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野外较常见的植物700种,主要包括有文献记载可食用的植物、据研究证实有毒的植物、常用于中药的植物等。每一种植物均配有突出植物识别特征的彩色图片,并对植物的别名、识别、分布、药用、食用、毒性等信息进行了简要的文字描述。本书内容按照野外观察植物的感官认识的层层深入进行编排,首先按照植物的大小、直立或匍匐、草本或木本、水生或陆生等进行大体分类,再根据叶的形态进一步分类。读者可以通过查阅本书中每一植物的特征性图片及植物特征文字描述对植物进一步鉴别。本书适合中医药学、植物学、农学、园林学等专业人员及植物爱好者参考阅读。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纪录片同名图书由纪录片主创团队编写,图书在精编解说词基础上增加了丰富史料和300余幅高清图片,是典藏级国民植物科普书。 全书力图把跨越了46亿年历史长河,在中国境内形成的异彩纷呈的植物图景通过图文形式展现给大众。全书系统、完整地讲述了水稻、茶叶、竹子、桑树、大豆、柑橘、杜鹃等数十种植物是如何塑造中国文明,又如何影响世界的故事。这是一次对中国植物的朝圣之旅,是一部中华文明的寻根行动,是一次对自然生灵的致敬,是一次对大众自然知识的普及,是一次关于生命之间如何平衡的思考。 文字,是经久不衰的艺术;图像,是佐证经典的方式。全书将纪录片以饱满的图文形式定格,这不只是一场植物的视觉盛宴,也是一次植物带给人类的灵魂震撼。以植物生命为尺度,渴望人们对生命做一次沉思。
一棵树会散射出有毒的汁液,一颗亮红的种子能让心跳骤停,一丛灌木可以引发难忍的疼痛,一株藤蔓可以把你迷倒,一片叶子可以诱发骇人的战争。 千万别小瞧了植物王国!深不可测的邪恶早已悄悄潜伏。 艾米 斯图尔特,我们非常熟悉的作者 《鲜花帝国》《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醉酒的植物学家》都来自她!这一次,她历数全世界数千种植物中那些*让人着迷却又邪恶异常的植物,将它们以从A到Z的顺序,按照不同的 邪恶属性 致命、致痛、致幻、成瘾、过敏、侵略性 逐个点将! 自然可亲可爱,也可敬可畏。植物,可能是菜,是药,也是毒。 请你保持愉悦而又警醒的心情,开始阅 毒 之旅! 《纽约时报》*畅销科普作品!
本书在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概念与特性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110余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的中英文通用名,结构式、分子量、CAS登录号、别名、化学名称、理化性质、毒性、作用特征、应用、注意事项、主要制剂和生产企业等内容。同时,全面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大田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果树上的主要应用技术,还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剂型、科学使用和残留控制等内容。 本书可为从事农作物种植管理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开发应用的农林科技人员进行实际操作提供指导,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涵盖了植物生理学常用的实验方法与研究技术,所选实验内容大多数经多年教学实践的检验和完善。此外,我们还挖掘了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各课题组科研工作中目前常用的植物生理实验相关项目,设计成实验。参加编写的人员均为多年从事植物生理学教学的一线教师及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骨干教师,保证了所选实验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教材在出版纸质教材的同时,部分重点实验还配套制作了数字化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和掌握相关实验技术,拓宽视野。
《植物生物学》(第4版)教材保持了前3版综合性植物学知识体系的特点,内容涵盖了植物科学的各主要领域,新版教材的编写分为纸质教材和数字课程两大部分,更加丰富了知识的呈现形式,以利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自学。 纸质教材包括绪论和15章内容,绪论论述了植物生物学的基本含义和植物与人类的关系,简介了植物科学发展的主要历程,以及如何学习植物生物学的要求和方法,1~15章涉及的知识板块为植物细胞,组织,营养器官,水分代谢和矿质营养,光合作用,繁殖,生长发育及其调控,以及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界的各大类群及其系统发育和进化,考虑到我国植物学的教学情况,还对已经不属于植物界的真菌界进行了简要介绍,特别是在多个章节中配合教材正文的内容,又新撰写或修改了具有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20多个探索性的知识窗口。 数字课程(http:
红河地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南部,地处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区,北回归线横贯东西,境内地形复杂,高差悬殊,既有海拔3074.7米的高峰,也有海拔76.4米的河谷,在大气环流与错综复杂的地形条件下,气候类型多样,具有独特的高原型立体气候特征(属热带、亚热带立体气候),雨量充沛,形成了优异自然环境,孕育着种类繁多,形态结构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极高,其综合性自然保护价值在国内是较为少有的。 本书整理出红河地区昆虫名录,计17目212科1409属2668种。这是首次对红河地区昆虫多样性的系统报导,记载云南省新纪录种1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种,近危物种7种。此外,本书附有红河地区部分已知昆虫物种图片,计7目57科564种。本书的出版对摸清红河地区昆虫多样性家底具有现实意义。
本教材主要包括植物的形态结构,植物界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及系统演化,植物区系地理,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植物的生态适应,植物种群的特征及其动态,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与结构、群落生态、群落动态等,世界植被分布的规律及世界主要植被的环境特点、群落特征及其分布。
本书是全国本倾向于普通读者的常见中草药生态图鉴。它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对物种形态、功效等描述亲切,面向非专业人士;二、图片全部为精心挑选的生态照;极具欣赏性;三、整体设计富有收藏趣味,活泼的植物与精致的设计使它有迷人的气质,超过一般中草药的枯燥面貌;四、每种配一代表性主方,供读者理解药的主要功效,增长实用知识;五、作为一本倾向普通读者的书,还特别增加了药膳、美容等日常运用的说明。
成都的魅力无需多言。热辣的美食和安逸的生活,让多少人魂牵梦萦;而独特的地理与气候条件,也让这里成为植物的天堂。成都四季有花,轻灵而不单调:春日锦江江畔泡桐花盛开,夏初东大街蓝花楹绽放,深秋华西钟楼前银杏叶飘落,隆冬沙河边蜡梅吐露芬芳。哪怕再平淡不过的墙角,也会因为物候和植物种类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色彩。 落虹桥、浣花溪、濯锦路、百花潭 光是听这些地标的名字,就已令人神往。知名植物科普作家孙海,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家乡成都街头巷尾的植物,以及它们在流传两千多年的城市文化中所蕴含的意义。书中附有作者精心绘制的四季植物导赏地图,特别按照花期排序,便于在全城观花打卡,带你发现一个不一样的成都。
本书是一本校本科普读物。主要通过对贵阳学院校园内常见园林绿化植物统计,简要介绍其各类植物的识别特征和园林用途,并附实物图像。适用于园林、生物工程和环境工程等专业学生室外实验。该书主要向大学生普及校园植物科学知识,了解校园园林规划的植物种类以及绿化美化知识,有助于大学生养成爱护校园环境的习惯,培养美化绿化意识。
自天堂鸟为西方文明世界所知三百多年后,美国自然博物馆的创始人之一、动物学家丹尼尔 艾略特博采众长,详尽梳理了当时已知所有类型的天堂鸟及其研究,论及莱森、古尔德、华莱士等博物学大师对天堂鸟的痴迷探索和执着追寻,纠正了世传诸多讹误,揭开了这类奇特尤物的神秘面纱,并阐述了天堂鸟的科属分类、地理分布、特征概况等,其中部分体系和标准沿用至今。 被誉为 *伟大的动物画家 的博物艺术家沃尔夫倾心创作,每种天堂鸟均配有其栩栩如生、精彩绝伦的手绘,尽展天堂鸟华丽秀美、绚烂无比的风姿与芳华。 这部传世佳作,是艾略特向华莱士致敬之作,展现了天堂鸟的发现历程以及命名的变迁,是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博物学发展的一个缩影。
我们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年版)》的内容进行了筛选,结合云南特色植物资源分布,从全国范围内有分布的500余种植物中遴选出155种有文献支持且具有潜在美白功效的植物,随后根据植物资源量、获取难易、研究深度等维度着重遴选出50种植物,最终形成本书内容。 书中的化学结构式均用ChemDraw软件进行绘制以方便调节结构式中原子和键的大小比例,让绘图更整洁美观。最终,需要说明的是,因研究方法的不同,书中关于各植物美白活性研究的内容所引用的数据结果仅供参考和借鉴,我们希望为读者提供更充实、更实用、更有价值的阅读体验。
本专著是以我国12个省(区)的12种披碱草属牧草的105个野生居群为对象,对披碱草属牧草进行形态学多样性、染色体多样性、ISSR分子标记和ITS基因序列多样性等方面研究,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探讨和揭示披碱草属牧草的遗传多样性。
在模式生物,如多个细菌、古细菌、小鼠和人等全基因组的序列完成后,公众已经对生物全基因组序列给予了广泛注意,而对植物基因组的诠释却大大滞后了,直到目前只有拟南芥(Arabidopsis thaiiana)和水稻(Oryza sativa)完成了测序。尽管公众对动物和人的基因组更加关注,但是详细了解作物基因组的组成,对于了解生命的起源与规律等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农业和工业等多个研究与应用领域,特别是作物育种,包括进化遗传学、生物技术和食品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完成多种植物的全基因组测序对更深入地理解生物多样性和基因在不同作物间排列具有共线性也非常重要。 基因组作图手册是市场上关于这个领域研究的本书,这本书相当详缁地覆盖了这个领域的热点主题,通过物理作图和遗传作图的结合将本领域的研究主题分开叙述。全书从头到尾,
《风景园林植物学(上)》主要是风景园林植物学的总论部分,包括绪论、风景园林植物的分类与器官、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植物、景观营造与表现等章节。下册部分为植物各论,包括乔木、灌木、藤本、棕榈类、竹类等木本园林植物与水生、球根、宿根、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等。 《风景园林植物学(上)》主要具有以下特色: 1.面向应用的植物分类 植物的一级分类以植物应用为导向,按照植物的应用特点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小乔木,大灌木、低矮灌木,藤本植物,棕榈类植物,竹类植物,一二年生植物,宿根植物,球根植物,草坪地被植物,水生、湿生植物等。 2.突出专业特色的植物描述 目前工科院校所使用的植物教材多与农林院校相差无几,难以突出专业优势,学生和教师亟需具有针对性、专业性的园林植物与应用教材。
植物与植物生理是从事农林行业各岗位工作的理论知识。《植物与植物生理(第2版)》由杜广平、赵岩主编,以被子植物为重点,全面介绍了植物的形态类型与构造、植物生理、植物系统与分类、植物与植物生理实训等内容。全书共分4个模块14章,理论内容主要包括:植物细胞学基础、种子与幼苗的形成、植物的营养器官、植物的生殖器官、植物的水分生理、植物的矿质与氮素营养、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的营养生长、植物的生殖生理、植物的抗逆生理、植物界的基本类群及被子植物分类。《植物与植物生理(第2版)》紧紧围绕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编写,紧密结合植物生产的实际,注重深入浅出,强调应用性,突出实践性,是一本较为理想的高职高专教材。本书可供高职高专农林类或相近专业学生使用,亦可作为农林工作者的参考书或职
全书分为两篇共13章,*篇介绍种子植物的形态解剖结构,包括植物细胞、组织结构;种子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形态结构和繁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和发育过程。第二篇介绍了植物界的系统演化和分类,包括原核藻类、真核藻类、粘菌、真菌、地衣、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植物学是一门传统的基础学科,是研究植物形态结构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农林、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我国是世界上野生植物资源较多的国家之一,既有极其丰富的野生植物,也有非常多样的栽培观赏植物。植物学野外实习是学习植物分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者识别植物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植物学野外实习,学习者可以学会采集植物标本的方法,掌握植物标本的制作、鉴定等实验技能,从而激发学习植物分类学的兴趣;通过植物学野外实习,学习者可以通过直观的标本,掌握植物营养器官、生殖器官的描述术语,学会植物检索表的编写方法,进一步学会运用科学观点辩证分析植物与环境的关系;通过植物学野外实习,学习者可以对植物的多样性有更深的认识,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本书是课题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