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以化学元素为主线,对各种元素进行了全面、生动的介绍。本书的*特点是全面铺开和重点突出:一是对迄今发现的所有元素进行顺序介绍,二是对重点元素从基本物性参数表、发现故事、制备方法、理化性质、用途和分布、生物作用和危害性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本书适合广大青少年、化学爱好者、化学等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合作与探究为主,强调知识的意义建构?本书的编写主要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理论,按篇?章体例编写?理论篇主要突出师范生实验教学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实践篇则是在理论篇的学习基础上突出培养师范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实验设计?实验探究与创新等能力?安全篇则重点阐述化学实验中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书注重在呈现方式上对学生探究意识的培训与思维的训练,通过微型实验的介绍激发学生改进与创新的兴趣?全书内容充实而新颖,具有凸显师范性?突出探究性?注重创新性等特点?
本书分为概论、基本型综合实验、应用型综合实验、研究型综合实验与科研探索计划、附录五个部分,收录编写了49个实验,8个专题。《BR》 概论介绍了综合化学实验课程的基本要求,实验室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知识。基本型综合实验和应用型综合实验部分采取专题带实验项目的模式。研究型综合实验与科研探索计划则以课题模式领衔,给小一些热点方向的背景、示范实验和拓展导引等,与学生创新研究活动结合在一起,构成学生科学研究训练计划。
《化学物料识用与分析》分为上下两册,其中上册包含3个学习情境、16个学习任务和18个实验项目,下册包含5个学习情境、24个学习任务和17个实验项目。共计课时224。内容呈现理实一体化。每个学习任务都配有思考与习题。全书选材典型、内容设置合理、重点突出,强调物料的识用。 本书可作为应用化工技术、石油化工技术、有机化工生产技术、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化学制药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生物化工工艺、工业分析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教材,还可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作者总结近几年来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成果,并配合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和模式编写而成的。全书分上、下两册,共分八章四大部分,分别是基础知识、基本实验、创新研究性实验和附录,其中基本实验又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创新研究性实验是根据作者多年从事的科研工作总结出来的,共有16个实验。全书共收录140个实验,其中 三性 实验达117个,占84%。本书可作为各类大专院校化学、应用化学、化工、环工、轻化、材料、农业、食品、生物、制药和医学等专业的教材,也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和师范院校的相关专业,还可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和选用。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是当今国际化学科学研究的前沿。绿色化学是利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设计合成对人类健康、社会安全、生态环境无害的化学品及其工艺。它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的化学,从根本上确保化工清洁生产,从而使对环境的治理从治标转向治本,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以绿色化学基本原理、原料的绿色化、过程的绿色化、产品的绿色化及能源的绿色化为主线,分别介绍了绿色化学的产生和发展,绿色化学的概念、原理、方法、应用及主要研究动向等内容,并结合实际,重点介绍了绿色化学品实例。全书分七章,主要包括绪论、绿色化学基本原理、绿色化学研究内容和任务、绿色化学品的设计原理及应用、绿色有机合成方法和技术、绿色化工生产技术、绿色能源。本书内容丰富,选材新颖,注
本书作者以传记方式分16章叙述了从古埃及时期到20世纪30年代化学发展的基本历程。本书内容丰富,取材翔实,从古老的炼金术到19世纪的化合价理论,再到20世界的周期律及原子结构,均有所涵盖。本书脉络清晰,观点客观、公正,目的在于为化学史提供一个简明而的综述,以利于读者对化学史产生整体的印象。
《化学物料识用与分析》分为上、下两册,其中上册包含3个学习情境、16个学习任务和18个实验项目;下册包含5个学习情境、24个学习任务和20个实验项目。共计课时224。内容呈现理实一体化。每个学习任务都配有思考与习题。全书选材典型、内容设置合理、重点突出,强调物料的识用。 本书可作为应用化工技术、石油化工技术、有机化工生产技术、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化学制药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生物化工工艺、工业分析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以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为指导思想,结合相关学科对化学知识的基本要求,以基础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重点,以实际应用为知识点的连接手段,采用“模块式”结构来编写的。本书由无机篇、分析篇、有机篇和附录四个模块组成。无机篇包括溶液的性质,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和离解平衡,氧化还原和电化学,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配位化合物,重要元素和化合物;分析篇包括定量分析、误差与数据处理,滴定分析法概述和酸碱滴定,分光光度法简述,分析过程;有机篇包括有机化合物的概念、结构、价键、特性、反应类型,开链烃、环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及其衍生物,胺及含硫磷有机化合物,碳水化合物;附录包括化学与日常生活,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环境,化
印刷化学基础是印刷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本书在介绍物质的组成、性质和物质间转化的化学变化规律时,着重介绍与印刷相关的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基础理论,有关化学反应平衡的基本原理以及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界面化学基础。
中华化学工业会是由欧美归国留学生于1922年在北京创办的我国个化学工业学术团体。中华化学工业会不仅为后来相继成立的专门学术团体起到了示范和带领作用,而且还推动了国家高等化学教育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化工人才,从而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建制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成为中国现代化工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目前国内尚无对中华化学工业会的系统性研究。本书通过大量的手资料,运用史料分析、文献解读、比较分析等方法,以该学会承担的社会角色为主线,研究了学会自1922年至1949年的发展历程及其组织变迁,深刻揭示其产生的社会背景与现实条件,以及随社会变迁所进行的角色调适。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溶剂,具有无蒸气压、无污染、无毒性等独特的性质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绿色化学的研究热点。《高压下离子液体结构与物性研究》在阐述离子液体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高度压缩情况下其凝聚态结构和相转变行为,重点描述了压强对离子液体的热力学性质和相行为的影响。《高压下离子液体结构与物性研究》的研究丰富了离子液体的物性数据,能够更好地理解离子液体的热力学性质和相行为,有助于促进高压下离子液体的基础研究和应用,为实现离子液体回收提纯提供新的思路。 《高压下离子液体结构与物性研究》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以作为高压科学相关研究人员及从事离子液体研制和生产的企业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本教材的编写力求继承国内外配位化学已有教材、专著的精华,希望做到深入浅出,阐明基本概念,并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便于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和掌握配位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现代配位化学的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新成果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本书共分为8章,第1章介绍了配位化学的发展简史、研究内容,并对配合物的基础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归纳;第2章较全面地概括了配合物立体化学的基础知识;第3章系统地介绍了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第4章简述了配合物的电子光谱和磁学性质;第5章总结了近年来比较实用的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和表征手段;第6章较全面地介绍了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第7章总结了配合物的反应动力学和机理的相关规律;第8章简述了稀土配合物及其应用。
本书讲的就是关于代理、合伙以及有限责任公司(LLC)这几种基本商业组织形式的基本概念和法律原则。说到代理、合伙和LLC,这些商业形式在现代商业社会虽然不像公司那样风光,但事实上仍然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用在某些领域较公司更具优势。在法律上看,有关代理作合伙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其实是公司法的基石。像代理法下的越权原则还有代理人的忠诚义务以及合伙人之间诚信义务,无不发展成为公司法下的重要原则;而作为公司治理核心问题的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说到底还是一个代理问题。事实上,美国不少法学院的公司法课程往往是从代理和合伙讲起的,而有些法学院索性将课程称为商业组织法以表明课程将涵盖代理、合理、LLC和公司等不同的商业形式。
人类的历史总是和化学共同发展。化学是帮助人们了解地球和宇宙中存在的物质的性质的学问,也是研究物质之间的反应的学问。从古至今,化学不断以它强大的力量驱使着人类。 本书的作者为日本知名科普作家,在本书中他将为读者讲解化学是如何影响人类历史的、介绍化学这门学问的知识探索的过程。与此同时,他还将结合浅显易懂的文章和图解、插图,向读者传达将人类的梦想和欲望变为实质的化学应用的趣味性。本书可以激发读者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书是与《新大学化学》(第四版)(科学出版社,2018年)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全书共12章,与教材相对应,具体包括化学反应基本规律、溶液与离子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物质结构基础、金属元素与金属材料、非金属元素与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及高分子材料、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生命、化学与生活、化学与国防等内容的学习导引。每章包括两大部分内容:本章小结(基本要求、基本概念、计算公式集锦)和习题及详解。在本章小结部分,给出了该章的知识点及重点,并对基本概念进行了详细解说。习题部分涵盖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各类题型,易、中、难等各种题目,配有详细的解答,并提供了八套综合练习题。此外,本书配备了第1~6章部分习题的视频讲解,读者可扫描封底二维码下载 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