就是在近代中国,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 本书以原始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为依据,系统地分析古代中国在声学和律学方面的成就,并驳斥了西方学者的种种误解和偏见。 本书致力于证实,古代中国的三分损益律制是世界上现存的早用五度生律而没有*音差问题的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