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至20世纪初,欧洲的博物学家们以间谍、殖民地官员、传教士等身份来到亚洲和美洲,探索、采集、研究当地的神奇植物,并把优良品种引进欧洲。 本书讲述了茶、草莓、牡丹、人参等10种植物的欧洲发现者们冒着生命危险漂洋过海,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终将这些植物传播到欧洲的历险传奇,还原了当时波谲云诡的国际风云和世界各地丰富多姿的风土人情,营造了身临其境般的阅读体验,并以小贴士的形式 插播 了关于主题植物的植物学小常识和趣味冷知识
本书根据现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理论和方法编排了22个实验,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外植体表面消毒、器官分化、快繁技术、茎尖脱毒技术、微型薯诱导、花药培养、人工种子、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及融合、水培技术、非试管快繁技术、遗传转化技术、转基因植株鉴定等内容。本书除基本实验外,还设置了多种植物的快繁、水培等技术,供学生实验时选择参考。本书既突出植物组织培养基本实验技能,又增加了训练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实验。
《植物生物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本版教材在保留版特点的基础上,坚持重视基础,加强综合,反映植物学科新成就,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原则进行了修订。本书既为适应高等院校生物学类专业调整合并、课时压缩的“植物生物学”课程而设计,同时也为提高植物学教材和教学质量而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细胞与组织、植物器官的结构和发育、植物的生理与调控、植物的多样性与进化、植物与环境以及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等。特别是对书中的知识“窗口”进行了较大改动。全书除绪论外共分17章,书后还附有中英文名词索引和与植物学有关的主要中、英文学术期刊简介及网站。 《植物生物学》图文并茂,版面生动,可读性强,适合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综合院校以及理、工、农、林、医等各类院校本科生教科书使用,也适合作为有
丁炳扬、傅承新、杨淑贞主编的《天目山植物学实习手册(第2版)》修订的内容和重点包括:(1) 章“自然保护区概况”中的植物区系部分根据《天目山植物志》的 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珍稀濒危植物和古树名木按照近年调查资料予以 新,主要由赵明水和金孝锋完成。(2)第二章“实习的组织与实施”增加了实习过程中安全防范的内容,并对实习考核的内容作了修改,主要由李根有和张光富完成。(3)第三章“实习的基础知识与方法” 新了 外标本馆信息、植物鉴定识别方法和技巧的提炼,增加了常用植物学网络资源的介绍作为第三节,主要由赵云鹏和张水利完成。(4)第四章 节“实习路线及其常见植物”主要根据新辟实习路线进行修改,并对内容进行重新加工,使重点 加突出,主要由赵云鹏和赵明水完成。(5)第四章第二节“常见植物的识别要点”根据《天目山植物志》
《植物生理学(第7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作者潘瑞炽)在保持传统的逻辑性强、语言流畅、易于自学、与时俱进等特色外,各篇章安排也有所调整,改写了气孔运动机理、离子跨膜运输、光合作用原初反应、呼吸作用电子传递途径、初生代谢和次生代谢、细胞信号转导、光形态建成等内容:新增了土壤中的水分、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同化物运输中筛分子特征、蛋白质降解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抗性生理的分子机理等学科新进展。《植物生理学(第7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共3篇13章,篇水分和矿质营养,讲述植物的水分生理和矿质营养:第二篇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包括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同化物运输和次生代谢物;第三篇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内容有细胞信号转导、植物生长物质、生长生理、生殖生理、成熟和衰老生理以及抗性生
山西省独特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蜜源 植物资源,为我国提 供了大量优质的蜂产品。蜜源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能 为蜂蜜中花粉类型的 准确鉴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蜂蜜孢粉学是孢粉学 的一门重要分支学 科,广泛应用于鉴定蜂蜜的产地、植物来源、种类和 品质。《山西省蜜源植物花粉形态与蜂蜜孢粉学研究 》详细介绍了 山西省部分常见蜜源植物的花粉形态,并首次开展了 山西省蜂蜜孢粉学的 研究,以期为广大蜂农、养蜂企业和蜂蜜消费者提供 科学的理论指导。 《山西省蜜源植物花粉形态与蜂蜜孢粉学研究》 由宋晓彦编著。
《植物生物学实验指导(第3版)》内容包括植物体的形态与结构、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理、植物的系统与分类、植物生物学常用方法与技术简介以及附录5个部分。从植物科学的经典实验和技术发展的角度,全书在前三部分选编了34个实验;第四部分介绍了本学科涉及的技术和研究方法,用于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实验操作训练。大多数的实验后面都安排了探究性实验内容,以拓展学生的思路和研究能力。附录部分主要介绍了实验常用固定液和染色液的配方。此外,书后还增加了被子植物部分组织与器官结构、常见浮游藻类和不同植物中柱类型的彩色图版。 《植物生物学实验指导(第3版)》配套数字课程(http://abook.hep.com.cn/44953),提供了主要实验示范操作视频、教学课件、拓展资料及彩色图库等资源,是纸质教材的有力补充,以便于教师组织教学,学生自主学习。
本书包含植物基因克隆、植物的组织培养与遗传转化及分子检测和植物基因的分子遗传与生化研究三个部分,共27个实验,基本涵盖了植物基因工程的所有实验操作。本书简明扼要、由表及里、深人浅出地介绍了植物基因工程相关实验体系;既强调基础理论体系与实验技术的结合,也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先进性,语言的通俗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