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鱼体色彩鲜艳、花纹美丽、体型或鳍形独特、具有特殊水族功能、有趣生物学习性等作为选择原生观赏鱼的标准,从14个科中选择观赏价值明显、中国原生、较为常见和具有代表性的原生观赏鱼编写成书。对每一种原生观赏鱼主要介绍中文名、别名、拉丁学名、分类地位、分布水域、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观赏价值、利用概况等内容,并配置1-4张彩色图片。中国原生观赏鱼物种资源丰富,分布区域广泛,本书选择140种中国原生观赏鱼,以图片配合文字说明,既提供鉴定物种的要领,也为中国原生观赏鱼的学术研究、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书是一部介绍中国鸟类分类系统以及种和种下分类与分布的专著,在编写中参考了鸟类分类学研究的昀新进展。全书共收录中国鸟类1507种(2571种及亚种),隶属于26目115科506属。书中给出了每个种的中文名和英文名,以及种和亚种的拉丁名、分布区(包括动物地理亚区和省级行政区)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级别。为便于国际交流,书中列出分布区的英文名。本书还对中国鸟类特有种名录进行了核定,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鸟类。书末附有参考文献以及拉丁名、英文名和中文名索引,以便读者检索。
《世界猫科动物》一书的内容涵盖当今世界所有猫科动物物种,是一本全面、权威的猫科动物生态学综述和大百科。作者以毕生心血收集有关猫科动物的各类资料,从古罗马时代的自然史书籍,到现代猫科动物生态学研究,累计引用各类文献近2800篇次,涵盖了几乎所有猫科动物研究专家学者的重要和**研究。在此基础上,作者把庞杂的内容按照地理分布、生态行为、野外生存状况和人工饲养状况进行分类,把科学殿堂中复杂的专业术语、概念用平实的语言加以解释,使普通爱好者到专业人士都可以毫无障碍地领略在过去2000年间人类对猫科动物不断深入的研究,揭示它们那让人着迷的隐秘生活。
《条件反射:动物高级神经活动》详实地叙述了条件反射学说的原理以及各种神经过程的机理,读者从此书中可以系统地了解条件反射学说的发展过程。本书是划时代的巨著,开辟了生理学、心理学、医学、神经疾病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的新的发展方向。条件反射学说在各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用来治疗吸毒、抑郁症、强迫症、自闭症等,并被广泛应用于广告、营销、催眠、心理训练、语言训练、动物训练等实践中。
1918年8月,为采集亚洲哺乳动物样本,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亚洲探险队成员罗伊 查普曼 安德鲁斯与妻子率领考察团深入亚洲,开启华北及蒙古地区的博物考察之旅。 接下来的两年内,作者一行往返于北京与蒙古戈壁,在草原上追逐羚羊,在山谷间追踪斑羚羊、狍子等,并制作动物标本。本书含40幅珍贵照片(为作者妻子伊薇特 博勒普 安德鲁斯拍摄),图文并茂地记录了中国北方的自然地理与人文风貌。作者避开乏味的科学术语,以探险家视角记录此次考察,其鲜活与传奇不亚于一部冒险小说,为今人留下了珍贵的动物学、人类学的文字与影像资料。
《等鹿来》是美国著名作家,约翰 缪尔关于各种动物的观察随笔。 缪尔是十九世纪美国自然文学和自然保护运动的先驱,他提出了 国家公园 的概念,并*终促成了国会立法,设立了黄石公园和约塞米蒂公园。 缪尔的自然文学水平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和梭罗、巴勒斯、爱默生等人一样,都是自然文学的经典,是美国人重要的精神财富。 《等鹿来》搜集了缪尔一生关于兽类、鸟类、家养动物的多篇文章,集中呈现了他的文风和自然观念。《等鹿来》描写了缪尔两种类型的动物,**种是他在美国西部塞拉山脉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里的所见到的飞禽走兽,突出这些动物的优雅、坚忍和自由精神。第二类是他成长过程中,见到的一些更为平常的驯养动物,描写了他与动物之间真挚的情感,以及动物的生与死带给他的深沉的反思。
2013年,本书作者之一罗德尼的爱犬萨姆被诊断出患有癌症,于是,罗德尼开始了一场拯救萨姆的行动。当时萨姆5岁,被诊断只能再活6个月。萨姆的困境激励罗德尼开始不懈地寻找新方法来阻止疾病的发展。在拯救萨姆的过程中,罗德尼遇到了世界知 名的兽医贝克尔——一位具有20多年经验的积极的宠物健康倡导者。两人很快意识到他们有着相同的目标——提高世界各地的狗狗的生存质量。 在过去的3年里,他们环游世界,收集关于狗狗的健康、疾病和寿命的新信息。他们拜访了遗传学家、微生物学家和研究人员,还采访了一些长寿犬的家长,这些狗狗已经活到了20多岁,甚至30多岁。他们发现的事实有可能改变宠物世界,就像它改变了罗德尼爱犬的命运一样。萨姆现在11岁,仍然活蹦乱跳,是罗德尼生活中 重要的一部分。 罗德尼和贝克尔在 拥有近500万的追随
大兴安岭地处中国的东北,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这里有着中国面积**(超过19万平方千米)的连续的森林。大片的落叶松林沿不同方向,弯弯曲曲蜿蜒伸入黑龙江流域,形成一幅犹如马赛克拼接而成的壮丽画卷。《BR》 由于地广人稀,生态环境良好,大兴安岭成为动物的乐园。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着驯鹿、驼鹿、棕熊、水獗、鸦、黑嘴松鸡等各种珍禽异兽,这里也流传着各种关于动物的美丽传说。
《秦岭野生大熊猫 陕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用300余幅精美照片系统展示了秦岭野生大熊猫所处的环境,它们的交配、产仔育幼、季节迁移等行为特点,以及秦岭特有的棕色大熊猫是如何发现的,等等;同时展示了与秦岭野生大熊猫生活在同一森林生态环境中的150余种同域动物。《秦岭野生大熊猫 陕西》将揭开秦岭野生大熊猫的神秘面纱,带您走进野生大熊猫充满野性的自由生活,感受野生大熊猫的田园世界。
本书系统总结了特大城市上海市实施野生动物栖息地修复和极小种群恢复的经验。在引入 栖息地修复 等概念、上海市野生动物栖息地总体情况基础上,全过程阐明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修复实践,既有酝酿准备、政策出台和配套管理办法的制定,又具体介绍12个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修复和珍稀濒危物种(狗獾、獐和扬子鳄)极小种群恢复与野放项目,涉及项目基本背景、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路、项目目标、工程主要做法、野外放归和主要成效。基于在探索中遇到的风险和教训,提出对未来同类修复和恢复项目的管理建议和思考。本书可为城市和区域生态修复,以及濒危物种重引入和种群复壮提供参考,对城市化进程中的自然规划和保护管理有重要借鉴意义。
这是一本以中英双语图文的形式描写大熊猫巴斯独特而富有传奇的一生的书。本书的整体装帧设计以巴斯所代表的环保概念为设计主轴,凸显绿色、环保风。书中文字以中英双语呈现,不仅能让国内的巴斯迷阅读到这本巴斯的纪念图文书,也让巴斯在海外的千万粉丝们一样能够方便地阅读。可以说,本书从一开始策划就追求国际化的视野和国际表达,以匹配巴斯国际性的知名度。本书从时间维度梳理了巴斯生命历程中的重要时刻、重要贡献和无可替代的价值(如巴斯获救,巴斯出访美国,巴斯登上 春晚 舞台等),再现巴斯独特而非凡的一生,也描绘了海峡(福州)熊猫世界和各界人士对巴斯德倾注的无限的关爱。全书共九章,首先从2015年巴斯 重返 美国切入,突出 巴斯 作为 和平使者 的重要地位。第二章至第八章,从巴斯于四川巴斯沟冰河获救、初涉世间到巴斯
九龙山位于北京市,海拔100~990米,刺玫花坨为主峰,植被茂盛,物种丰富,环境宜人。《北京九龙山常见昆虫图谱》编著历时5年,参考了外同类著作的编写特点,以昆虫成虫生态图谱为主,以昆虫形态特征为主要分类依据,记录了九龙山从低山到高山的各种昆虫共计14目800多种(根据习惯把蜘蛛目、盲足目、等足目和带马陆目也收入书中)。每种昆虫配有数张原色彩色照片,除了绿尾大蚕蛾、葡萄天蛾等8种是灯诱昆虫外,其他均是白天拍摄的昆虫生态照片,文字介绍了昆虫形态特征、习性和寄主等。本书的 出版,必将对九龙山乃至北京地区的昆虫区系研究、教学、生产和资源保护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砂壳纤毛虫是在水体浮游生活的具壳的旋毛纲纤毛虫原生动物,大多数种类生活在海水中,是海洋微型浮游动物的重要类群。壳的形态是目前砂壳纤毛虫分类的主要依据。《砂壳纤毛虫图谱》收集了世界今生砂壳纤毛虫共930种的种名录并给出了中文译名,对种名改变的种类进行了整理。收集了各种的壳的形态图谱(有的还有照片)并按照分类系统顺序排列。 《砂壳纤毛虫图谱》适合海洋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人员、教师和学生、海洋环境监测人员、养殖人员参考。
当今世界,观鸟是风行国际的热潮,许多国外的观鸟者,万里迢迢来到中国,只为了看到心仪的鸟儿,欣赏鸟儿的舞蹈,聆听鸟儿的歌唱。许多中国的鸟儿,已经成为东方审美文化的使者。已故院士郑作新先生,用毕生精力完成《中国鸟类区系纲要》,他为中国鸟类学奠基,并向世界鸟类学提供了有关中国鸟类的完整科研资料。今天,观鸟在中国方兴未艾,但鸟类学的文化梳理却依旧是空白。本书作者陈旭开始他的试水之作,从东西方典籍中梳理出鸟类精灵的身影,他用数十种鸟类的自然史来建构科研视野之外的鸟类故事,希望通过这些故事,增进人们对鸟类的理解,拉近人与鸟类的距离。
鸟类,这种现存的恐龙近亲,居住在七大洲,从热带天堂到冻土带,从城市到乡村,都有它们的身影。作为“影像方舟”项目的一部分,《 地理珍稀鸟类全书》记录了300多个物种。 摄影师乔尔·萨托为它们拍摄了亲密的肖像,观鸟专家诺亚·斯特瑞克则用优雅的文字为它们做了注解。 从普通的麻雀、鹦鹉、蜂鸟、猫头鹰,到 濒危的蓝嘴凤冠雉,每一种鸟都有自己的故事。乔尔·萨托希望通过本书提醒我们,世界上的鸟类正遭受生存的威肋,它们需要人类的关心和帮助。任伺一个物种的灭 都会影响人类,当我们拯救动物时,我们实际上也是在拯救自己。
本书是目前国外畅销的 教材InstantNotesinAnimalBiology的导读版。全书包括4章:分类,动物的结构、发育及亲缘关系,比较动物生理学,繁殖与发育。《BR》 本书的编写形式与 大多数教科书不同,风格独特、取材新颖;文字通俗易懂、简明扼要;插图简练、便于记忆;每个部分列出要点,重点和主线明确。
第3版《动物科学概论:从全球性、生物学、社会学和工业化的角度》继续向读者呈现出全面、覆盖了*内涵的传统学科,这对为动物科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是非常必要的。本书包括营养、消化、饲料、遗传、繁殖、疾病和动物行为等内容,畜种章节涉及到马、奶牛、肉牛、绵羊、山羊、家禽和猪等主要畜种,以及水产、宠物/伴侣动物、羊驼和兔子等次要畜种。 除此之外,对现代动物科学的研究同样需要用全面的、非传统的方法来有效地介绍这个学科如何成为人类存在过程中不断变化而不可分割的部分。 因此,作者W.StephenDamron不仅仅向读者展现了主要畜种的方方面面连同它们各自的特点,而且还唤起读者深深思考一些关于动物科学对社会以及社会反过来对学科的影响:动物福利和动物权利——动物科学生涯; 动物作为谷物的消费者——动物在可持续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