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四川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结合精品课程建设、总结《化工原理》(科学出版社,2002)使用三年来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修订再版的。本书内容包括化工传递过程基础和化工单元操作两个部分,在简要阐述了流体介质中传递现象的物理本质、基本规律和表达方法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各类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过程规律和设备的设计计算,力图体现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特色。全书分上、下两册,下册包括气体吸收,蒸馏,气、液传质设备,干燥,萃取和其他传质分离过程六章内容,并且每章末附有精选的习题。
本书是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相关部门的专家,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全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部署编写的。全书共分六章:化工生产企业安全生产与事故特点;化工生产企业事故隐患治理有关规章与制度;化工生产企业安全检查;化工生产企业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防范措施;化工生产企业应急救援预案;化工生产企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本书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丛书”之一,可作为化工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技术人员的指导用书,还可作为化工生产企业从业人员和班组学习的安全培训教材。
化工分离工程是我国高等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本书在内容上以传质分离过程开发为主线,论述有关的工程问题,如分离方法的选择、分离流程的择优和节能、分离操作和设备的设计计算、分离设备的传质特性和强化以及分离操作的实验研究方法、中试组织、工程放大、简要的化共过程模拟等。本书阐明原理时简明扼要、深入浅出,论述的内容和选例密切结合共程实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本次修订增选了几个近年来极具发展潜力的分离过程,在每章末选编了若干思考题和计算题,并完善了教学课件供教师选用。
本书是一本全面系统地介绍现代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原理与工艺的教材。全书共15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表面活性剂,香料与香精,化妆品,日用洗涤剂,合成药物,胶教剂,涂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功能高分子与智能材料,电子信息化学品,油田化学品与石油助剂,功能与合成助剂,其他精细化工产品(有机染料与颜料,气雾剂与喷雾剂,水处理化学品,皮革化学品,造纸化学品,印刷油墨,混凝土外加剂)等。全书内容丰富,编排新颖,资料翔实,理论与实用性强。
《化工控制技术》系统地介绍了化工过程中常用的各种控制技术(模拟控制技术、数字控制技术、模糊控制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预测控制技术、自适应控制技术)和单回路控制系统及各种复杂控制系统(串级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比值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选择性控制系统、分程控制系统、解耦控制系统和纯滞后补偿控制系统)的原理、特点、设计原则及应用场合,还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执行器、集散控制系统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的仿真进行了介绍。除此之外,还简单介绍了一些流体输送设备和传热设备的控制方案以及两个典型化工过程系统控制实例。 《化工控制技术》可作为高等学校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以及相关专业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共10个章节,分别是材料的结构、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的成型与加工技术、材料焊接技术、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材料。本书从材料的结构到材料的特性,再到材料的制备,深入浅出地介绍材料学。本书结合AR技术,便于教师讲解及学生理解一些较为复杂的结构模型,同时配套相应的微课视频资源,便于教师实施翻转教学或学生自学。
本书重点介绍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及典型设备,包含绪论、流体流动与流体输送、机械分离、传热、吸收、蒸馆、固体干燥、蒸发与结晶技术、现代分离技术。每章均编入适量的例题、习题及思考题,书末编有符号说明,以方便学习。书末编有附录,供学习者查询。《BR》 本书以“三传”(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为主线,以物料衡算、能量衡算为基础,重视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阐述,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力求由浅入深,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化学原理与酶学机制》首先概述了天然产物的主要类别,然后详细讨论了六种不同类别天然产物形成的化学逻辑,并介绍了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和机制, 对基因组依赖和非基因组依赖的天然产物发现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讨论。本书作者是 上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领域 的学者,图书内容丰富,对学科发展的把握和领悟比较准确。本书的信息量 大,对于那些有兴趣 好地理解天然产物是如何由简单的初级代谢合成砌块组装而成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科研人员来说,它都是一本 的教材和工具书。
本书介绍了近代材料学科常用的几种分析测试方法 , 全书力求把原理 、 方法 、 应用融为一体 , 简明而实用 。 内容包括 X 射线衍射技术 、 电子光学微观分析技术 、 材料表面分析技术 、 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 、 材料热分析技术 , 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技术和色谱及色质联机技术等 。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材料学科各专业本科生教材 , 研究生教学参考书 , 也可作为从事材料研究及分析测试方面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
林忠华主编的《典型精细化学品质量控制分析检测(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群重点建设教材)》针对精细化工企业品质控制(QC)岗位的要求,以国家和行业标准为依据,选择浙江省内主要精细化工企业的典型产品的生产质量控制和主要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为学习重点,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实施教、做、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本课程的学习项目是从助剂、油脂、表面活性剂、香精香料、日化产品、胶黏剂、涂料等产品生产质量检验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而来的,但并不是企业真实工作任务的简单复制,而是以原辅材料检验、中控分析、成品检验及环境检测等生产环节为重点,将其按国标的规范、组织教学与学习要求对具有技术含量的任务进行修正的结果。课程强调产品生产质量检验工作的整体性设计,构建系统的“应用性知识体系”。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
童鲁海主编的《化工CAD(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群重点建设教材)》共分四个模块。内容包括制图基本知识、正投影的图示原理和方法、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标准件与常用件、零件图、化工设备装配图、化工工艺图、计算机绘图、化工测绘。本书既抓住了制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相关知识,又突出了读图、画图的基本技能。力求将形体分析与工程意识有机结合,增添了“化工测绘”的实践内容。计算机绘图部分,采用绘图功能强大的AutoCAD绘图软件系统。 本书贯彻国家、行业*标准。 本书可作为高职化工类专业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选用。
本书以石灰石一石膏湿法烟气脱硫优化运行为核心,全面详细地阐述了湿法烟气脱硫优化运行的各种途径和方式,包括湿法烟气脱硫的运行调整、故障诊断处婵、设计优化和运行优化。运行调整主要围绕参数调整和系统控制展开,讲述了湿法脱硫的主要运行控制方式;故障诊断处理以脱硫系统为常见的故障类型为对象,阐述了故障出现的原因、相应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设计优化从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力求从根源上保证脱硫系统的优良性;优化运行则以系统运行经济性和可靠性为衡量标准,说明了湿法烟气脱硫优化运行的思路和方案,并结合实际优化运行案例,详尽讨论了优化运行的实际价值和实施措施。书中还介绍了国内外现有的烟气脱硫技术及其特点和应用情况。 本书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工程数据和案例丰富,可供从事湿法烟气
《乙烯装置能量系统优化技术》论述了乙烯生产过程系统能量优化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先进的节能理论和技术,重点是对实际工程案例进行了翔实的研讨,介绍现有乙烯生产装置节能技术改造的实施方法与步骤,更切实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树立全局观念和优化思想。 《乙烯装置能量系统优化技术》主要面向从事炼化能量系统优化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可用作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共分五章,主要内容包括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概要、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与安全事项、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知识与技术和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典型案例。?? 本书可供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农民工和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从业人员学习、使用。 本书由北京化工大学万平玉教授主编,金鑫、王志华、陈咏梅、于书平副教授参与编写,金鑫主审。
本教材介绍了各主要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及相关计算方法,涉及学科内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的基本内容。全书分为七章,内容包括流体流动与输送机械、传热、非均相机械分离过程、吸收、精馏、其他传质分离方法、固体干燥等,每章选编适量的例题、习题和思考题,并且每章的习题均附答案。 本教材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阐述,结合工程实践,用工程观点分析问题,并适当兼顾某些新的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力求由浅入深、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可作为高等院校少学时化工原理课程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化工及相关专业的教材。
本书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令,2002年颁发并执行)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危险化学品非生产性环节的安全管理要点进行了介绍。主要内容包括: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危险化学品包装的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经营的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储存的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安全管理等。 本书可作为危险化学品行业包装、经营、运输、储存、使用环节管理与技术人员的工作、学习参考用书。
本教材主要是介绍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分离方法,包括这些分离方法的基本原理、工艺计算、主要设备及设备的日常维护、操作及工业应用。教材以"过程的认识"、"装备的感知"、"基本理论"、"过程的操作"、"安全生产"及"工业应用"等全新的思路组织编写,倡导"能力本位",更加突出"实用、实际和实践"的特色。书中从分离过程的共性出发,按多组分精馏、多组分吸收、干燥、蒸发和结晶、层析、膜分离等模块对工业生产中常见主流分离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全书共六大模块,各模块均有一定数量的例题和习题,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第二版》共分8章,包括流体流动及输送机械、搅拌沉降过滤及流态化、传热蒸发、吸收及吸收塔、精馏及精馏 塔、萃取、干燥及其他传质分离方法和试题集锦等内容。前7章依据“化工原理”课程内容编排,每章均由基本知识、概念题、典型例题详解和自测练习题构成。第8章试题集锦收集了12套近几年试题,其中5套为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书后配有习题答案。内容筛选上既注重“三基”的基本教学要求,又顾及部分同学考研复习加深的需要,题目有难有易,读者可各取所需。通过这些环节,使读者巩固基本概念,掌握解题技巧,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书为高等院校本专科学生学习“化工原理”课程和“化学工程”基础课程的辅导用书,是教师讲授“化工原理”课程的重要参考书,同时可作为“化工原理”课程硕士研究
本书从培养学生化工单元过程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出发,重点介绍典型化工单元操作工艺的设计思路、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全书共5章,包括绪论、列管式换热器设计、板式精馏塔工艺设计、填料吸收塔工艺设计和AspenPlus在化工设计计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