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本书以著名的桌面化学办公系统软件ChemBioOffice2008和广泛使用的量化计算软件Gaussian03的使用为例,采用图形界面与文字叙述相对照的方式,详细介绍了化学图文设计和分子模拟计算的方法。内容包括:计算机化学及化学模拟的概念与方法;ChemSketch化学图文绘制技巧;ChemBioDraw化学生物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结构查询、结构与性质计算;ChemBio3D结构模型构建、修改、显示与输出的方法和技巧;ChemBio3D中量子化学接口软件(MOPAC、Gaussian、Jaguar等)在分子模拟计算中的应用;Gaussian03输入文件的编制、计算作业的运行、计算结果的观察等方法;利用GaussView4.1创建、设置、运行与观察Gaussian输入/输出文件的方法。书中采用众多计算实例,介绍了单点能计算、几何优化计算、频率计算、高精度计算、化学反应路径计算、激发态的计算和溶液中的模拟等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的
本书第2版作为“十一五”规划教材是在第1版面向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书中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自动控制理论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全书共分9章,前6章介绍连续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时域分析、根轨迹分析、频域分析以及系统的校正等方法。第7章介绍非线性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其中包括相平面法和描述函数法。第8章介绍离散控制系统的理论,用时域法分析了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动态性能和稳态误差,以及数字校正等问题。新增加的第9章内容,精练地介绍了目前国际控制界流行的 MATLAB仿真方法,并精心设计了经典的模拟实验以供读者训练之用。在附录中增加了拉普拉斯变换和MATLAB应用的基础知识以供读者查用。 为便于读者自学,本书精心选编了大量解题指导,旨在加强学生的课后训练,提高分析设计能力,以便学生灵活运用各章方法。同时
“侦查学原理”是侦查学专业的必修课。随着新的历史时期侦查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该门课程的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为了适应新形势下该门课程教学的需要,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教研室部分教师在广泛调研和不断探索的基础上,编写本教程。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一篇阐释了侦查学的对象体系,下篇论及侦查的概念、价值、功能、原则等与侦查相关的一般问题。由任惠华主编。
化学元素是大自然的基石。 本书以化学元素为切入口,普及化学的基础知识。 本书采用“元素列传”这样的手法,写出一个个化学元素的小传,讲述这一元素的发现史、特性、用途,使读者获得关于化学元素的方方面面的知识。
《化学元素的奇妙世界》不仅是一本科普书,它还是一本工具书。《化学元素的奇妙世界》简要地介绍了119种化学元素的相关数据及基本性质,包括元素的名称、发现者、熔点、沸点、原子半径、电负性等14种信息,还有原子结构图、光谱图、原子在周期表中位置示意图。《化学元素的奇妙世界》通过丰富的全彩图片告诉读者各种元素与我们生活的相关性,讲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化学知识。《化学元素的奇妙世界》适合初学者、想了解化学的读者作入门读物,适合有化学基础的读者如中学生查阅化学元素的相关信息、了解化学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在高等学校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的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孙尔康等主编的《化工原理实验》是化工原理实验教学长期改革的产物。书中突出满足21世纪化工科技发展对化工类高级人才的要求,尤其是创造能力的要求,强调实验教学所具有的实践性和工程性;力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掌握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正确表达实验结果的方法;开拓学生的实验思路,掌握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化工原理实验》的内容适合于本科化工类专业、化学类专业、化学师范专业、应用化学专业以及材料类专业的化工原理实验、化工基础实验和化工专业实验教材。
中国化学会编著的《化学学科发展报告(22011)》由“综合报告”、“专题报告”和“附件”三部分组成。在综合报告中,为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化学学科的新发展,继《化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8—2009)》之后,再次编写“近年国际化学领域的部分重大进展”一节,希望它能对读者有所裨益。综合报告中“近两年我国化学学科取得的进展”一节是执笔人根据各学科和专业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有关学科以及编写组人员提供的资料和从相关网站收集到的部分资料编写而成,文中共涉及国内科学家近年发表的论文765篇。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欧元的诞生,促进了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迅猛发展,本书对东亚经济合作的原动力和组织形式、合作的努力和成果、合作的渠道和前景等,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对合作的重点,包括金融与货币、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劳务和科技合作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的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提出了建设性的设想和预测。 本书作者将100年来的诺贝尔化学奖按具体内容分为六大领域:元素探索、化学分析、胶体与高分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与量子化学以及生命体中的化学,以该领域的发展为主线,把百年来的135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获奖成果贯穿其中,使读者不但能对百年诺贝尔化学奖有个总括性的了解,从总体上把握20世纪化学的发展历程,体会到科学发展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