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电子技术的发展史和光本质探索的历史,从电磁科学的建立到电子战,从火的神话传说到光的波粒二象性。其中既有深刻的思想,也有生动的故事,可以帮助读者消除对物理的隔膜,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内容分为两大部分 电子技术和光本质探索,共包含63篇相对独立的文章,其中与电子技术有关的文章34篇,与光本质探索有关的文章29篇。 1.1 奥斯特的发现 奥斯特(1777 1851)是丹麦物理学家,1777 年 8 月 14 日生于丹麦一个药剂师家庭。由于家庭清贫,只能在家自学,没有进入正规学校读书。不过受家庭的影响,奥斯特小时候就对药物学、化学实验和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794 年,通过中学毕业考试后,奥斯特以同等学力考入哥本哈根大学攻读医学和哲学,同时学习了一些别的自然科学课程,并于 1799 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受到康德哲学
本书从3C认证中的电磁兼容问题入手,介绍了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有关内容、电磁兼容基本名词术语,以及电磁兼容测试标准和方法。着重讲述了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包括提高产品抗扰度的方法,设备内部的电磁兼容性设计,设备安装、现场故障检测等,实用性强。 本书适合于电子线路设计人员、产品质量检验人员及现场调试维修人员阅读,也可作为专业的电磁兼容检测试验人员、产品研究开发人员及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本书全面讲述了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规律、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场论、静电场、恒定电场、恒定磁场、静态场的解、时变电磁场、平面电磁波、导行电磁波、电磁波的辐射等。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与电子信息类及相关专业本科或研究生的教材,用作高职高专教材时可适当节选,也可作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电磁场基础理论及应用的参考书。
本书是梁灿彬修订的《普通物理学教程电磁学》(第二版)的配套学习辅导书。书中按章节顺序对主教材中的习题给出了分忻和解答,帮助学生启发思路,巩固所学知识;并对一部分思考题给出了分析和指导。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物理类专业学生的学习辅导书,特别适合以《普通物理学教程电磁学》(第二版)为主讲教材的师生使用,也可供其他读者参考。
近年来,电磁兼容的概念已悄然渗透到了生物医学和生态学的领域。本书介绍了电磁辐射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生物效应,并从环境电磁辐射对人体各层次局部小电磁兼容系统施行骚扰的概念出发,介绍了电磁生物效应的机理、应用和防护。为便于理解人体内外环境的电磁兼容,还简述了生物电和电生理知识;同时介绍了生物芯片中的电磁场,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本书是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工程电磁场导论》相配套使用的辅助教学用书。本书对《工程电磁场导论》中的每节后的习题,每章后的总习题以及思考题,无一遗漏地作了较为详细的解答。考虑到通信专业的需要,在每章后边增加了一些波的补充题。 本书的出版,对使用《工程电磁场导论》以及其他同类教材的教师和学生都将起辅导参考的作用。本书可作为电类各专业和自动化类各专业以及电大、夜大、函授类大学生学习电磁场理论的参考用书。
本书讲述的是:已经晋级的四所学校,以“电”为主题,争夺参加全国实验大赛的两个名额。结果,黎明小学实验社因致命的失误而遭淘汰,接着,校长也突然宣布关闭实验室。热爱科学的小宇和实验社的成员,决定进行一项秘密计划,是否能成功挽救实验社的命运呢?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内容,包括:矢量分析、宏观电磁运动的基本规律、平面电磁波、平面波的反射与折射、导行电磁波、电磁波的辐射、静态场、稳恒场的解法和电磁场理论专题共九章。书中有数量的例题和习题以及相应的习题答案。 本书按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组织内容,即先由基本实验定律归纳总结出描述宏观电磁运动普遍规律的麦克斯韦方程组,然后讨论时变场和静态场等具体情况。 本书适于作高等院校电子与通信工程及信息技术类等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和科技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