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野外较常见的植物700种,主要包括有文献记载可食用的植物、据研究证实有毒的植物、常用于中药的植物等。每一种植物均配有突出植物识别特征的彩色图片,并对植物的别名、识别、分布、药用、食用、毒性等信息进行了简要的文字描述。本书内容按照野外观察植物的感官认识的层层深入进行编排,首先按照植物的大小、直立或匍匐、草本或木本、水生或陆生等进行大体分类,再根据叶的形态进一步分类。读者可以通过查阅本书中每一植物的特征性图片及植物特征文字描述对植物进一步鉴别。本书适合中医药学、植物学、农学、园林学等专业人员及植物爱好者参考阅读。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纪录片同名图书由纪录片主创团队编写,图书在精编解说词基础上增加了丰富史料和300余幅高清图片,是典藏级国民植物科普书。 全书力图把跨越了46亿年历史长河,在中国境内形成的异彩纷呈的植物图景通过图文形式展现给大众。全书系统、完整地讲述了水稻、茶叶、竹子、桑树、大豆、柑橘、杜鹃等数十种植物是如何塑造中国文明,又如何影响世界的故事。这是一次对中国植物的朝圣之旅,是一部中华文明的寻根行动,是一次对自然生灵的致敬,是一次对大众自然知识的普及,是一次关于生命之间如何平衡的思考。 文字,是经久不衰的艺术;图像,是佐证经典的方式。全书将纪录片以饱满的图文形式定格,这不只是一场植物的视觉盛宴,也是一次植物带给人类的灵魂震撼。以植物生命为尺度,渴望人们对生命做一次沉思。
本书涵盖了植物生理学常用的实验方法与研究技术,所选实验内容大多数经多年教学实践的检验和完善。此外,我们还挖掘了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各课题组科研工作中目前常用的植物生理实验相关项目,设计成实验。参加编写的人员均为多年从事植物生理学教学的一线教师及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骨干教师,保证了所选实验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教材在出版纸质教材的同时,部分重点实验还配套制作了数字化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和掌握相关实验技术,拓宽视野。
一棵树会散射出有毒的汁液,一颗亮红的种子能让心跳骤停,一丛灌木可以引发难忍的疼痛,一株藤蔓可以把你迷倒,一片叶子可以诱发骇人的战争。 千万别小瞧了植物王国!深不可测的邪恶早已悄悄潜伏。 艾米 斯图尔特,我们非常熟悉的作者 《鲜花帝国》《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醉酒的植物学家》都来自她!这一次,她历数全世界数千种植物中那些*让人着迷却又邪恶异常的植物,将它们以从A到Z的顺序,按照不同的 邪恶属性 致命、致痛、致幻、成瘾、过敏、侵略性 逐个点将! 自然可亲可爱,也可敬可畏。植物,可能是菜,是药,也是毒。 请你保持愉悦而又警醒的心情,开始阅 毒 之旅! 《纽约时报》*畅销科普作品!
《植物生物学》(第4版)教材保持了前3版综合性植物学知识体系的特点,内容涵盖了植物科学的各主要领域,新版教材的编写分为纸质教材和数字课程两大部分,更加丰富了知识的呈现形式,以利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自学。 纸质教材包括绪论和15章内容,绪论论述了植物生物学的基本含义和植物与人类的关系,简介了植物科学发展的主要历程,以及如何学习植物生物学的要求和方法,1~15章涉及的知识板块为植物细胞,组织,营养器官,水分代谢和矿质营养,光合作用,繁殖,生长发育及其调控,以及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界的各大类群及其系统发育和进化,考虑到我国植物学的教学情况,还对已经不属于植物界的真菌界进行了简要介绍,特别是在多个章节中配合教材正文的内容,又新撰写或修改了具有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20多个探索性的知识窗口。 数字课程(http:
本教材主要包括植物的形态结构,植物界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及系统演化,植物区系地理,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植物的生态适应,植物种群的特征及其动态,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与结构、群落生态、群落动态等,世界植被分布的规律及世界主要植被的环境特点、群落特征及其分布。
成都的魅力无需多言。热辣的美食和安逸的生活,让多少人魂牵梦萦;而独特的地理与气候条件,也让这里成为植物的天堂。成都四季有花,轻灵而不单调:春日锦江江畔泡桐花盛开,夏初东大街蓝花楹绽放,深秋华西钟楼前银杏叶飘落,隆冬沙河边蜡梅吐露芬芳。哪怕再平淡不过的墙角,也会因为物候和植物种类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色彩。 落虹桥、浣花溪、濯锦路、百花潭 光是听这些地标的名字,就已令人神往。知名植物科普作家孙海,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家乡成都街头巷尾的植物,以及它们在流传两千多年的城市文化中所蕴含的意义。书中附有作者精心绘制的四季植物导赏地图,特别按照花期排序,便于在全城观花打卡,带你发现一个不一样的成都。
我们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年版)》的内容进行了筛选,结合云南特色植物资源分布,从全国范围内有分布的500余种植物中遴选出155种有文献支持且具有潜在美白功效的植物,随后根据植物资源量、获取难易、研究深度等维度着重遴选出50种植物,最终形成本书内容。 书中的化学结构式均用ChemDraw软件进行绘制以方便调节结构式中原子和键的大小比例,让绘图更整洁美观。最终,需要说明的是,因研究方法的不同,书中关于各植物美白活性研究的内容所引用的数据结果仅供参考和借鉴,我们希望为读者提供更充实、更实用、更有价值的阅读体验。
《风景园林植物学(上)》主要是风景园林植物学的总论部分,包括绪论、风景园林植物的分类与器官、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植物、景观营造与表现等章节。下册部分为植物各论,包括乔木、灌木、藤本、棕榈类、竹类等木本园林植物与水生、球根、宿根、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等。 《风景园林植物学(上)》主要具有以下特色: 1.面向应用的植物分类 植物的一级分类以植物应用为导向,按照植物的应用特点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小乔木,大灌木、低矮灌木,藤本植物,棕榈类植物,竹类植物,一二年生植物,宿根植物,球根植物,草坪地被植物,水生、湿生植物等。 2.突出专业特色的植物描述 目前工科院校所使用的植物教材多与农林院校相差无几,难以突出专业优势,学生和教师亟需具有针对性、专业性的园林植物与应用教材。
北京大学主校区燕园每年要接待数十万游客,燕园校区有植物大约450种,《燕园草木补》收录了71科232种植物,并对校园植物的管理进行了个人化的点评,这将唤起燕园学子对校园一草一木的深深情感。此书既是对北京大学校园历史的一种具体记录,有助于读者辨识校园中绝大部分植物,也有利于复兴博物学文化。同时,这本书将是城市人认识身边花花草草的日常手册,将个人兴趣与博物情怀合二为一。
植物学是一门传统的基础学科,是研究植物形态结构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农林、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我国是世界上野生植物资源较多的国家之一,既有极其丰富的野生植物,也有非常多样的栽培观赏植物。植物学野外实习是学习植物分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者识别植物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植物学野外实习,学习者可以学会采集植物标本的方法,掌握植物标本的制作、鉴定等实验技能,从而激发学习植物分类学的兴趣;通过植物学野外实习,学习者可以通过直观的标本,掌握植物营养器官、生殖器官的描述术语,学会植物检索表的编写方法,进一步学会运用科学观点辩证分析植物与环境的关系;通过植物学野外实习,学习者可以对植物的多样性有更深的认识,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本书是课题组成员
本专著是以我国12个省(区)的12种披碱草属牧草的105个野生居群为对象,对披碱草属牧草进行形态学多样性、染色体多样性、ISSR分子标记和ITS基因序列多样性等方面研究,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探讨和揭示披碱草属牧草的遗传多样性。
《人工湿地植物配置与管理》共分为5章,第1章介绍了人工湿地技术与植物的研究进展;第2章提出了新的人工湿地植物分类方法与计量标准,列出了各种植物的应用分类;第3章系统地介绍了三大类型人工湿地植物的生长特性与工程应用,并附了大量方便读者识别的图片;第4章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详细地介绍了人工湿地植物的具体配置方法和要点。第5章介绍了人工湿地植物的种植、日常管理与资源化利用。本书的特点是注重工程实践应用与可操作性,目的是为人工湿地植物的配置与管理提供思路、案例和实用的技术资料。全书由陈永华、吴晓芙等著。
本书遵循对事物认识的规律和教育规律,在当今科学发展的新的高度上,以分子细胞生物学内容充实、改造传统的植物学,综合植物科学各分支学科的成果,整体、系统地介绍植物个体、植物界和植物科学的全貌,有机地将植物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生理、生态、系统分类和演化等知识融会结合,使学生对当代植物科学有一广泛、全面的基础知识。本书注意从现象和实验推导事物的内涵和基本概念,避免过多的名词术语的堆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发育与生理功能,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植物多样性,植物与环境),共二十四章。
本书是由《中国濒危珍稀动植物系列丛书》系列丛书总精选出12张精品画作编汇而成,以中国传统绘画形式绘制的植物图画为主,配以简略文字介绍每种植物的产地、特征、习性等科学内容,力求以精美的插图对动植物进行细致科学的描绘。
本教材内容包括:植物生长环境概述;植物生长环境认知;植物生长生态环境认知;植物生长物质循环认知;植物生长土壤环境调控;植物生长水环境调控;植物生长温度环境调控;植物生长光环境调控;植物生长营养环境调控;植物生长气候环境调控,共十个项目。学习者可以在完成每一具体任务时领会知识、学习技能,以项目教学突出应用性、实用性与操作性,以技能培养为主,体现当前高职教育的特点。本教材的编写贯彻了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根据工学结合的目标和要求,以项目引领,以典型工作过程为导向,将相关知识的学习贯穿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具体的实施步骤完成预定的工作任务。体现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思路,突出实用性、针对性,使技能训练与生产实际 零距离 结合。本教材为高职高专院校园林、园艺、林学、观光农业、农
李合生编著的《现代植物生理学(第3版)》第1版入选“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第2版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本次修订侧重突出前沿、精简课程间交叉内容和配以数字课程,比如将“植物细胞信号转导”单列一章;精简“植物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一章;配有50多个知识点的动画彩图形象讲解知识点等。《现代植物生理学(第3版)》有绪论和正文5篇12章,内容包括:细胞生理——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与功能;代谢生理——植物的水分生理、植物的矿质营养、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和分配、植物细胞信号转导、植物生长物质;生长发育生理——植物的生长生理、植物的生殖生理、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环境生理——植物的逆境生理;植物生理学在农业上的应用——植物生理学与现代农业。《现
《2016-2017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报告》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总结和回顾了过去两年本学科发展所取得的重要成就,特别是对本学科战略地位及其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新成果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本学科发展难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预测了本学科未来发展趋势。此外,本报告还就本学科的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学科建制化进程进行了讨论,并在多方面与国外相关学科的进展进行了对比研究。本报告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并提供了详细参考文献和英文摘要。
植物与植物生理是从事农林行业各岗位工作的理论知识。《植物与植物生理(第2版)》由杜广平、赵岩主编,以被子植物为重点,全面介绍了植物的形态类型与构造、植物生理、植物系统与分类、植物与植物生理实训等内容。全书共分4个模块14章,理论内容主要包括:植物细胞学基础、种子与幼苗的形成、植物的营养器官、植物的生殖器官、植物的水分生理、植物的矿质与氮素营养、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的营养生长、植物的生殖生理、植物的抗逆生理、植物界的基本类群及被子植物分类。《植物与植物生理(第2版)》紧紧围绕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编写,紧密结合植物生产的实际,注重深入浅出,强调应用性,突出实践性,是一本较为理想的高职高专教材。本书可供高职高专农林类或相近专业学生使用,亦可作为农林工作者的参考书或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