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阐述了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概念、原理和主要方法,覆盖了光学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主要内容。本书以图像的获取和存储、图像统计和描述、图像显示、图像校正、图像变换、图像滤波、图像分割、图像分类和遥感信息提取为纲,以 理论-方法-应用 为目,便于读者理解和学习。
《数字摄影测量学(第2版高等学校测绘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规划教材)》由张祖勋、张剑清编著,本书系统讲述了数字摄影测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辅助测图(数字测图)的方法:数字地面模型的理论与应用;数字影像基础;数字影像特征提取与定位;影像匹配基础理论与算法;数字微分纠正;新型航空摄影测量传感器及其数据处理和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等。全书分为两篇十五章,每章附有思考题,有关基础知识则列入附录。《数字摄影测量学(第2版高等学校测绘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规划教材)》反映了数字摄影测量的新发展与水平,可作为高等院校测绘类专业学习了摄影测量的基本知识的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基本教材,也可供其他有关影像信息提取专业的师生、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学习参考。
本教材内容共9篇,每篇针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一类功能或一种数据结构;篇中分章,每章为若干相对独立的练习,除了通用的查询、显示、分析,还包括数据输入、编辑、维护,使初学者通过循序渐进式的练习掌握GIS基本功能、数据类型,对GIS产生兴趣,进而理解GIS原理。所有练习均采用ESRI公司的软件ArcGIS10.1forDesktop的中文界面,有专门的练习数据相配套,并附带试用版软件。本教材内容涉及空间、属性信息查询,专题地图显示,属性数据管理,地图布局,空间数据的输入、编辑、校正、转换,空间插值,考虑成本的空间距离,缓冲区分析,叠合分析,邻域分析,空间统计,不规则三角网、三维多面体的生成,视线、视域分析,网络分析,地图注记,制图综合,基于元数据的搜索和维护及模型构建器等,涉及GIS各种数据模型、处理功能,并有综合练习帮助学习
本书系统、完整地介绍地图学的原理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地图与地图学的基本特征及定义、基本内容、学科体系及 地图学的发展历史与趋势,以及地图的数学基础、地图内容表示方法与制图综合、现代地图制图的技术方法、地图分析与应用等。作为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组成部分,本书强调原理与方法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经典与现代相结合,内容具有可读性、客观性和便于自学等特点,为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视觉思维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
论文写作是科技工作者的必修课,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手段,伴随着科研工作的全过程。针对目前研究生论文写作难,发表慢、数量少、质量低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写作技能是必需的。 《测绘科技论文中英文写作》共分7章,第1章对测绘科技论文写作的重要性,测绘科技论文的特性和分类,以及科技论文作者应有的基本素养进行了概述;第2章分析了测绘科技文献在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并以WebofScience数据库为例分析了文献检索的思路与方法;第3章主要分析了科技论文写作前的选题和构思;第4章是《测绘科技论文中英文写作》的重点,主要讲述了科技论文结构及各部分的写作方法与技巧;第5章主要介绍了测绘科技论文写作中图、表、量和单位符号的使用方法和常见问题;第6章论述了论文写作方面的具体要求和逻辑表达方法;
地理空间数据可视化是地理信息科学理论和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把地理空间数据转化为可视的表示形式,以提升人类地理空间认知能力。这是一个心智过程,成为近年来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的热点。本书全面介绍了概论、地理空间数据可视化基础理论、计算机可视化环境、图形可视化基本算法、图形映射变换和图形开窗与裁剪,论述了点状地物、线状地物、面状地物数据可视化和专题地理数据可视化的方法,详细讨论了三维地理空间数据可视化和地理时空数据动态可视化,最后介绍了图形交互技术与用户界面和地理空间数据可视化设计。
本书篇规定了工程中连续运行基准站建设中的土建工程、设备工程、质量检查与监理、资料汇交和运行维护等内容;第二篇规定了工程中GNSS大地控制网的布网设计、点位勘选、观测墩建造、观测,以及资料汇交等内容;第三篇规定了工程中高程控制网中的水准路线布设、水准路线的普查、选(补)埋、水准观测和资料汇交等内容。本规程针对点位建造和观测环节,还规定了建造流程、质量控制、施测方法、精度指标等内容。附录部分是针对正文的细化,并给出了样例。 本书适用于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可作为其他类似工程的参考书,可为相关专业科研人员和从事测量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全书首先系统地对表面形貌测量仪器的发展进行了综述,然后从原理、结构、信号处理、软件设计等方面论述了基于微恒力位移传感器的表面形貌测量系统、基于激光聚焦伺服式传感器的轮廓仪、基于激光干涉测量的轮廓仪等三种表面形貌测量仪器,最后论述了表面形貌测量仪器的关键部件——运动工作台。全书力求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本科生、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及教师的参考书,亦可供工矿企业从事仪器开发、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定量遥感产品的真实性检验和尺度转换、非遥感参数的遥感反演、地表通量遥感模型的能量不闭合、遥感热惯量模型在植被冠层上的不确定性等关键科学问题正处于攻坚阶段。本书在 一检两恰 真实性检验基础上提出了 传真法 、遥感 面信息 与无线网络传感器相结合的真实性检验方法;在尺度转换方面总结了现有的多种思维和方法,论述了定量遥感产品尺度转换的实质内涵和普适研究途径;在定量遥感建模和机理方面,构建了基于遥感LST的空气温度和空气水汽压的空间扩展模型;提出了既适用于裸土又适合植被冠层的遥感土壤水分热惯量模型及其在优化二层蒸散模型中的应用;讨论了定量遥感地表通量的水平平流问题及解决途经;构建了适用于混合像元并蕴含水平平流驱动的二层遥感土壤蒸发、植物蒸腾和土壤水分的一体化模型。
本书是高职高专院校非测量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是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要求编写的,主要知识点为:测量基本知识、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全站仪、小区域控制测量、全球定位系统(GPS)、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地形图的应用、道路测量、施工测量。每章中对本章的技能点配有实训内容,全书综合技能有综合实训内容。 学生学习本课程后,能熟练使用各种测量仪器,进行小范围平面图、地形图的测绘,能够应用平面图和地形图,能够进行测绘和施工放线等工作。 适用读者对象为高职高专园林、城市规划、园艺、林学、农田水利、土地规划、环境保护及相关专业学生,也可供中等职业学校和成人教育院校相关专业选用,也可供从事测绘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全面讲述了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导航卫星星座及其轨道、导航卫星信号与传输、定位接收机天线与前端器件和性能、接收机基带信号处理方法、捕获跟踪过程、定位信息解算原理、定位误差分析、辅助增强与组合导航技术。并适当给出应用实例,使读者能全面掌握多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同时,本书还给出实验指导,结合教学和实验的各个环节,让读者在学到知识的同时,通过动手实验环节获得更多直观感性的认识.培养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从而为我国的卫星定位导航领域培养优秀的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信息通信、航空航天、测绘遥感和自动控制等学科的本科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行业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的参考工具书籍。
为配合全国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研究组精心策划,邀请省内外测绘业界专家、著名学者和广东省测绘学会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培训专家,根据《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大纲》(2012版),研究资格考试趋势,结合广大考生实际,组织编写了这套《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2012版)系列辅导教材。 本套教材设计全面,分为三本辅导教材《测绘典型案例分析》《测绘综合能力强化》《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详解》和两本分类习题集《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试题解析》《全真模拟考试习题集》,旨在增强考生实战经验、提高考生应试能力。教材系统地介绍了考点涉及的各部分知识,有“同步训练”、“模拟题与答案”、“典型案例”、“真题详解”、“强化训练”和“自测习题”等内容,全面覆盖大纲,同时结合2011年考题中出现的“重点、难
本书以求新和务实为主要编写特点。全书分为四大部分:部分为基础篇(~六章),主要介绍测量学的基础知识与传统测量技术和方法,为必学内容,各专业通用;第二部分为提高篇(第七~十章),旨在介绍测量学的一些新仪器、新技术等现代测量技术与方法,以体现先进性,可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教学要求选用;第三部分为工程篇(第十一~十三章),重点介绍在规划设计、施工建造以及运营管理各阶段的测量知识,以突出本教材的工程性和实用性;第四部分为实训篇(第十四~十六章),介绍了测量实验与实习的有关内容,以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本书既可作为城市规划、建筑学、土木工程、给排水工程等土建类以及农林、地矿、管理类等非测绘专业测量学课程的通用教材,亦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根据国家现行的《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73—2010)、《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GB/T 20257.1~GB/T 20257.4)、《城市测量规范》(CJJ8—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和其他有关*标准、规程等编写而成,对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各种工程的测量手段等,进行详细的介绍;同时也对测量中的角度、距离、沉降等,进行了具体的介绍。 本书非常注重通俗性、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应用性突出、可操作性强、通俗易懂等显著特点。本书既可作为建筑(公路)工程测量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工具书,也可作为高职高专建筑(公路)工程监理和建筑(公路)工程管理专业的辅助教材和参考书。
《GB\T3792.6-2005测绘制图资料著录规则应用指南》阐述了GB/T 3792.6国家标准制定的目的、意义、修订背景和修订基本原则,依照图名与责任说明项、版本项、数学数据项、出版发行项、载体形态项、丛编项、附注项、标准书号及获得方式项等八大项,详细阐述了测绘制图资料的著录问题和方法。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报告(2011-2012)》总体上分为两大部分:部分是综合报告,主要从测绘与地理空间信息的空间基准建设、获取技术、处理方法、服务方式和应用领域等几个方面论述测绘学科的进展,由首席科学家宁津生院士牵头组织编写;第二部分是专题报告,由8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论述了测绘学科的8个分支学科在近两年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各专题报告分别由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委员会、工程测量分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地籍与房产测绘专业委员会、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测绘仪器专业委员会等组织编写。
本书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和《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197-1997)编写而成。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测量概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图识读、工程测量基本工具、控制测量、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地形测量、地籍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白纸测图、专业工程测量、工程施工测量、河道测量、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道路测量、渠道及水工建筑物测量、建筑物变形测量与竣工图编绘等。 本书内容丰富全面,可供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员使用,也可供水利水电工程其他施工管理人员参考。
为配合全国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研究组精心策划,邀请省内外测绘业界专家、著名学者和广东省测绘学会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培训专家,根据《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大纲》(2012版),研究资格考试趋势,结合广大考生实际,组织编写了这套《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2012版)系列辅导教材。 本套教材设计全面,分为三本辅导教材《测绘典型案例分析》《测绘综合能力强化》《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详解》和两本分类习题集《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试题解析》《全真模拟考试习题集》,旨在增强考生实战经验、提高考生应试能力。教材系统地介绍了考点涉及的各部分知识,有 同步训练 、 模拟题与答案 、 典型案例 、 真题详解 、 强化训练 和 自测习题 等内容,全面覆盖大纲,同时结合2011年考题中出现的 重点、难点、精粹 进行分别
郭明、周小平*的《移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旨在阐述移动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系统开发技术,介绍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地理信息的开发技术,并以移动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移动传感器、开发环境、开发语言与开发实例的介绍为主线,在深入总结与剖析了移动地理信息系统相关技术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当代三维空间信息获取的方法手段及相关的原理、空间数据库及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的关键算法等内容,接下来重点介绍了JAVA语言的基础以及相关的开发环境、Android系统的简介及UI基本外形与控制、Android系统的界面设计以及传感器与控制技术,以百度地图、天地图、Google Map等商用开发包为实例,着重介绍了典型移动GIS的开发接口及其开发案例,使读者能够很快地上手去编写移动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应用软件,提升实践开发的能力。 本书可作为地理信
为配合全国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研究组精心策划,邀请省内外测绘业界专家、著名学者和广东省测绘学会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培训专家,根据《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大纲》(2012版),研究资格考试趋势,结合广大考生实际,组织编写了这套《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2012版)系列辅导教材。 本套教材设计全面,分为三本辅导教材《测绘典型案例分析》《测绘综合能力强化》《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详解》和两本分类习题集《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试题解析》《全真模拟考试习题集》,旨在增强考生实战经验、提高考生应试能力。教材系统地介绍了考点涉及的各部分知识,有“同步训练”、“模拟题与答案”、“典型案例”、“真题详解”、“强化训练”和“自测习题”等内容,全面覆盖大纲,同时结合2011年考题中出现的“重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