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L管道输电技术》拟包括八章,分别为GIL管道输电技术概述、GIL设备典型结构、GIL安装技术、GIL隧道技术、GIL运维技术、GIL管道输电技术难点分析、GIL管道输电技术发展方向等技术内容。*章、绪论1.1GIL管道输电技术概述1.2 GIL管道输电技术特点1.3GIL管道输电技术应用现状第二章、GIL设备典型结构2.1 典型技术参数2.2 结构组成2.3 主流厂家GIL结构简介第三章、GIL安装技术3.1 安装方式3.2 安装工艺3.3安装机具第四章、GIL隧道技术4.1 GIL隧道分类4.2 隧道施工方式4.3 GIL隧道技术难点4.4 典型GIL管廊工程隧道技术特点第五章、GIL运维技术5.1 GIL设备在线监测技术5.2 GIL管廊环境在线监测技术5.3 GIL巡视、巡检技术第六章、GIL典型故障及检修工艺6.1 GIL设备典型故障及检修工艺6.2 隧道风险及检修工艺6.3 GIL典型故障案例第七章、GIL管道输电技术难点分析7.1 绝缘可靠性7.2 密封可靠性7.3 工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电子线路设计与测试”主教材。 本书第1版1996年获第三届全国工科电子类专业优秀教材一等奖;第2版为“九五”*重点教材,2002年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第3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第4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2011年获*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本书是在第4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书中提供了大量基本实验电路和大量的应用设计课题,全书分为9章。第1章为电子线路实验基础知识,内容为电子线路设计、调试、测量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技术。第2~4章为低频电子线路实验,内容包括用pSpice软件仿真电子线路、低频电路基础实验和应用电路设计,既介绍了软件仿真技术,又介绍了以定量估算和电路实验为基础的电子线路的传统设计方法与测试技
本教材主要内容可分为“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两大部分,其编写体系为“基本性实验”和“综合设计与仿真性实验”两个模块。本教材在实验项目选题上,即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同时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即注重实际操作与排除故障能力的培养,同时关注应用新技术实践的能力培养。
本书主要介绍数字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以及用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电路的软件平台和硬件描述语言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数制和码制、逻辑代数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中规模组合逻辑器件应用、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常用时序集成器件、555定时器及多谐振荡器、半导体存储器件和可编程器件、硬件描述语言数模和模数转换。 本书编写语言简练,由浅入深;章节顺序安排合理,大量设计实例可供参考,利于教学和自学。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各专业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
本书是根据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的要求,本着理论够用、应用为主、注重实践的教学思想编写的。编写时力求精选内容,突出重点,加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的训练和培养,注重物理概念的清晰性和知识的应用性,深入浅出,图文并茂,便于阅读。同时兼顾模拟电子技术的新发展,着重介绍模拟电路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器件。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类的计算机专业、电子专业、信息技术专业和电器自动化等专业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材,还可供中等专业学校有关专业或从事电子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根据电子类课程课堂教学和实验的要求,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为目的,对EDA技术和FPGA设计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和完整的介绍。本书内容新颖,技术先进,由浅入深,既有关于EDA技术、FPGA器件和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的系统介绍,又有丰富的设计实例。本书配套多媒体电子课件、实验与设计和程序代码。
本书以Altium公司的开发软件Altium Designer 15为平台,以本书配套的STM32核心板为实践载体,对电路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进行讲解。主要包括STM32核心板程序下载与验证、STM32核心板焊接、Altium Designer软件介绍、STM32核心板的原理图设计及PCB设计、创建元器件库、输出生产文件以及制作电路板等。本书所有知识点均围绕着STM32核心板,希望读者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能够快速设计并制作出一块属于自己的电路板,同时掌握电路设计与制作过程中涉及的所有基本技能。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电路设计与制作实践课程教材,也可作为电路设计及相关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入门培训用书。
《图解传感器技术及应用电路(第二版)》是《图解传感器技术及应用电路(第二版)》,全书在版的基础上将原有内容整合为9个项目,内容包括传感器概述、压力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测速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特殊类型传感器以及智能传感器。本书保持了版通俗易懂的形式,旨在帮助广大读者理解和认识各类常用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提升其综合应用能力。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电子信息、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还可作为传感器技术爱好者的自学用书。
本书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本着加强基础的原则,本书着重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涵盖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所应该掌握的相关专业基础知识,重点突出逻辑分析与逻辑设计部分。本书对所涉及的器件做全面、详细的介绍,采用业界习惯使用的ANSI/IEEE Std 91a-1991符号系统中的第二套,即特定符号系统,以与数据手册相适应。全书共分11章,主要内容包括:数制与编码、逻辑代数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锁存器与触发器、常用时序电路组件、时序逻辑电路、脉冲信号的产生和整形、数模与模数变换器、存储器及可编程器件概述、ASM图与系统设计等。本书配套电子课件、习题参考答案等。
查丽斌、李自勤主编的《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 础习题及实验指导(第3版电工电子基础课程规划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是《电路与模拟电子 技术基础(第3版)》的配套习题集和实验教材。全书共 11章,前10章主要内容包括与主教材各章对应的知识 要点总结、 本章重点与难点、重点分析方法与步骤、填空题和选 择题、习题等;第11章包含11个典型实验,由一个常 用仪器使用、4个电路实验和6个模拟电路 实验构成,只给出实验内容和实现电路,不给出具体 参数,不针对具体的实验板设计,通用性较强。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通信、自动化、电 子电气等各专业和部分非电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 作为自学考试和成人教育的自学教材,还可供 电子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模拟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高等职业教育 十二五 规划教材 浙江省高校(高职高专)重点教材》依据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合理设计了6个教学项目,分别为简易充电器的制作与调试、简易助听器的制作与调试、热电阻测温放大器的制作与调试、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制作与调试、红外音频信号转发器的制作与调试、0~30V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与调试。 《模拟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高等职业教育 十二五 规划教材 浙江省高校(高职高专)重点教材》将相关知识和技能融入到各个项目中,培养学生元器件识别与检测能力、电子仪器仪表使用能力、模拟电子电路分析与安装能力、电路调试能力、技术资料查询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模拟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高等职业教育 十二五 规划教材 浙江省高校(高职高专)重点教材》可作为高职高专电气自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重庆工程学院电子类专业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从2010年开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目前已经形成了结合理论仿真、实验验证以及项目制作一体化教学模式。全书共分7个项目,包括简单模拟电子电路制作、直流稳压电源制作、单管音频放大电路的制作、集成音频放大电路制作、实用低频功放制作、正弦波发生器的制作、模拟电子电路综合应用。
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块FPGA芯片上能实现的逻辑功能大幅度增加,并进一步向嵌入式DSP模块和嵌入式处理器核技术发展,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在一块FPGA芯片上能实现相当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功能并保持相对较低的功耗,而芯片价格也一直在不断下降。如今,FPGA已不再局限于ASIC设计的原型实现和功能验证,而是可以直接用于复杂信号处理系统的商业化应用和解决方案的开发。本书专门为这样一种技术发展趋势而写作。 书中主要介绍基于FPGA的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和实现方法。使用由全球*FPGA芯片供应商Xilinx公司的大学合作计划(XUP)提供的Virtex-Ⅱ Pro开发板和标准开发套件。书中除了介绍一些易于在FPGA上实现的DSP电路及其相关理论之外,特别强调采用FPGA作为电路实现平台时需要对算法和电路进行的特殊改造和设计,同时强调为充分利用硬件资源
本书内容是依据原国家*1995年颂布的电路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可作为工科电气信息类、自动化类等专业教材,还可供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内容包括八章,其主要内容有: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简单电阻电路的分析、电路分析的一般方法、电路定理、正弦稳态交流电路和相量法、具有耦合电感元件的电路分析、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下册包括七章,其主要内容有: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双端口网络、具有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分析、分布参数电路;另外还有磁路和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简介两个附录。 上、下册书末各附有习题答案。
本书为 十二五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本教材系统地介绍了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常用数字逻辑部件的功能和应用。主要内容包括:数字逻辑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常用组合逻辑功能器件、时序逻辑电路、常用时序逻辑功能器件、半导体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脉冲信号的产生与整形、数模和模数转换。本教材将硬件描述语言的介绍渗透于各个章节。本教材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便于教学。全书叙述简明,概念清楚;知识结构合理,重点突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例题、习题丰富,各章还配有复习思考题。本教材可供高等学校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也可供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涵盖直流电路分析(第1~4章)、正弦稳态电路分析(第5~9章)和动态电路分析(第11~12章)三部分。在介绍基本电路元件电压、电流关系基础上,以线性直流电路为依托,介绍简单电路的等效变换分析法、一般电路的回路电流分析法和节点电压分析法及应用电路定理等分析方法。正弦稳态电路部分重点介绍相量分析法,进一步介绍相量分析法在谐振电路、耦合电路、三相电路和非正弦电路等典型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中的应用。动态电路分析部分介绍时域分析法和复频域分析两种方法。双口网络(第10章)涉及直流电路、正弦电路和动态电路,从系统观点出发讨论双口网络方程、连接等。 本书尽量语言精练、通俗易懂、结合工程应用。许多例题和习题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与分析方法直接相关的应用提炼为应用拓展,每章最后一节是与本章相关的应用。附录有常用数学公式,
本书内容是依据原国家*1995年颁发的电路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可作为工科电气信息类,自动化类等专业教材,还可供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内容包括八章 ,其主要内容有;电路的基本概念的其本定律、简单电阴电路的分析、电路分析的一般方法、电路定理、正弦稳态交流电路和相量法、具有耦合电感元件的电路分析、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斯电流和信号频谱。下册内容包括七章,其主要内容有;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双端口网络、具有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简单非线性电肫电路分析、分布参数电路;另外还有磁路和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简介两个附录。上、下册书末各附有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