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是人类认识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应对粮食生产、交通障碍、资源匮乏、气候变迁等一系列生存难题不可或缺的手段。今天,海平面上升、森林过度砍伐、物种灭绝、快速城市化和大规模移民等挑战日益严峻,地理学的意义愈发凸显。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地理学的研究主题、方法、学科意义和价值,梳理了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为读者打开了地理学的大门。
德国A.L.魏格纳关于大陆漂移假说的著作,1915年出版。魏格纳在这本书里系统地阐述、论证了他在1912年提出的大陆漂移说。全书分3篇共13章。一篇论述大陆漂移的基本内容,并把它同地球冷缩说、陆桥说和大洋永存说进行对比。指出了这些学说的缺点和问题,认为只有大陆漂移说才能解释全部事实。第二篇从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大地测量学等方面论证大陆漂移说的合理性。第三篇为解释和结论。从地球的粘性、大洋底、硅铝圈、褶皱与断裂、大陆边缘的构造形态等方面,讨论了大陆漂移的可能性以及漂移的动力。此书一出版,即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引起全世界地质学界、地球物理学界的重视。
这是一本利用户外线索辨别方向、预测天气、寻找水源、追踪动物的实用徒步指南。作者在本书中为读者分享了诸多观察和解读自然的技巧与心得。这些技巧与心得是他二十多年来行走在世界各地,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所积累的知识与经验。无论漫步在乡村还是城市,行走在海边还是山地,只要你善于观察,掌握解读自然的技巧,太阳、月亮、星星、云朵、土地、植物、动物等,都会变得更加有趣!
本书是*1998年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地理专业课程重大调整之后,为新设置的 自然地理学 课程而编写的教材。根据课程调整的要求,全书既注意保持自然地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又注意涵盖被取消的课程在地理专业中所需的内容,结构合理、内容新颖、资料丰富、图文并茂、针对性强,突出了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强调环境意识,贯穿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全书共11章,包括: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行星地球;地壳;气候;水文;地貌;植物;动物;土壤;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
随着地理学在各个国家获得显著的发展,人们对作为高等教育课程之一的地理学的性质和目的等等的有关问题,日益发生了兴趣。《地理学性质的透视》是哈特向继《地理学的性质》之后的又一著作,从经验主义哲学高度总结了区域学派的理论和方法,是地理爱好者的必*书。
本书基于哲学、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广阔视野,聚焦于地理学思想的发展演变。全书共4篇:第一篇概述地理学思想的基本问题;第二篇以人与自然关系为主线,评述哲学和科学发展所揭示的世界图景及其对地理学思想的价值与启迪;第三篇陈述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的发展,以及各种思想观念的演变;第四篇评述主要的地理学思想、观念、要义及其发展历程。
方程是世界的基本法则,改变了人类的命运,从波动方程、麦克斯韦方程组,到用于预测金融市场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方程,方程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毕达哥拉斯定理如何催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对数如何在建筑学中发挥应用?虚数为何对数码相机的发展至关重要?薛定谔的猫到底发生了什么?…… 本书选取17个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方程,以生动有趣的笔触讲述了它们背后的历史故事,以及它们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并从数学的角度对地球万物进行了性的探索与阐释。
本书通过大量统计图表和手绘插图,系统地介绍了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和相应公式,讲解了各种统计方法及其应用场景,并使用R语言进行了简单实现。内容涉及概率分布、假设检验、置信区间估计、非参数方法和回归分析等。全书图文清晰直观,基础概念、统计方法和分析结果皆一目了然,是一本统计学入门佳作,旨在帮助读者学习并应用统计学基础知识,为今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同时,本书还设有“统计学的历史”“伟人传”等专栏,趣味性十足。 本书适合所有对统计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初学者可以通过本书掌握基础知识,建立对统计学的整体印象;中级水平者可将本书用作参考手册,随时翻阅以便查漏补缺。本书还可作为统计学相关专业师生的辅助读物使用。
本书主要介绍地球物理大地测量联合反演模型辨识与确定,基于位错模式的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反演方法,基于粘弹体的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反演方法以及地球物理大地测量联合反演地壳应变应力场方法。体现了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的交叉特色,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可作为地球物理学专业、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亦可供从事相关领域及专业的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阐述了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概念、原理和主要方法,覆盖了光学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主要内容。本书以图像的获取和存储、图像统计和描述、图像显示、图像校正、图像变换、图像滤波、图像分割、图像分类和遥感信息提取为纲,以 理论-方法-应用 为目,便于读者理解和学习。
本书按照季节编排,详细阐述了如何从事与自然相关的110种活动:在春季赏花、种菜,在夏季露营、赶海,在秋季打太极、放风筝,在冬季观星、滑雪橇……通过这些深度的自然体验,我们可以缓解现代生活的压力所带来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并学会照料我们赖以存续的这个星球。不论是久居城市,还是身置乡间,你都能从本书中找到符合自己生活方式的活动创意,与大自然重新建立宝贵的联系。
在这本传记中,格雷克借助牛顿的重要信件和未出版的笔记,记述了这位科学界伟大人物之一的生活经历、与他有关联的人物,以及对他产生影响的重要事件,并勾勒出他所处的历史时期的全貌。本书细究了牛顿思想的形成脉络,阐明了他在哲学、物理学、光学和微积分等方面的重大成果,展现了孕育"牛顿数学"的那个古老的、直觉的、炼金术的宇宙,彰显了牛顿思想如何从科学到哲学改变人类理解世界的形式。此外,作者生动地描绘了牛顿内心的矛盾冲动和人格的微妙之处。这位远见卓识的"伟人"和"怪人"的一生,与他所努力理解的宇宙一样非凡。这本传记是诸多关于牛顿生平的著作中的经典名作,受到科学界和大众读者的喜爱和推崇。本书适合对牛顿生平以及数学、物理学、哲学和科学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加拉帕戈斯,查尔斯 达尔文称之为 自己的一个小小的世界 ,水手把它称为 Las Encantadas ―― 迷人的岛屿。它位于东太平洋,跨越南美洲西海岸的赤道,是热带地区*原始的群岛。加拉帕戈斯远远不只是地球上的野性天堂,它还是科学*重要的地方之一,经常被成为 演化的实验室 ――岛上的雀鸟启发了达尔文提出了 自然选择 这一革命性的理论。 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一书中,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从荒野到生物测试场,再到作为全球生态旅游点等关于群岛的鲜活的自然和人文历史;此外,他还描述了在加拉帕戈斯发现的生命形式的生动形象,以及令人惊叹的景观。*后,尼科尔斯还透露了群岛面临的巨大挑战,而这些挑战必须要不断平衡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才可以成功。尼科尔斯将群岛的历史、演化理论和自己在岛上的经历完美地编织在一起,从而表明加拉帕戈斯的故
1925年夏天,在荒芜、偏僻、北风肆虐的黑尔戈兰岛上,23岁的德国青年沃纳·海森堡在此构建了“量子论”,揭开了挡在我们与真相之间的那道帷幕。这一伟大的科学革命,拥有将广岛、长崎瞬间夷为平地的威力,也在人类的精神世界投下炸弹。当原本坚不可摧的事物受到质疑,就会打开新的道路,让我们能够看得更远。 从量子纠缠到多重宇宙,经典物理世界崩塌后,以量子理论重新阐释我们如何存在于宇宙之中。
随着自然地理学研究内容和应用方向的多样化,学术界对该学科的兴趣与日俱增,更加关注学科方法和哲学基础;同时,该学科也从技术进步中获益。受数量比和系统论的影响,也为了适应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自然地理学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越来越重视环境过程、景观演变、年代学、人类活动的重要性和学科应用。《变化中的自然地理学性质》对此类国际学术进展作了全面的综述;介绍了相关的研究文献和技术途径;展示了自然地理学家对塑造自然地理学学科形象所作的贡献。 《变化中的自然地理学性质》主要以年代为序分成三大部分:*部分涵盖了1850 1980年的学科发展情况,回顾了自然地理学从奠基到近期的发展过程。第二部分考察了该学科近今的各种研究途径。第三部分展望了该科学在新千年的发展趋势,特别关注在全球尺度和文化层面上的创新之路
本书讲述了一种理解和学习微积分的新思路。书中通过探索微积分发展历程背后的数学动机,展现了这一数学基本工具的魅力。作者根据自己研究和教授微积分的丰富经验,结合多年从事中学和大学数学教育的心得体会,对传统的微积分教学方式,即大多按照从极限、微分、积分到级数的顺序进行学习的方法提出了异议,探讨了一种更有趣、更易被接受和理解的学习方法。作者写过不少富有启发意义的微积分教材,此次利用自己在教学与研究方面的特长,写成了这本内容丰富、风格有趣的“小书”。本书适合中学以上水平的数学爱好者、学生和教师阅读。
本书为线性代数入门的科普读物,书中以“如何理解线性代数”“如何理解矩阵的基础概念与计算方法”为线索,用漫画故事生动呈现了线性代数初学者的学习历程。作者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结合生活例子讲解了线性代数中的基础概念及实际应用意义,解答了初学者在的常见困惑。本书讲解直观、通俗,适合作为正式学习线性代数前的入门读本,也适合作为了解线性代数原理的科普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