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据电气工程师(供配电)应掌握的工程管理、电气设计、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并参照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管理委员会颁布的《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大纲》编写而成,内容涵盖了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要求的全部内容。全书共分为15章,内容包括:安全,环境保护与节能,负荷分级及计算,110kV及以下供配电系统,110kV及以下变配电所所址选择及电气设备布置,短路电流计算,11OkV及以下电气设备选择,35kV及以下导体、电缆与架空电路的设计,110kV及以下变配电所控制、测量、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变配电所操作电源,防雷与过电压保护,接地,照明,电气传动以及建筑智能化。 本书是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常备的工具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资料,对参加(供配电)注册电气工
为配合1997~2005年全国电力系统开展继电保护技术人员练兵调考活动和实际情况,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决定对1997年5月组织全国继电保护专家20多位编制出版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用技术问答》一书进行全面修订和实时修改,即第二版修编工作。 本书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用技术问答》第二版,是根据电力工业部、国家经贸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家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和中国五大发电集团公司颁布的继电保护标准、规定,并结合全国继电保护实际情况,以问答形式讲解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基础知识,继电保护规程,电流、电压互感器和相序滤过器,线路保护,母线保护和断路器失灵保护,电力变压器保护,发电机及自动装置,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电气二次回路,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及抗干拢等方面的知识,是继电保护专业人
本书由22篇组成,内容涉及电子物理、电磁学、电工电路、电子电路、电工电子材料、电工电子测量、自动控制、电气设备、电力电子技术等。
本书主要介绍了核电厂通用机械设备的基础知识。全书共分六章,一至五章分别介绍了核电厂核岛和常规岛主工艺系统及其辅助系统中各类阀门、泵与风机、换热设备、核承压容器等设备的原理、结构、性能和运行中的基本问题,对核电厂专用叶轮泵、换热设备也进行了选择性介绍。第六章简要阐述了有关核电厂核岛机械、电气设备安全分级的相关内容。本书是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核电厂新员工入厂培训系列》之一,也可供从事核电工程的相关人员参考。
《输变电设备典型故障案例分析》包括架空输电线路典型故障分析案例、高压电缆线路典型故障分析案例和变电设备典型故障分析案例3个章节,收录了40余个案例,所选取的案例均具有代表性,同一设备案例的故障原因不同,案例不重复。对每个案例故障产生的现象、发现、处理过程、故障设备解体、试验检测、运行信息、故障原因等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明确的分析结论与技术建议。
本书共两篇、八章,主要内容有:篇电力系统电磁暂态过程分析(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和第二篇电力系统机电暂态分析(电力系统稳定性)两部分内容。 篇共五章,包括章为基本知识;第二章为介绍同步电机突然三相短路的物理过程及近似的短路电流表达式;第三章介绍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实用计算法和计算程序框图;第四章介绍用对称分量法介绍不对称故障的分析和计算。第二篇共三章,包括第六章介绍电力系统各元件的机电特性;第七、八章则分别分析了电力系统的静态和暂态稳定性。 本书是高等学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电力工程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清华大学学术专著:配电线路雷电防护》是作者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内容包括:雷电参数、配电系统的雷电过电压、雷电感应过电压数值计算方法,配电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的特征;从改善配电线路的雷电耐受绝缘特性、安装配电线路的导弧及熄弧装置、配电线路架空地线及避雷器、改善接地性能等方面改善配电线路的防雷性能;由10kV配电线路侵入建筑物内220V电源线的感应过电压及防护措施等。 《清华大学学术专著:配电线路雷电防护》可作为电力行业和其他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和设计人员的专业培训教材及工程参考用书,也可作为本科生“电力系统过电压”课程的补充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