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水充水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探查技术研究》以河南汝州朝川岩溶水充水矿区为例,介绍了矿区和矿井水文地质调查和综合分析方面的成果,并结合大量的实例.介绍了水质分析、同位素分析、地面瞬变电磁勘探、三维地震勘探、示踪连通试验、放水试验、渗流场数值模拟、力学模拟等新技术在矿区水文地质探查中的应用。 《岩溶水充水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探查技术研究》可供从事煤矿地测防治水和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管理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地震资料地质解释实践教学指导书》是地震资料地质解释理论课程的配套教材,根据油田实际资料编写,旨在通过实例研究让学生接受地震资料解释研究的系统训练。全书内容分为三部分: 部分为实例工区的基本概况介绍,对实践工区的地质情况进行要具体介绍;第二部分为基本数据加载及显示的操作,指导读者通过Petrel软件进行具体的地震资料解释操作;第三部分为专项训练。《地震资料地质解释实践教学指导书》主要供油气地质、油气资源勘查工程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使用。
为加强和规范煤矿地质工作,查明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及时处理煤矿地质灾害,有效预防煤矿事故,应急管理部、 矿山安全监察局组织制定了《煤矿地质工作细则》。本细则是在2013年制定的《煤矿地质工作细则》基础上,根据煤矿现在地质工作变化,修订而成。 细则共十章一百零四条,另有六部分附录,包含总则、煤矿地质类型划分及基础资料、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煤矿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煤矿地质观测与综合分析、煤矿建设阶段地质工作、煤矿生产阶段地质工作、煤矿闭坑阶段地质工作、煤矿地质信息化工作等内容。
为加强和规范煤矿地质工作,查明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及时处理煤矿地质灾害,有效预防煤矿事故,应急管理部、 矿山安全监察局组织制定了《煤矿地质工作细则》。本细则是在2013年制定的《煤矿地质工作细则》基础上,根据煤矿现在地质工作变化,修订而成。 细则共十章一百零四条,另有六部分附录,包含总则、煤矿地质类型划分及基础资料、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煤矿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煤矿地质观测与综合分析、煤矿建设阶段地质工作、煤矿生产阶段地质工作、煤矿闭坑阶段地质工作、煤矿地质信息化工作等内容。
余建星、李志刚、苗春生、吴朝晖编著的《深海油气工程风险分析及应用》基于对深海工程和工程风险分析的认识编写而成,为 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973项目、“十二五” 科技重大专项研究成果汇总,对深海工程项目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书中以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为主线,对深海工程常见的火灾风险, 风险,逃生、疏散与救援风险,船舶碰撞风险,水下隔离阀设置风险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从风险源辨识、概率分析计算、风险后果的理论分析及模拟计算等多角度进行了风险分析;运用FDS,PHAST,ANSYS等软件对各风险源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在各章节附有项目应用案例,以使读者加深理解和增强本书的实用性。
本书包括5章: 章绪论,介绍课程开设意义、教学大纲、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和《腐蚀与防护综合实验》的题目;第二章以防止50℃和300℃除盐水中20号碳钢的腐蚀为例,介绍设计目的、设计思想50℃和300℃除盐水中20号碳钢的防腐蚀方法设计;第三章设计50℃和300℃除盐水中20号碳钢的各防腐蚀方法防腐效果的实验验证方案;第四章介绍与“除盐水中碳钢腐蚀与防护”相关的实验基本操作;第五章介绍除盐水中碳钢腐蚀与防护虚拟仿真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及要求,以及虚拟仿真实验的PC端网页版软件使用说明和操作指南、手机版Mlabs软件下载及使用说明和操作指南。
本书较完整地介绍了一般石油地质实验原理、分析方法及测试过程,包括常规储层物性、矿物成分、原油物理性质、有机地化分析、地层水分析等内容。为充分体现分析测试过程的通用性和可对比性,在内容组织上特别加强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介绍。 本书可用于石油勘探开发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石油地质实验课程的教材,也适合于石油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了解一般地质实验技术的参考书。
“ 技术工人百工百法丛书”由100位全国各行各业的 高技能人才的100种具有 性、独特性、推广价值的技能技法、操作法或者创新方法组成,是全国总工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出版项目。入选“ 技术工人百工百法丛书”作者群体的工匠人才,都是全国各行各业的杰出技术工人代表。他们总结自己的技能、技法和创新方法,著书立说、宣传推广,能让 多人看到技术工人创造的经济社会价值,带动 多产业工人积极提高自身技术技能水平, 好地助力高质量发展。本书围绕工程测量与地质测绘、工程勘探、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和调勘查辅助技术四个部分展开,重点介绍了近年来作者团队在高陡峡谷区地质灾害调勘查中使用的新方 法、手段及其实践应用效果。
本书包括5章: 章绪论,介绍课程开设意义、教学大纲、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和《腐蚀与防护综合实验》的题目;第二章以防止50℃和300℃除盐水中20号碳钢的腐蚀为例,介绍设计目的、设计思想50℃和300℃除盐水中20号碳钢的防腐蚀方法设计;第三章设计50℃和300℃除盐水中20号碳钢的各防腐蚀方法防腐效果的实验验证方案;第四章介绍与“除盐水中碳钢腐蚀与防护”相关的实验基本操作;第五章介绍除盐水中碳钢腐蚀与防护虚拟仿真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及要求,以及虚拟仿真实验的PC端网页版软件使用说明和操作指南、手机版Mlabs软件下载及使用说明和操作指南。
为了提高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专业本 科生“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课程学习的效果,强化 课程实验及野外实习等重要环节,培养学生运用所学 知识综合分析和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课 程理论讲授、实验及野外实习相得益彰,充分挖掘雅 安市六县二区丰富的水利水电教育教学资源,特别编 写《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实验实习指导》。本书由四 川农业大学倪福全、邓玉、王丽峰担任主编。
许仙娥、滕杰、屈志勇、李英海编写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美国陆军工程师团工程师手册em1110-1-1804 2001)》是美同陆军工程师团为其所承担的民用和军用工程各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所制定的指导性标准,是概括性的,目的是提供一个总的指导,相关方法详见行业标准和参考资料。原版附件内容篇幅较大,未予以编译收录。本书编译内容分为正篇即上述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手册的正文部分,另外,还在外篇即资料性译文中,收录了4篇由于生产实践需要参考而翻译的文献。 本书可供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岩土工程专业的教师、学生参考使用。
1998年清华大学在 首倡建设“绿色大学”。多年来,学校围绕育人核心,从“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校园”出发,将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原则、指导思想落实到了大学各项活动的全过程。在 生态文明与学校绿色大学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清华学子通过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绿色行动。本系列丛书集中收录了多年来清华大学学生绿色实践的丰富成果,从一个侧面生动地反应了清华大学绿色教育的经验和成果,对其他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这本赴天津与荆门调研中国城市矿产的现状与未来支队编著的《城矿之路--中国城市矿山科普图册》是其中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