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可河属长江水系,为大渡河的主源流。玛可河林区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境内,为青藏高原与川西高山峡谷区的过渡地带,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敏感区,也是森林分布海拔高度的极限区域。本书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了青海省玛可河林区的鸟类物种多样性现状、特点、历史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等,提出了玛可河鸟类多样性保护对策。玛可河林区共计有鸟类15目36科82属132种。每种鸟类都配有数张原色彩色照片,展示了其主要分类特征、生物学习性、居留类型和保护等级等。本书适合从事高原生物学研究、生物多样性调查与保护、科学普及、环保教育的科技人员以及高原生物爱好者、高原旅行者、牧民等阅读和使用。
周丛生物直接影响水-土(或液-固)界面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和界面过程的关键带、热区。本书是作者研究团队近二十年的方法总结,主要包括周丛生物的特征及其效应、周丛生物综合调查的采样点布设方法、样品采集与保存、室内扩大化培养技术,以及周从生物样品常见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的分析测试技术等内容。 本书有助于读者学习周从生物野外调查、样品处理、常见理化生指标分析测试的方法。本书内容涉及水生生物学、土壤学、环境科学、农学、微生物生态学等领域,可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生指导用书,还适用于农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海洋学等领域的研究与技术推广人员,以及相关管理人员阅读与参考。
本书以历代文献中所记载的有关贵州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史料为辑录对象。从贵州地方志文献史料辑校整理入手,探访史源,细数家珍,能为读者提供一部有关贵州生物多样性的史料汇编。鲜活直观的历代史料,串成古代贵州生物多样性生动活泼的画面,从中可清晰地看到生物物种的分布、传播、形态、特性、价值等信息,以及传统物产分属向近代学科分类的渐变过程,为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大力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提供文献支撑和史料依据。并具有如下意义。 本书文献来源主要以现存省志和府州县志为主,兼及通史、总志及个人别集。工作底本尽可能择其年代较早、内容详实之原本,并视情况以他本校勘。全书分“植物篇”“动物篇”2部分,以篇为纲,篇下设类和属。时间段为明代至新中国成立前。 其中植物篇分五章,共12属,动物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