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是作物生长的基本生产资料,作物生长与土壤水、肥、气、热密切相关。王全九等编*的《土壤物理与作物生长模型(全国水利行业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在介绍土壤中水、肥、气、热传输特征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根系吸水、作物光合特征、植物生长过程模拟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测试方法和相应数学模型,以期为实现农业水肥高效利用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系统的理论和知识。 本书可作为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本科生和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农业节水灌溉、农业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等方面学者的参考书。
本书介绍了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实验技术。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性实验,介绍了一些简明且独立、可操作性强、实验结果明显、成功率高的实验方案,每个实验可在半日内完成,因此特别适用于相关专业的本科实验教学;第二部分为综合性实验,实验略微复杂,适用于有一定基础的高年级本科生实验教学;最后一部分为研究性实验,为培养学生独立科研的能力提供了更加贴近科研工作的实验方案。
根据中医药院校教学时数少,《生物化学》内容多而抽象,学生生源的化学基础差、教学难度大等特点,本《生物化学习题精选》主要围绕生化使用教材每章之前所列的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的导学提示及物化学》第3版同并列,便于学生开展同步复习、巩固、迎考。同时为了配合PBL教学,将基础与临床实践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本版又增补了案例分析思考题。本《生物化学习题精选》共23章,比较国内医学院校使用的其他生化习题集,本版内容精选,字数紧缩了25%以上,并且习题精选前一部分的糖、脂、蛋白质和核酸等4章化学内容,以及后面部分的微量元素和药物代谢2个章节内容,可供各校实际的授课学生专业需求和课程教学设置而选择性使用。
本书直面现今国人科学概念的误区,即要么把科学等同于技术,等同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工具,要么把科学看成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智力成就。作者指出:科学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是十九世纪以后的现象,科学根源于希腊人对于自由人性的追求,因而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文化现象。现代科学起源于希腊科学的复兴以及基督教内在的思想运动,对力量的追求、对自然的控制和征服成为现代科学的主导动机。在数理实验科学的意义上,中国古代并无科学。在博物学的意义上,中国古代有独特且强大的科学传统。
《野花图鉴》分为草本植物、藤本植物、灌木植物、乔木植物4章,将179种比较有代表性的野花介绍给广大读者。通过别名、科属、性味、归经、生长习性、分布、花期、小贴士等版块来介绍,让读者对野花有 清晰的了解。另外,每一种植物都配有高清的自然原色图,并辅以对应的文字解说,使读者能够从整体和细节上精准辨识该植物。野花与观赏花卉关系密切,了解野花有助于我们 深入地认识观赏花卉的来源和结构,使我们在栽培过程中 得心应手。
本书依据高等师范院校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在多年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三部分,共81个实验,涉及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陈椽教授生前未能实现的心愿。他在创建“制茶学”、“茶树栽培学”、“茶叶检验学”、“茶史学”和“茶叶经济学”等五个独立茶叶学科 后,一直在潜心积累资料,准备编著《茶叶化学》。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科技事业突飞猛进,茶叶化学研究和实践亦发展很快,高新技术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陈先生认为 极需总结和提高,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要求,以利于进一步指导茶叶生产和科研,必须尽快编著出版这本教材。但是,在他步入九十高龄之后,感到年事 已高,体力和精力有限,于是,他老人家把这一重任委托给编者。 全书内容紧密联系茶叶生产与研究,资料较为翔实,可供茶叶科技和生产工业者参考,亦可作为茶学专业教材使用,同时也是茶叶爱好者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