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光电课程改革创新系列教材之一,可配套唯康智能光电技术实训台VGDJS-2E使用,力争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本书共有8个实训项目24个任务,每个任务包含知识和实训两部分内容,内容涵盖了LED灯具组装及广告灯的制作,光电基础电路的线路连接与检测,LED驱动电源的装配与检测,单色LED点阵屏的制作与应用,LED全彩显示屏的综合应用,智能路灯、智能交通灯的调试与应用,LED智能照明系统的搭建与调试,LED显示屏的拼接与应用。在介绍上述内容的同时有机融入了爱国主义、职业素养、辩证思维等思政元素。 本书是新编校企合作教材,采用适应技能培养的\"项目+任务”体例编写,注重工学结合,有利于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 好地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 好地对接;有利于培养专业技能扎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本书可作为职业
《超宽带脉冲天线设计》首先综述了超宽带脉冲天线技术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接着讨论了各种超宽带脉冲信号特性。随后讨论了单极超宽带天线、螺旋天线宽频带特性;分析了超宽带平面单极天线、缝隙天线、陷波天线、蝴蝶结天线的宽带性能;分析了各种加载天线的脉冲辐射特性;分析了多种喇叭天线的性能及增强脉冲天线低频辐射的方法。最后,介绍了基于阶跃恢复二极管、雪崩三极管等电路产生脉冲信号的方法,讨论了超宽带天线馈电及巴伦的设计。 《超宽带脉冲天线设计》从天线应用的角度考虑天线设计,并给出了大量的天线设计实例,可作为从事超宽带天线研究的硕士生、博士生的参考资料,也可供超宽带天线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由高礼忠、杨吉祥编著的《电子测量技术基础(第2版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主要讲述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各种电信号、电子元器件、网络参数及数字系统的测试原理和测量方法,以及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原理与应用。具体内容包括: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电压和电流测量、时间和频率测量、信号源、信号波形的显示和测量、信号分析、逻辑分析仪、电子元器件及网络参数测量、仪器总线及虚拟仪器等。 本书在2004年修订版的基础上,对任意波形发生器、数字示波器、逻辑分析仪、频谱分析仪以及虚拟仪器和仪器总线等内容,作了较大篇幅的修改与 新,特别增加了数字荧光示波器、实时频谱分析技术、Labwindows/CVI及其在虚拟仪器设计中的应用、 新的仪器总线PXIe、LXI、AXIe总线技术等全新的内容进行了介绍。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电子类及信息类
本教材依据电子产品生产维修岗位对从业者电子产品生产与检测能力的要求,结合现阶段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编写而成。 本教材共分为4个项目:电子产品的THT技术与工艺、电子产品的SMT技术与工艺、电子产品的质量检测与维修和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静电防护。每个项目由若干任务组成,共11个任务,每个任务按照“任务描述”→“任务要求”→“知识链接”→“任务实施”→“思考题”的顺序组织内容,部分任务选取企业典型生产案例或载体,并配套活页式工卡。 本教材的编写遵循了理论联系实际和实用性原则,对接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使学习者与生产实际零距离对接。为了让学习者能够快速且有效地掌握核心知识和技能,也方便教师采用 有效或 新颖的教学模式(如 线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教材配有大量微课、动画,可以通过扫描书中的二维码
本书系 “十四五”规划教材,注重理论普适性与应用特殊性相结合,过程推导与仿真验证相结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相结合。全书共8 章,主要分三个部分。 部分为数字信号与系统的分析方法,内容包括: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离散傅里叶变换、快速傅里叶变换。第二部分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内容包括:滤波器的实现方法、IIR数字滤波器设计、FIR数字滤波器设计。第三部分为相关理论知识对应的实验内容。编者在改版本书的过程中,特意对本书进行了信息化建设,尤为注重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诠释和喜闻乐见的立体化呈现。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类、通信类、自动化类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用于硕士研究生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还可作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参考书。
本书基于广义切比雪夫滤波器综合理论,多模阶跃阻抗谐振器、交叉混合耦合技术,实现了双频双带、三带、四带滤波器,宽阻带窄带带通滤波器和超宽带滤波器的设计。 将多带及宽带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引入到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阻抗匹配网络设计,实现双频功率放大器的研究与设计,还研究了宽带连续类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本书重点介绍了四频四带滤波器设计思路和方法,及连续型工作模式Doherty功放设计方法,解决功放一直以来在工作带宽与动态范围直接存在相互制约问题。 本书内容工程应用性较强,有利于大多数从事通信和微波技术的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自学,亦可供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的科研工作者、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一般参考书使用。
本书分为3篇共15章,第一篇“地面通信系统”,对GMDSS进行了简要概述,并介绍了船用ME/HF通信设备、船用VHF通信设备、NAVTEX/SART/GMDSS设备备用电源;第二篇“卫星通信系统”,结合卫星通信基本知识及技术特点,着重介绍了Inmarsat-C/F系统及其船站,并对遇险、紧急和安全通信业务作了介绍;第三篇“船舶通信业务”,介绍了海上安全信息业务、特别业务及船舶电台管理与专项检查。 本书内容满足航海类院校航海技术和电子电气专业关于GMDSS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同时也满 通运输部海事局GMDSS适任考试大纲的要求,可作为航海类院校航海技术和电子电气专业GMDSS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GMDSS通用操作员、无线电电子员及航运公司管理人员的参考书籍。
本书是根据通信原理课程编写的实践教学指导书,除了实验硬件平台的简要介绍,将内容分为基础篇(信源编码技术、基带传输编译码技术、基本数字调制技术、信道编译码技术)、设计篇(同步技术、时分复用及解复用、带限信道模拟、模拟调制技术)和综合篇(通信系统设计实验、仿真平台、综合仿真实验),通过基础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仿真实验和综合系统课程设计的形式,涵盖了通信原理课程的主要实验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通信原理、通信系统仿真与设计等课程的实践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分析设计人员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