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来,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人类开发活动的日益加剧, 全球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海洋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的威胁, 并正以空前的速度消失。在过去的几百年里, 人类活动导致物种自然灭绝的速率比历史上增加了1 000 倍。海洋哺乳动物、鸟类、龟类等海洋生物面临的灭绝风险正急剧上升, 渔业资源被彻底开发、过度捕捞或耗竭, 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盐沼湿地等海洋生态系统正逐步退化, 海洋生物多样性问题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已成为主要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本书在评估分析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变化趋势及其主要驱动力, 揭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时空差异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 提出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措施。并以大连庄河市作为典型案例, 构建不同海域使用类型、利用强度和保护政策与海洋生物多样性的
《中国走向海洋》是一本译著,原著者为美国海军军事学院的专家学者。 近些年,中国在造船、海上贸易、近海能源勘探、捕鱼以及海军的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本书将中国作为潜在的海洋强国进行了公正综合的分析评价,回顾了明清以来中国的海洋政策,讲述了当代中国海上转型的情况。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本书将中国置于更大世界历史背景下进行评述,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从陆地大国向海洋大国转变的案例 从波斯帝国时代到前苏联时代,总结了其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该书用比较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已经转入海上转型阶段,尽管仍有人对此持怀疑态度。如果这样的转型证明是正确的,作者们认为这会是中国过去两千年历史长河中的非凡事件。另外,本书还提供了几十幅详细的地图以及积极分析框架,从而使读者
本论文集精选了与海洋文化相关研究领域知名研究学者的学术论文12篇,分为海权思想研究、海洋观念与海洋治理研究、海洋经济与贸易研究、海洋历史研究、海洋非遗研究、海洋文学与海洋意象研究等板块。所选编的论文对海洋文化开展多角度的研究,内容丰富,视角新颖,立论颇有见地,反映了海洋文化的发展历程,也显示了海洋文化的现状,对于进一步开展海洋文化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集适合从事海洋文化研究的学者和工作者参考,也适合对历史、经济、地理、华人华侨等研究方向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海洋文化是海洋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文化的传承保护是贯彻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海洋文化经济则是蓝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是浙江省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的两个固定学术交流平台之一。本书收录了参加本次会议的海内外专家学者论文40篇,作者群包括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以及地方政府部门研究人员的相关成果。涉及海洋经济文化以及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
纵观历史,海洋如何促进了人类的跨文化交流、贸易往来和移民迁徙?本书是六卷本海洋文化史系列的第二卷《中世纪海洋文化史》,探讨了在欧洲中世纪的时间范畴(公元800-1450年)内 范围内的海洋文化史,包括人类关于海洋的知识、航海技术的发展、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有关的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海上旅行、海路贸易和世界联系网络、对海洋相关意象的认识和表现等。从中可以得出结论:中世纪海洋文化史的内涵 丰富,在欧洲人发起 扩张之前,世界各个地区都发展出了不同风格但同样水平高超的海洋文化,各个地区之间的海上联系也比我们想像的 紧密。
本书主要分为绪论及主体五部分。 部分探讨了蓝色经济通道的概念、理论基底。蓝色经济通道包含了蓝色经济和通道两个方面的内涵,它们有着内在的联系。第二部分探讨中国-大洋洲-南太平洋蓝色经济通道的价值。第三部分探讨了中国-大洋洲-南太平洋蓝色经济通道构建的基础。第四部分是本书的重点内容,即探讨了中国-大洋洲-南太平洋蓝色经济通道构建的路径。这条蓝色经济通道构建的路径主要包括共走绿色发展之路、共创依海繁荣之路、共筑安全保障之路、共建智慧创新之路、共谋合作治理之路。第五部分尝试分析中国-大洋洲一南太平洋蓝色经济通道构建的障碍。虽然学术界关于蓝色经济通道构建的研究逐渐增多,但都是以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形式出现,而本书的研究内容 以学术专著的形式系统探讨了中国-大洋洲-南太平洋蓝色经济通道构建的路径及障碍
《浙江海洋文化与经济》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物旨在围绕浙江海洋经济与管理、浙江海外经济文化交流与区域社会变迁、浙江海洋文化三个研究方向。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努力推出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基础性与对策性研究成果,在促进基地建设、推动学术交流的同时,为浙江省全面实施海洋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智力服务。 本辑共收录论文30余篇,其中除了中心研究人员的部分研究成果外,也有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以及地方政府部门研究人员的相关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相关海洋文化、海洋经济研究尤其是浙江省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的一些新动态。
深空、深海、深地是战略高技术领域。近年来,上天捷报频传,神州逐梦、嫦娥探月、天问问天、北斗环宇、天宫遨游;下海卓有成效,“蛟龙”下海、“海斗一号”完成万米海试、“奋斗者号”成功坐底,载人深潜屡创新纪录;入地难题攻克,万米钻机研制成功、亚洲 深大陆科学钻井“松科二井”创多项世界纪录,深地勘探技术装备、智能化研究平台取得突破性进展……“闪耀深空深海深地的中国科技”科普丛书展示了中国在“三深”探测中取得的辉煌科技成就,彰显了中国科技创新力量。 《潜入万米深海》一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介绍了海洋的基础知识、深海知识科普、海洋生物的生存状况、人类对于深海的探索,以及人类的行为对海洋产生的影响及保护海洋的重要意义;在一篇篇文章中还穿插了知识类、人文类小栏目,对相关概念进行科普,对相关知识
“十三五”期间中国海洋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中国海洋文化研究成果丰硕。本报告对五年来中国海洋文化的研究和发展进行梳理和总结。报告由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团队承担,是在以往编写 发展报告系列《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的基础上,因应形势变化和时代需求推出的新版报告。 内容主要由海洋文化理论、海洋史、海洋文化遗产、海洋考古、海洋民俗、海洋文学、海洋文化产业、海洋文化教育及人才培养、海洋历史文献九个分报告构成。另附有五年来的中国海洋文化发展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