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排球运动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在我国土生土长的一项新型的群众性排球活动,集运动、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深受中老年人健身和青少年群体活动的喜爱。2017年,气排球已成为天津全运会19个群众体育比赛项目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气排球基础教程》是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校本教材,着眼于培育和发展气排球人口数量,促进高校气排球运动的普及推广。 在《气排球基础教程》编写过程中,编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吸收我国排球统编教材的优点,汇集气排球运动新发展动态,重点介绍了气排球运动的基础理论、教学训练方法,以及气排球竞赛编排和裁判工作。每章节后有思考题,力求使《气排球基础教程》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实用性,满足气排球爱好者终身体育锻炼的需要。
本书由国家《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起草小组专家编写,是压力容器操作工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用书。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压力容器操作工应学习掌握的安全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全书共分两部分,部分是压力容器操作工安全技术培训内容,包括压力容器基础知识、压力容器的基本结构、压力容器安全附件、压力容器常用介质及其特性、压力容器带压密封、罐车充装及安全管理、气瓶充装及安全管理、压力容器安全运行与管理、压力容器事故与应急预案。第二部分是压力容器操作工安全技术考核复习题及试卷实例。 本书除作为压力容器操作工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教材外,还可作为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干部及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近20多年来,全国有一大批地方电厂、企业自备电厂和热电厂的6~350MW火力发电机组相继投产,检修岗位新职工和生产人员迅速增加。为了搞好检修生产人员岗位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按照部颁《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电力行业》、《电力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和《火力发电厂检修岗位规范》以及检修规程的要求,突出岗位重点、注重操作技能、便于考核培训等,组织专家技术人员编写了《地方电厂岗位检修培训教材》,分为锅炉设备检修、汽轮机设备检修、电气设备检修、热工控制检修、电厂化学检修、燃料设备检修和循环流化床锅炉检修7册。 《地方电厂岗位检修培训教材:锅炉设备检修》共分4篇23章,篇锅炉检修概述,介绍锅炉检修工作内容、工作过程、锅炉钢材、常用材料、常用工具、生产管理和相关知识;第二篇锅炉本体检修,介绍锅炉本体
本书是作者在总结多年科研和教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从液压系统设计、加工、制造、安装、调试、使用和维护保养各个环节入手,详细介绍了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基本元件及其相关基本回路产生的常见故障、诊断方法和处理措施,重点分析了在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使用维护中一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故障诊断与排除实例。
《气瓶安全管理与技术》系统地介绍了气瓶基础知识、气瓶设计与制造安全、气瓶充装安全、气瓶运行安全、气瓶定期检验,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并结合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事故案例,分析气瓶从设计、制造直至报废各环节存在的危险性,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气瓶安全管理与技术》内容翔实,资料丰富,既重视基本理论概念的阐述与鲜释,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系统地研究气瓶有关安全问题和事故防范措施。本书可作为指导有关气瓶安全操作和管理的参考书,适合于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师生、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评价师以及从事气瓶相关工作的人员。 本书共六章,由岳忠主编。其中、二(一、二节)、三、四、六章由岳忠执笔,第二(第三节)、第五章由钱林执笔。安全工程研究生于飞同学参与了文献查阅和文字排版校对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总结了近400个液压维修工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重点、难点及容易忽略的问题。内容主要涉及液压设备(液压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即动力元件(液压泵)、执行元件(液压缸和液压马达)、控制元件(各种液压控制阀)、辅助元件及工作液体等的维修问题(包括液压元件的外观、工作原理、结构及故障排查的内容)。 全书图文表并茂, 语言文字简练且浅显易懂,重点讲解维修操作步骤、要领和故障分析排除方法、技巧,涉及维修步骤时给出详细的步骤图,一目了然,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 本书适合液压维修人员阅读,也可作为液压维修及相关企业的培训用书,还可作为专业院校师生的参考书。
梅荣娣主编的《气压与液压控制技术基础(第3版)》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训练法优化教材内容。 《气压与液压控制技术基础(第3版)》分气压传动和液压传动两个模块,每个模块包括:元件的基础知识和相关训练;基本回路的组成、应用和训练;围绕数控车、铣的中级工技能等级中有关气压、液压的基本要求,结合实际应用选取数控机床中典型的气压和液压系统的实例及故障分析。 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选取了一些其他机械设备中的气动和液压系统分析等内容。
近20多年来,全国有一大批地方电厂、企业自备电厂和热电厂的6~350MW火力发电机组相继投产,检修岗位新职工和生产人员迅速增加。为了搞好检修生产人员岗位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按照部颁《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电力行业》、《电力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和《火力发电厂检修岗位规范》以及检修规程的要求,突出岗位重点、注重操作技能、便于考核培训等,组织专家技术人员编写了《地方电厂岗位检修技能培训教材》,分为锅炉设备检修、汽轮机设备检修、电气设备检修、热工控制检修、电厂化学检修、燃料设备检修和循环流化床锅炉检修7册。本书适用于全国地方电厂、企业自备电厂和热电厂6~350MW火力发电机组、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从事电气设备检修的生产人员、工人、技术人员、管理干部以及有关电气专业师生等的岗位技能和技能鉴定的培训教
《液压与气压传动》一书由刘军营任主编,韩克镇和许同乐任副主编,编者都是从事本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具体编写分工如下: 第1章由山东理工大学刘军营编写,第2、9章由山东理工大学韩克镇编写,第3、4章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贺利乐编写,第5章由山东理工大学许同乐编写,第6章由山东理工大学孟建兵编写,第7、11章由刘军营与天津工业大学尹明富共同编写,第8章由山东理工大学刘同义编写,第10章由山东理工大学韩克镇、刘军营共同编写,第12、13章由刘军营与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宋凤敏编写。全书由刘军营统稿。
《液压与气动系统拆装及维修》由王德洪、周慎、姜晶主编,主要讲述 液压传动系统认知、液压元件拆装、液压基本回路故障诊断与维修、液压传 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气动元件拆装、气压传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等内 容。 《液压与气动系统拆装及维修》可作为高职高专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机电一体化、高速动车组检修与驾驶、铁道机车车辆、数控技术、模具设计 与制造、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各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中职学 校相关专业及职业培训用书。
本书详细论述了离心通风机的工作原理,通风机的相似,通风机的噪声、气动设计及强度计算,通风机的运转特性以及离心鼓风机等内容。 本书内容实用且新颖,在书中融入了当前新的科研成果,在通风机的工作原理方面,不仅介绍了一元流动理论,还介绍了二元流动理论;在通风机的流动损失计算方面,除常用的损失系数法和管道计算法外,还介绍了计算边界层内摩擦阻力的方法。在离心通风机设计方面,充实了前弯叶片通风机的设计和叶片型线绘制等内容;书中还对要求低噪声的多叶通风机和屋顶通风机进行了重点分析。 本书可供从事离心通风机设计、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主要内容有:绪论;液压基础知识(流体力学基础);液压元件(液压泵、液压马达和液压缸、液压控制阀、辅助元件、工作介质);液压系统(液压回路、典型液压系统、液压伺服系统、液压系统的使用与维护、液压系统设计);气动技术简介(气动技术简介)及实验实训。 本教材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准度。本着强调基础、突出应用、力求创新的思路,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教材适当减少一些理论推导,增加了故障分析,实验指导更加具体,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每章前有学习目标和知识要点,章后有思考题与练习,便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本书适合于高职高专机械类工科专业使用,中职和技工学校以及各类成人工科学校也可选用。
訚耀保编*的《高端液压元件理论与实践》系统 地论述高端液压元件的理论与实践,主要内容有:高 端液压元件的由来及其演变过程,新型工作介质,射 流管伺服阀及冲蚀磨损数值模拟方法,射流管压力伺 服阀,偏转板伺服阀,直接驱动式电液伺服阀,飞行 器单级溢流阀,*端小尺寸双级溢流阀,飞行器液压 减压阀,非对称液压阀与对称不均等正开口液压滑阀 ,增压油箱与液压附件,双边气动伺服阀与四边气动 伺服阀等。书后附有我国电液伺服阀代表单位的系列 产品结构与参数。本书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深入浅 出,侧重系统性、专业性、前沿性,前瞻性理论与实 践案例紧密结合,国家重大装备核心基础零部件(元 器件)案例丰富、翔实。 本书可供从事重大装备、重点领域整机和武器系 统用高端液压气动元件和装置的研究、设计、制造、 试验和管理的
本教材以液压与气动系统装调为主线,以工作任务、学习任务为载体,阐明了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设计液压与气动基本回路的能力,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液压与气动系统的能力,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中职教育的职业特色和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内容的取舍上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力求做到少而精。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机械类等专业教材。
《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第二版)归纳了燕山大学流体传动及控制学科老师们近年来在教学、科研及工程实践方面的经验,保持了内容丰富,与时俱进,易于查找,实用性强的特点。 《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第二版)共分六篇,内容涉及液压工程师常用的设计资料,液压介质的分类、代号、性质和选用,各种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典型产品、加工工艺、拆装方法及注意事项,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步骤及设计实例,液压系统的安装、冲洗、调试、常见故障及其诊断排除,液压系统的检测和测试常用的传感器及其测量装置的基本原理、使用特点以及各类液压元件的测试回路、试验方法和数据处理等。 《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第二版)可供从事液压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以及液压设备的制造、使用、维护、管理、监测与检测等工作的液压工程师使用,
本书是根据*机电类专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全书共13章,第1章介绍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及其工程应用,第2章介绍液压介质及其液压流体力学基础知识,第3~6章主要介绍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阀和液压辅助元件的典型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第7章介绍液压基本回路的分类、构成和功能,第8章介绍典型液压系统的原理、特点及分析液压系统的方法,第9章介绍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第10章介绍液压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液压伺服阀和液压动力机构的结构、特性及其分析方法等,第11~13章介绍气压传动基础知识、气源装置与气动元件、气动基本回路与气动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分析及设计方法。 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机械类、机电类、动力工程类等各专业,也可供从事液压气压传动与控制的工程技
本教材是为了满足高职高专机械土程类专业或近机类专业教学需要而编写的。 本书共分18章,主要内容为液压传动概述、液压传动基础、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执行元件、液压控制元件、液压辅助装置、液压基本回路、典型液压传动系统、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液压伺服系统、气压传动概述、气压传动基础知识、气源装置及气动辅助元件、气动执行元件、气动控制元件、气动基本回路、气压传动系统实例和实验实训项目。本书各章后面有本章小结与习题,以便学生更好地巩固与掌握所学的内容。为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在本书第18章附有实验、实训教学内容,以供各学校选用。 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高专机械工程类专业教材,亦可作为成人教育、职业培训和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工程类专业的教材。
柴油机是现代汽车、工程机械、船舶、拖拉机和农业机械等移动式装置的主要配套动力设备。本书作为“内燃机科技丛书”之一,运用匹配动力装置设计理论与工程配套设计经验相结合的方法,较详细地论述了柴油机的性能匹配与配套结构设计,配套机械的技术发展以及提高匹配设计水平的途径。本书是首次专门从匹配设计角度出发,总结若干工程设计的实践经验和设计方法的一本专业读物。 本书可供从事柴油机和各种车辆、船舶动力配套设计师参考;也可供有关企业、研究机构的车辆、船舶配套动力试验、管理、使用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设计》共分六章,着重介绍工程机械七大机构的典型液压回路及典型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分析。为更好地理解液压系统设计,本书还简要介绍了与液压系统设计有关的液压设计计算公式及相关液压元件,为正确设计液压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内容上体现同济大学在工程机械液压技术领域教学积累和工程实践中的研究成果。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设计》为工程机械、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车辆工程等专业硕士生的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为相关专业方向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本标准的4.2.2、4.3.2—4.3.4、4.4.1、4.4。2、4.5.1—4.5.3、4.6、4.7.1、4.7.2、4.8.1、4.9、4.10、4.11、4.12。1、4.13、4.14.1.1、4.14.2.3、4.14.2.4、4.14.3、5.3.2—5.3.5条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美国ASME B19.1—l995《容积式压缩机系统安全标准》,具体采用了该标准中容积式空气压缩机部分的安全要求。该标准中给出具体规定值的内容,本标准均予以采用;对虽有要求而无具体指标者,则根据国内产品标准规定的内容,给出具体指标或定量要求;而对标准中一些建议性要求或在国内无法操作执行的要求,本标准未予采用。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原JB 8524—1997《容积式空气压缩机 安全要求》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压缩
梁全、苏齐莹编著的《液压系统AMESim计算机仿真指南》着重介绍利用AMESim仿真软件进行液压元件及系统模型的建立和使用该软件进行数字仿真的基本方法;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介绍了用AMESim进行系统仿真的基本操作过程和常用技巧; ,通过液压系统及液压元件的建模实例,讲解了用AMESim仿真软件进行液压仿真的参数设置方法和建模技巧。 本书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特别是从事液压系统仿真的科研人员学习和参考。
本书比柴油机燃烧过程的输入出发,讲述了燃油性质对燃烧过程的影响;针对不同类型燃烧室的特点,讲述燃烧室对燃烧过程及排放质量的影响;从燃油设备主要元件入手,重点讲述了柴油系统主要元件如喷油泵、喷油器、调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匹配特征;介绍了九种规格类别和使用不同场合的博世喷油泵及分配泵;11种系列的单体喷油泵、又针对不同感应元件和使用特点介绍了调速器和喷油器以及电控和电喷系统,以利读者开拓思路,进行优选、优化。对燃油系统辅助设备如提前器、输油泵、手打柴油泵、电动泵、滤清器也列出专章进行介绍,保持燃油系统的完整性。该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是柴油机方面的好教材。 本书适用于内燃机专业的师生阅读,也适用于从事内燃机生产、制造和管理工作者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