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需要掌握的技能,并细致地说明了如何使用视频通信系统、如何选择视频通信系统产品、如何做好视频会议的技术保障工作、如何建设视频会议室以及如何做好制度规范建设等。 本书共分十二章,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理论内容视频通信系统使用的相关基础知识,如视频会议简介、计算机网络、TCP/IP技术介绍,多媒体信息通信、音频系统、视频系统、显示系统、摄像系统、控制系统等技术和工作原理;实践内容包括部分实例和模板、视频会议室设计标准、视频通信系统的保障措施、视频会议室常用相关设备、常见故障处理。
《多模GNSS融合精密单点定位理论与方法》对多模GNSS融合精密单点定位的理论与实现方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详细推导了GPS/GLONASS组合精密单点定位的观测模型和随机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GPS/GLONASS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解方法;发展并建立了单频GPS/GLONASS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提出了一种利用GLONASS观测数据自主识别GLONASS卫星频率信道号的方法;进一步将GPS/GLONASS双系统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拓展到GPS、GLONASS、BDS和Galileo四系统组合,并进行了软件实现与结果分析;后将多系统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应用到对流层水汽三维层析中,验证了多系统组合定位的优势。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射频电路的核心原理和基础理论,讲述了多种无线收发机结构,以及收发机的核心模块电路,包括低噪声放大器、无源和有源混频器、压控振荡器、无源器件、锁相环、频率合成器、功率放大器等,后给出了一个完整的双波段收发机的设计过程,让读者从系统规格要求开始学习,直至设计出晶体管级电路。本书可作为普通高校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射频集成电路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以Altera公司的FPGA为开发平台,以MATLAB及Verilog HDL为开发工具,详细阐述数字通信同步技术的FPGA实现原理、结构、方法和仿真测试过程,并通过大量的工程实例分析FPGA实现过程中的具体技术细节。本书主要内容包括FPGA实现数字信号处理基础、锁相环、载波同步、自动频率控制、位同步、帧同步等。本书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分析透彻,在简明阐述设计原理的基础上,注重对工程实践的指导性,力求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数字通信同步技术的FPGA设计知识和技能。作者精心设计了与本书配套的FPGA开发板,详细介绍了工程实例的实验步骤及方法,形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学习过程,可以有效地加深读者对数字通信同步技术的理解。本书的配套资料收录了完整的MATLAB及Verilog HDL代码,有利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读者可登录华信教育资源网(www.hxedu.com.cn)免费注
正交频分复用是多载波通信的一种,可以提高光通信的频谱效率,抑制信道干扰。本书论述无线光通信中的正交频分复用理论及应用,系统介绍无线光通信中的正交频分复用传输体系,对光正交频分复用涉及的高峰均比、时间同步、信道估计及信道分配进行深入系统分析;对大气湍流及大气环境对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对比分析光正交频分复用抑制大气湍流的特性。通过数值仿真及实验验证相关理论,触及本领域的**进展。
该书研究内容涉及到电子信息对抗学科电子侦察方向前沿领域,部分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初步形成了复杂信号侦察理论及应用的理论体系。传统的侦察理论体系研究的对象是平稳统计信号,如固定载频、固定重频的雷达信号等,采用的是传统的Fourier变换方法,在时域或频域开展研究;复杂信号侦察理论体系研究的对象是非平稳统计信号,如载频、重频变化的雷达信号等,采用的是二维变换方法,在二维变换域里开展研究。该书(含上下册)的出版对我国电子对抗学科发展、新一代侦察装备发展及雷达与电子对抗一体化装备发展都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本书是音响技术与音乐欣赏相关知识的百科,内容深入浅出,侧重实用而新颖全面。全书分三大部分:(1)电声基础,包括声学和音响在内的基础知识;(2)音响百问,对393个有关音响技术包括AV影院的实际问题阐述解释;(3)音乐与欣赏,提供欣赏音乐和选购软件的相关知识。 本书可供音乐、音响爱好者及有关专业人士阅读,在高质量声音重放方面作为参考和指南。
5G+智慧教 立足于全球智能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与实践经验,阐述5G、AI、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融合与创新应用,从5G智慧教育、场景落地、个性化学习和教育大数据4个维度,深度剖析AI技术在“教、学、管、评、练、测”等教育环节的落地路径,为读者描绘一幅“智能+”时代的未来教育新图景。 本书适合教育政策制定者、学校管理者、教师和相关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教育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还适合对智慧教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分布式MIMO与无蜂窝系统构架是近年兴起的移动通信新技术。本书从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到系统试验验证,较为完整地对分布式MIMO与无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技术进行介绍与理论分析,主要内容涵盖分布式MIMO与无蜂窝系统的统一模型和容量解析、非理想信道信息下的频谱效率解析、小区边沿效应特性、最优功率分配及能量效率优化、缓存方案优化、低复杂度无线传输技术以及新型网络辅助全双工技术等,并详细介绍了基于云构架的分布式MIMO与无蜂窝系统试验验证方案、软硬件实现与试验测试结果。
传感器系统不断地要求小型化、低成本、低功耗,同时又要求更高的性能和可靠性,于是一些新的传感原理和技术应运而生,而将这些新原理和技术变为成熟的产品将需要更大的努力。除了提高传感器本身的性能外,传感器外围的系统同样重要,这些系统包括与传感器相连接的电路界面、保护传感器的系统封装、保证传感器性能的校准程序等。本书正是一本从系统角度全面介绍传感器及其相关电路设计的书,详细介绍了一些典型的传感器系统,内容实用并具有一定深度,是一本具有新颖性和基础性的微型传感器领域专业书籍。本书适合作为微机电系统(MEMS)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以及传感器相关专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STM32是意法半导体公司推出的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通用型嵌入式微控制器,具有设计灵活、配置丰富、成本低廉、适用性强、性价比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通信、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正因如此,电子工程师要想在嵌入式控制研发领域安身立命,成为智能电子产品开发的业界翘楚,轻松玩儿转STM32微控制器是必须的。 本书系统介绍了STM32微控制器的基础知识和嵌入式系统研发的实战技巧。全书共24章,分基础篇、入门篇、提高篇3个层次进行讲解,内容丰富、结构清晰、实用性强。
本书主要讨论粒子对波束散射的解析和半解析方法。全书共6章,第1章介绍粒子对激光波束散射的研究进展;第2章给出入射高斯波束用球矢量波函数展开的表达式,是广义Mie理论的基础;第3章详细讨论规则形状粒子对高斯波束的散射,给出球、旋转椭球的微分散射截面,以及无限长圆柱和介质平板的归一化强度分布;第4章讨论规则形状粒子对任意波束的散射;第5章应用扩展边界条件法讨论均勻和双层粒子对高斯波束的散射;第6章研究粒子对任意波束的散射特性。书中附有典型粒子对常用波束散射的程序,便于读者学习和研究之用。
5G移动通信系统已将大规模MIMO列入国际标准,并予结合超密集网络、毫米波MIMO等开展深入研究。MIMO技术带来的分集增益和陈列增益有效地对抗了无线通信的衰落效应,可极大地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已成为一项业界普遍认可的提高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有效技术。但由于多方面条件的约束和限制使得MIMO多天线技术仍存在诸多问题。分析表明,借助协作中继、网络编码等一些新的理论和技术,并利用干扰消除、干扰避免以及物理层和MAC层的层间协作传输,可有效地提高整个系统的传输性能。本书围绕无线通信网络中宽带协作传输方案及其性能分析的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内容涉及联合协作中继选择和网络编码的协作传输策略及其性能分析,联合物理层和MAC层的层间协作传输,以及基于MAC层协作的传输方案及其性能分析等方面。
本书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典型4G运营企业的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对4G移动互联时代,运营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变革趋势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和论述。对4G时代运营业的角色定位、流量经营、平台战略、套餐设置、品牌推广、运维变革、终端竞合、渠道适配等多个关键环节进行系统、立体地分析,对移动互联网、大数据、OTT、虚拟运营商等对运营业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阐述。 本书数据充分、案例丰富详实,有助于广大读者全面深入了解国内外运营业4G创新经验和教训,掌握未来运营业变化趋势,在4G时代赢得先机。本书既适合运营商、设备制造商、终端企业等相关管理人员,对于移动互联网产业的从业者也会有所借鉴和帮助。
本书是针对无线自组织网络移动模型研究的 系统和全面的一部参考书,总结了近年来几十种常见的Ad Hoc网络移动模型,根据基本移动特性将移动模型分为7大类:个体移动模型、群组移动模型、自回归移动模型、群体/蜂群移动模型、虚拟游戏驱动的移动模型、非周期性移动模型和基于社会的社区移动模型。同时,根据每个移动模型类别中考虑的参数,将移动性能指标也分为7类:直接移动性指标、移动性度量指标、基于链路和路径的指标、网络连接指标、服务质量指标、能量性能指标和移动预测指标。在各个章节中,针对相应的移动模型和性能指标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结果比较,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书可供通信、计算机网络专业相关方向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学习和参考,也适合无线Ad Hoc、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科
Blind Signal Processing Theory and Practice not only introduces related fundamental mathematics, but also reflects the numerous advances in the field, such as probability density estimation-based processing algorithms,underdetermined models, complex value methods, uncertainty of order in the separation of convolutive mixtures in frequency domains, and feature extraction using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 At the end of the book, results from a study conducted a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in the areas of speech signal processing, underwater signals, image feature extraction, data compression, and the like are discussed. This book will be of particular interest to advanced undergraduate students,graduate students, university instructors and research scientists in related disciplines. Xizhi Shi is a Professor a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