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是人类认识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应对粮食生产、交通障碍、资源匮乏、气候变迁等一系列生存难题不可或缺的手段。今天,海平面上升、森林过度砍伐、物种灭绝、快速城市化和大规模移民等挑战日益严峻,地理学的意义愈发凸显。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地理学的研究主题、方法、学科意义和价值,梳理了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为读者打开了地理学的大门。
德国A.L.魏格纳关于大陆漂移假说的著作,1915年出版。魏格纳在这本书里系统地阐述、论证了他在1912年提出的大陆漂移说。全书分3篇共13章。一篇论述大陆漂移的基本内容,并把它同地球冷缩说、陆桥说和大洋永存说进行对比。指出了这些学说的缺点和问题,认为只有大陆漂移说才能解释全部事实。第二篇从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大地测量学等方面论证大陆漂移说的合理性。第三篇为解释和结论。从地球的粘性、大洋底、硅铝圈、褶皱与断裂、大陆边缘的构造形态等方面,讨论了大陆漂移的可能性以及漂移的动力。此书一出版,即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引起全世界地质学界、地球物理学界的重视。
王汉卿同志是我非常熟悉的一位研究人员。他自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即被分配到地质力学研究所工作。从60年代前期,他就开始了地质力学的学习和研究,很用功,也很钻研,积极实践,长期坚持野外地质调查,积累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富于独立思考。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在他退休之后,在身体健康欠佳、又无经费支持的情况下,他仍坚持其研究总结工作,其精神真是难能可贵。《中国纬向带褶皱构造研究》这一专著,就是他这一时期艰苦奋斗的结果,我很高兴地把他介绍给广大读者。 纬向构造带早就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从20年代以来,李四光教授先后发表多篇文章,尤为重要的是50年代他发表的《东西复杂构造带和南北构造带》,明确将这两项构造划分为两类构造体系,指出变形特点及成生机制,并在东西(纬向)构造带中加上了 复杂 二字
书号:9787576339390 书名:自然学习指南:破案!发现中国动物 定价:38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本书基于现代地理学、土地科学、景观生态学、水文气象学等相关理论,结合计算机、空间、遥感等信息技术和现代数理统计方法,以阿克苏绿洲为研究对象,遵循 格局现状 时空演变与驱动 生态安全响应 的逻辑路线,在系统分析和探讨近十年来阿克苏绿洲植被、水环境演变规律的基础上,从生态承载力、生态敏感性、景观格局和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等角度分析阿克苏绿洲生态安全的时空异质性。研究成果对保护阿克苏流域水质生态安全,促进流域社会与经济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也为类似区域的农业和水资源管理、生态安全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本书首先探讨了地震位错理论在地震变形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它是研究震源机制、地球内部构造、地震预测等基本物理问题和各种大地测量、地球物理观测数据之间的联系纽带;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球形地震位错理论目前尚未解决的难点展开研究,系统地研究了层状构造、曲率以及自重对计算同震变形的影响,解决了震源位于地表处的奇异问题,研究了大地震产生的地球中心移动问题,并解决了地球的内部变形计算问题等最后,基于改进的方法,用实际案例验证了新理论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经营自然与北欧当代景观》以北欧当代景观设计作品为切入点,研究自然化景观设计,这也是她在地域性景观设计领域的第三本著作。《经营自然与北欧当代景观》内容包括:景观空间·从“此空间”到“无空间”;景观路径;景观要素景观功能等等。
地球并不平静,时刻运动中的板块以地震和火山彰显自己的活力。作为两种自然现象,地震可能会给人类造成灭顶之灾;而喷发的火山一方面将地球内部物质送至地表,为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演化,以及现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一方面也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无法脱离地震与火山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在了解这两种自然现象的基础上找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预防自然灾害的办法。本书将结合近几十年来的最新研究,探讨地震与火山活动的形成机制、相关影响,并阐释预警与预防措施,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自然,进而保护自己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本教材系统介绍地球各圈层的地球化学,包括太阳系、地核、地幔、地壳、海洋、大气的组成和循环及其研究方法。共分为四大部分,即地球化学基础理论部分,地球化学方法部分,地球各圈层的地球化学,地球化学主要分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