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较为全面和详细地介绍了天然水体中有机物的特性,并着重介绍了其有机物分子量,亲疏水性以及三维荧光光谱;饮用水处理的各种技术、特点和所起的作用;饮用水不同的处理工艺及其优缺点;消毒副产物的生成、特点以及去除的技术和工艺;同化有机物和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生成、特点及去除的技术和工艺;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技术以及膜技术等。本书适合从事饮用水处理的研究、设计以及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给排水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考,亦可作为饮用水深度处理课程的研究生教材。
《中国大坝70年》突出了70年来中国大坝在不同年代建设运行的轨迹,客观反映了不同年代大坝建设运行的时代背景、规划设计理念、工程技术特点、建设管理水平、生态环境保护、移民安置成效等,系统总结了不同年代大坝建设运行的成功经验和经历教训。全书由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组织编写,以概述加案例的写法,按照年代撰写概述和挑选代表性工程,邀请相关院士、专家和大坝建设管理单位参加编撰工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世界生动展现了70多年来我国大坝建设的辉煌成就,向业内人员提供具有系统分析和生动案例的中国大坝工具书。 全书分为上、下两册,按照十章呈现,*章呈现中国大坝发展历程,第二章至第八章呈现1950-1959年、1960-1969年、1970-1979年、1980-1989年、1990-1999年、2000-2009年、2010-2019年的中国大坝工程;第九章讲水库移民安置和文物保护;第十章
`
. 2020年11月,三峡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工程质量满足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总体优良,运行持续保持良好状态。至此,从1918年孙中山提出开发三峡设想,到2020年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中华民族实现百年三峡梦想。三峡工程,是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举全国之力兴建的国家重大公共工程。它规模巨大、技术复杂,功能目标和效益多元,战略地位重要,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给予三峡工程 一个标志、三个典范 高度评价。 为了让社会大众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三峡工程,本书从三峡工程的缘起、论证决策、建设历程、运行情况、综合效益、贡献成就、环境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深入总结了三峡工程建设的伟大成就,全面宣传展示了三峡工程巨大综合效益,推广了三峡经验。并且,本书是入选 2018年度中宣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蓄水安全鉴定、竣工验收技术鉴定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 223-2008)明确规定:水库工程下闸蓄水验收应具备的条件之一是蓄水安全鉴定报告已提交;大型水利工程在竣工技术预验收前,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竣工验收技术鉴定。中型水利工程,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可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进行竣工验收技术鉴定。 本书为适应水利水电工程安全鉴定的需要,结合《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鉴定导则》(SL 670-2015)的具体要求,针对各参建单位自检报告需反映的内容,编写了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作报告、工程地质自检报告、工程施工监理自检报告、工程质量检测报告、金属结构自检报告、工程施工自检报告、工程安全监测自检报告、运行管理工作报告、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的写作要点,并附报告示例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蓄水安全鉴定、竣工验收技术鉴定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明确规定:水库工程下闸蓄水验收应具备的条件之一是蓄水安全鉴定报告已提交;大型水利工程在竣工技术预验收前,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竣工验收技术鉴定。中型水利工程,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可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进行竣工验收技术鉴定。本书为适应水利水电工程安全鉴定的需要,结合《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鉴定导则》(SL670-2015)的具体要求,针对各参建单位自检报告需反映的内容,编写了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作报告、工程地质自检报告、工程施工监理自检报告、工程质量检测报告、金属结构自检报告、工程施工自检报告、工程安全监测自检报告、运行管理工作报告、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的写作要点,并附报告示例,以便
三河口水力枢纽是引汉济渭工程的重要水源工程之一,也是整个引汉济渭工程的调蓄中枢,其145m高拱坝曾是 前二、亚洲前三的碾压混凝土高坝。本书以三河口碾压混凝土拱坝地质勘察为基础,系统研究了坝基岩体的工程地质及结构岩体力学特性,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建立一部分新的理论和概念,充分应用于三河口碾压混凝土拱坝工程地质实践,取得良好的成果,并得到了施工开挖及运行效果的验证。 本书属于工程勘察技术类的书籍,为重大工程勘察的技术总结、提炼及延伸。 本书相关技术内容在本行业处于 水平,可供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以及从事其他工程地质、岩土工程人员研究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参考。
本书为适应水利水电工程验收的需要,结合验收规程对工程各阶段验收的具体要求,针对质量检测单位,编写了水利水电工程截流阶段验收、下闸蓄水阶段验收、引(调)排水工程通水验收、水电站(泵站)机组启动验收、枢纽工程专项验收、水利水电工程竣工验收等质量检测单位需提交的质量检测报告。全书共七章,内容包括:概述、工程截流验收质量检测报告、工程下闸蓄水验收质量检测报告、引(调)排水工程通水验收质量检测报告、水电站(泵站)机组启动验收质量检测报告、水电站枢纽工程专项验收质量检测报告、水利水电工程竣工验收质量检测报告。 本书可供施工企业、监理公司和质量监督部门相关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作为培训教材,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本书围绕流域管理的应用需求,结合多个具体项目建设经验,介绍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的解决方案。全书共7篇20个章节, 篇包含3个章节,主要介绍数字孪生流域的发展历程、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第二篇包含3个章节,系统分析了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的关键要素和核心能力,并提出了数字孪生流域的系统架构;第三篇感知与数据,包含2个章节,叙述了感知体系建设的要点,介绍了新型水利监测技术,并详细介绍了数据底板建设的方法和数据引擎;第四篇从模型、知识、平台等3个维度,介绍数字孪生核心技术建设内容与建设方法;第五篇基础与体系部分,讲述了数字孪生流域依赖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和系统标准体系,重点叙述了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内容和方法;第六篇通过简述流域防洪、水资源调配,以及其他相关业务,如河湖管护、工程建管、灌区管理等应用,为读