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叶真华、刘琦编著的《矿物和岩石鉴定实验指 导》介绍了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分类, 以及用肉眼和偏光显微镜鉴定的方法,分为四章和一 个附篇。章介绍了依据矿物的形态、光学性质和 力学性质,利用简单工具对矿物进行肉眼鉴定的方法 ,列出了常见矿物的鉴定特征;第二章、第三章和第 四章分别介绍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分类,以 及肉眼和偏光显微镜鉴定的方法,给出了常见岩石的 特征及鉴定描述顺序。附篇是透明矿物的光学显微镜 鉴定的具体方法。 本书适合于工科院校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结构 工程、道路与交通工程、桥梁工程和测量工程等专业 的工程地质学及普通地质学的室内实验教学使用。
矿床学实习课是矿床学不可缺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矿床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矿床地质研究的一些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实习指导书选用了40个典型矿床的实习资料供教师根据不同专业要求选择使用。对每一个实习矿床,列出了其产出的大地构造位置、区域地质特征、矿区地质和矿床特征,有的还提供了典型的矿石结构构造照片。在资料提供的基础上,每个实习单元,针对实习目的要求,设计了不同内容的实习思考题和实习作业,以便在教师启发下,使学生逐步提高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习指导书内容的先后次序及矿床成因类型划分与全国高等学校统编教材《矿床学》(袁见齐、朱上庆、翟裕生主编,地质出版社1985版)相一致。
《浮游选矿技术问答(实用选矿技术疑难问题解答)》针对浮游选矿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以问答的形式详细介绍了浮选的基本知识、浮选的基本原理、浮选药剂、浮选机械与操作、浮选工艺和浮选生产实践,除了介绍基本概念性的知识之外,也加入了一些*的研究成果。《浮游选矿技术问答(实用选矿技术疑难问题解答)》可供选矿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大、中专等高等院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的参考书,还可供从事矿业开发利用的管理人员参考。本书由东北大学印万忠教授、河北联合大学白丽梅博士和内蒙古科技大学荣令坤博士编著。
《钻井液与岩土工程浆液实验原理与方法》在阐述钻井液基本性能测试、钻井液基本处理剂实验和粘土造浆能力评价实验的基础上,介绍了钻井液润滑减阻、悬碴能力、抗温抗侵和储层保护方面的实验,进一步对气体型钻井介质的实验原理与方法给予了介绍。本书还就钻探护壁堵漏、封孔和固井水泥、化学灌浆固结液、注桨液和灌注砼的实验作了阐述,同时介绍了井壁稳定和堵漏的实验原理与方法。本书可作为地质工程、钻井工程、勘查工程等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在从事钻井液与岩土工程浆液技术工作时提供帮助和启发。 全书由鸟效鸣教授和胡郁乐副教授主编。
随着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全球范围内浅部资源日益短缺,资源开采必然转向深部。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已把地下岩土作为新的国土资源增长点开发,岩土工程正向深部发展,特别是核工业、国防工业、交通、水利等行业地下工程规模和深度均出现高速增长。随着地下工程深度的不断增加,工程灾害日趋增多,其中重要的问题之一是高地应力诱发的岩爆灾害。 岩爆(rockburst)是地下工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具有围岩突然、猛烈地向开挖空间弹射、抛掷、喷出的特征。这一现象,在煤炭地下开采中一般称为冲击地压。由于岩爆或冲击地压往往造成采掘空间中支护设备的破坏以及采掘空间的变形,严重时造成人员伤亡和井巷的毁坏,甚至引起地表塌陷而造成局部地震,其成灾机理与预测预报问题已成为岩石力学界必须致力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 岩
煤炭生产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只有安全,才能做到安全生产。这就要求每一个步入煤矿企业的新工人,要学习了解煤矿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煤矿井下避灾图解手册》详细地介绍了当在煤矿井下遇到险情时,避灾的4条基本原则。本书为“煤矿井下避灾抢险与自救互救培训丛书”之一,由北京金天地安全教育培训中心出品。
本书首先介绍开采沉陷现象和过程的一般规律以及对其影响的地质采矿因素,简要叙述了外早期及当前采用的有代表性的计算方法(预测方法)和根据预测结果评价开采沉陷对于地面建(构)筑物等环境影响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为解决地下采矿引起的环境危害应采取的措施,诸如地下开采措施——充填采空区、部分开采、离层裂缝带注浆、留设保护矿柱,以及地面建筑物的加固和改建措施等。同时,本书也介绍地面塌陷地的复垦利用方法。在回顾20世纪本学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21世纪应当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本书可供矿区设计规划人员、矿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采矿类院校本科生及研究生阅读参考。
生产实习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的必修实践环节。实习的任务是让学生熟悉矿山的生产设备设施、生产流程工艺、生产经济技术指标、生产组织管理制度、厂区平面布置、厂房设备配置等。 左可胜、郑贵山、熊堃、郑媛编*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指导书》围绕生产实习的内容及要求分为7章,重点介绍了选矿厂的概况,矿区地质及矿石性质,破碎筛分,主厂房及脱水车间的工艺流程、设备、厂房设备配置及操作规程,尾矿处理,选矿厂的技术经济指标等。 本书可作为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生生产实习用书。
本标准适用于采矿专业和井建专业各咨询、设计阶段的设计图和通用图,制度中涉及其他专业时,应按有关专业制图标准执行。2010-12-01实施。
黄万抚编著的《矿物材料及其加工工艺》第1章至第4章介绍了矿物材料的概念、性质、加工工艺和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第5章至第9章重点介绍了石墨材料、云母材料、黏土矿物、电气石,蛇纹石等用作矿物材料的性质、特点、分类、加工工艺和用途。《矿物材料及其加工工艺》可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矿物加工研究的人员使用,也可供矿物加工工程、非金属材料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是矿山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统编教材之一。全书共分七章,具体内容有: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煤矿事故致因中人的心理因素;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煤矿监测传感器;矿用甲烷报警及锁闭系统仪器;矿井安全监控系统;避灾自救、创伤急救与职业病预防。 本书除了介绍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关方针、法律、法规和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外,重点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全面阐述了矿井通风的知识、矿井通风监测技术以及监测仪器的使用。 本书主要作为煤矿通风安全监测工种的安全技术培训教材,也可供煤矿的管理者、工程技术人员及煤炭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由山东兖矿集团安全技术培训中心管延明担任主编,副主编有孙永会、郝迎格、张连峰、王伟等,由方裕璋、王振平担任主审,参与编写的人员有:管延明、尹贻勤、孙永会、
本书是《讲案例学安全》丛书的一个分册。 本书根据煤矿生产的特点,结合煤矿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典型案例,在进行事故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地介绍了与煤矿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与技能和管理经验。本书共分瓦斯事故案例、煤尘爆炸事故案例、水灾事故案例、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案例和冒顶及其他事故案例五个部分。 本书叙述简明扼要,内容通俗易懂。本书可作为煤矿企业班组的工作参考书和岗位培训用书,也可作为煤矿班组安全教育的知识读本。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并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设备的安全造成危害的作业。对于矿山这种高危行业来说,特种作业人员操作的正确与否对安全生产的关系十分重大。据统计,在各类矿山事故中,因作业人员违章操作和管理不善造成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70%。实践证明,矿山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是保障矿山生产安全的重要条件,是以人为本、标本兼治,必须做好抓实的重点工作。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操作。《矿山安全法》也有相应的规定。为贯彻落实上述法律规定,全面提高矿山特种作业人员的整体安全技术素质和识灾、防灾、避灾自救的能力,预防和减少矿山事故的发生,我们特组织全国各有关矿山
修改的主要内容涉及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突出了《煤矿安全规程》在煤矿安全及煤炭行业的主体地位,注重妥善处理《煤矿安全规程》与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标准相衔接。 对照并满足《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投入、从业人员权利与义务、教育培训以及职业病危害等要求,增加了应急救援等内容。 二是强化了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依法办矿、依法管矿与依法监察并重,提高安全生产准入门槛。 严格限制各类矿井的采深、同时生产水平数、矿井通风方式、突出矿井和冲击地压矿井开采,严禁非正规开采,提高了矿井通风、提升、运输、排水、压风、供电、监控、通讯等系统的要求,严格机电设备选型和安全防护等要求;进一步明确了矿井安全避险系统、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和井下应
《唐山矿锚杆支护设计及数值模拟研究》(作者杨忠东、康志强、郭立稳)针对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唐山矿巷道支护设计及数值模拟研究,编制了唐山矿锚杆支护设计方法,建立了采场和巷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地应力场和各种地应力条件下的锚杆支护方案进行了模拟计算,同时计算分析了沿空巷道在不同埋藏深度、不同地应力条件下,锚杆支护结构和锚杆支护参数对沿空巷道顶板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不同锚杆初始预紧力对沿空巷道顶板稳定性的影响,并介绍了本研究在唐山矿的工程应用实例。《唐山矿锚杆支护设计及数值模拟研究》主要供矿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干部使用,也可供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矿业类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参考。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目前我国煤矿的采掘、提升运输、排水、通风、压气等通用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及性能,同时,还介绍了一些国外先进的矿山机械。本书为煤炭院校有关矿山机械类专业及课程所用的统编教材,也可供有着的研究生、专科生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标准规定了煤层气井生产动态监测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井生产动态监测和资料录取。
《矿山放水试验实践》以位于淮南矿区潘集背斜的潘北煤矿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淮南矿区宏观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完成了A组煤层底板-490m水平灰岩含水层的放水试验设计、放水试验过程并获得了丰富的现场试验资料。 通过试验对灰岩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有了系统认识,尤其是试验区内不同断层的导水、隔水性。计算了研究区的水文地质参数,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利用Modflow软件识别了含水层的参数,开展了灰岩水的疏放性评价,并采用多种方法预测了矿井涌水量。针对矿山多种充水水源,研发了“矿区突水水源判别与分析系统”。 《矿山放水试验实践》主要面向矿山水文勘探地质、矿山水文地质、采矿和掘进、隧道工程等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可供高等院校师生、矿山科研人员参考。
《复杂构造煤层采掘突出敏感指标临界值研究》(作者姚向荣)系统地论述了试验区煤层瓦斯放散动力学特性研究、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敏感指标数学模型的建立、煤层瓦斯突出危险性的跟踪考察、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敏感指标的研究。其中,详细介绍了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的现场测定与考察、掘进工作面突出预测(效果)检验数据的分析、试验目标区13—1煤层△h2的测定以及试验区敏感指标临界值的确定方法。《复杂构造煤层采掘突出敏感指标临界值研究》可供煤矿企业的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相关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及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本书内容包括煤矿安全生产基础知识;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与职工安全生产的权利及义务;煤矿生产安全基础知识;煤矿职工入井须知;矿井通风与灾害预防;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等六章。 本书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培训中心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5年颁布的《关于加强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若干意见》《煤矿安全培训监督检查办法(试行)》,关于:“对全体煤矿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包括劳务工、轮换工、协议工、季节工等)进行严格的安全培训。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一律不得上岗作业。”的规定,以及《煤矿安全培训大纲》的具体要求编写。 本书可供煤矿企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安全培训使用。
本书以杜家村矿大倾角松软厚煤层开采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相似模拟、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等方法,对大倾角松软厚煤层综放开采的矿压显现规律及矿压控制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可极大提高同类地质条件下煤炭开采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对我国大倾角煤层开采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同时也可弥补目前大倾角煤层开采方面研究的不足。 本书可供从事采矿工程、岩土工程、地下工程等工作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生产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依据我国矿区发展的实际背景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在循环经济理念下,对矿区可持续发展中的若干复杂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建立了矿区复杂系统仿真模型及其辅助预测模型,提出矿区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